关于“治未病”的一些观点

文摘   2024-10-20 06:31   山西  
人生在世,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谁都很难绕开一个“病”字,平时有个伤风感冒,更是家常便饭。然只要方法得当、心态积极,大病就能化小,小病就能化无。而且,人生是无常的,生病是正常的,当以平常心对待生老病死,我们就会坦然面对一切!如今有太多专家总是在媒体宣传并推荐我们要对某种疾病筛查,认为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但我认为,这些根本都是“马后炮”,效果非常有限。我的观点是,最高效的办法就是推广中医的“治未病”理念,让人人都能懂得“治未病”的重要性,并且人人都能践行“治未病”,那么天下将无病。以饮食为例,若人人都能多素少肉,晚饭少吃,那许多慢性疾病都可避免发生。 我观察到,很多大病或急危重症往往积于忽微,那些平时看似“无伤大雅”的习惯,其实正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身体的根基。等到引起重视时,身体早已千疮百孔,一旦生病,便是重病难病。得病容易,治病难,若不重视平日养生之功,就要承受百病缠身之苦。有种观点说,我们当下的健康是由三年前所决定的,如果三年前我们开始养生,今天就会正气充足,健康无病。反之若今天还是如三年前一样不养生,那么现在就可能处于疾病状态。此观点虽然没有那么绝对,但并非虚言!故为了健康,我们从今天就要开始养生,不再暴饮暴食,不再久坐不动,不再各种熬夜、不再生气郁闷……虽然养生不能让我们马上健康起来,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学会自律,至少可以让我们少得病或远离疾病。 民间有俗:炕上有病人,地上有愁人!“生病”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受罪,在每一个病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担忧和付出。有大病时,遍访名医也要救治;有小病时,却往往漫不经心,甚至有所忌讳。殊不知,小病不治,大病难医。掉以轻心的代价,就是伤及自己,累及家庭。又有俗语说:“久贫家中无贤妻,久病床前无孝子。”即使再亲的人也都有各自的生活,自己病久了,家人早晚会有疲惫的一天。为了自身健康,也为了家人安心,当身体不适时,切勿拖延,应及时就医,不能讳疾忌医,更不能盲目自信!简而言之,疾病是由自己预防的,而不是依赖医生,依赖医院。自己才是预防疾病的第一责任人!若连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生命与健康,自己都做不到自律、养生,那么即使再高明的医学仪器,即使再高明的医生医术,也无法保证你不生病,也无法保证你得病后很快治愈。所以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与其求医,不如求己!如今各地医院越建越多,越建越高大,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医生学历也越来越高,按理说病人应该越来越少才对!而事实却是,患病的人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患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病患越来越年轻。显然,这是我们的医疗方向出了问题!不论中医西医,其首要任务,不应该是治疗,而当是预防,即“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才是最高明的医学。大家知道,传统中医很擅长“治未病”,即让人不生病,而不是生病后再去求医。生活中经常见到,有的人肆意折腾自己的健康,或者拼命吃喝,体重暴增;或者经常熬夜,精神疲惫;或者从不运动,大腹便便;或者酗酒吸烟,无所禁忌……我常思考:做人不能太自私,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维护好自己的健康,因为我们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家人,起码尽可能不拖累他们;再者,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惜自己的人及健康,若连自己都不爱,怎可能去爱家人及身边的亲友呢?“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这是清朝末年湖南湘乡一位不知名老中医坐堂药铺时书写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的境界极高,体现了一种真正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作为一个有悲悯心的中医人,我致力于通过写作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目的正是希望人人都能用中医思维、理念及方式来养生,从而远离疾苦,远离医生。我对自己写出发表的文章要求是:只传播真的、善的、美的东西,能让人内心安和的,宁静的,我绝不传播让人紧张、焦虑、抑郁或者会产生怨恨、烦恼、不满的负面情绪。我自认为自己内心有阳光,当然要把阳光洒出去,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因我的文章而充满阳光。我相信,善是正能量,传播善可以利益我们每一个人!愿大家多转发点赞我文章,并推荐更多亲友关注我公众号及阅读我文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

一门深入探岐黄
“一门深入探岐黄”是我自己的公众号,每日更新有关中医健康、养生保健的正能量文章,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请推荐给你的亲朋好友,从而让更多人受益并接触、认识、选择中医!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智慧!感恩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