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薯”的两则医话

文摘   2024-10-30 05:31   山西  
【一】秋季是红薯上市的季节,如能在寒冷的时候,吃上一个热气腾腾、香香软软的烤红薯,那整个身子都暖起来了,相比于其他路边摊的食物比如烤冷面、炸臭豆腐等等,烤红薯可以算是“营养师精选”了!另外红薯除了可以烤着吃以外,还可以煮粥煮汤,或是做成红薯饼以及各种各样的糕点,实在吃不完,还可以晒成红薯干,将美味延续。然甘甜软糯的红薯除了能满足我们“贪吃”的味蕾,还有很好的秋补功效!红薯,不同地区对它有不同的叫法,南方有些地方叫番薯或白薯,日食用做法非常多,既可做主食,还可以做零食,还可用来做菜,如拔丝地瓜、红薯丸子、红薯饼、红薯干等。红薯更可以用做药用,被大众称为“土人参”。作为药用,因红薯生于土中,其色黄,尽得土气,故最能安和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旺则气血生化充足,气血旺则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得以濡养,自然百病不生。中医认为,红薯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肾经,具有补中和血、滋补肾阴、健脾益胃、宽肠通便,既能益先天之本,也滋养后天之本。《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本草求原》说它能“宽肠胃,通便秘”。也就是说,红薯具有四种功效:第一是益气力补虚乏;第二是健脾胃;第三是强肾阴;第四是助通便。红薯非常适合脾虚气弱、大便秘结、少气乏力者食用。而且,红薯生吃还可以生津止渴,对于秋季出现的口渴咽干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然红薯虽好,但它有一个很强大的“副作用”:容易产酸!对于本身脾胃比较好的人来说,适量吃些红薯不会有什么不适。但对于脾胃不佳、胃酸过多的人来说,常吃红薯反而可能加重反酸。再者,红薯虽能健脾胃,但不可天天吃。而且,越是脾胃虚弱、肠胃不好的人,越不能常吃、多吃。另外,对于平时就容易腹胀、腹泻、嗳气、放屁多的人,也不宜吃红薯。《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请注意:我们平时吃红薯可以带皮一起吃,红薯皮能通气助消化,和红薯正好是相互制约的!“孙郎中”在此还得提示大家:红薯忌与柿子同吃!我们知道,红薯和柿子同时上市,不少人两个都喜欢吃,在闲暇的时候常常会多买一些。但是,如果您在食用红薯过后,同时又食用了柿子,那么红薯的糖分会在胃部发酵,导致胃酸过多,而柿子中的鞣质、果胶会和红薯反应发生沉淀凝聚,形成“胃石”而堵塞肠道导致腹痛。如果吃红薯比较多的情况,应该至少相隔3~5个小时以上再吃柿子比较稳妥。

【二】自古以来,红薯就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推崇。再者红薯不挑地,耐干旱,产量大,在很长时间内曾是普通民众的主粮,护佑了清代中期的人口大增长,帮助了穷人熬过近代频繁战乱和饥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困难时期也是靠红薯撑过去的。同时,红薯一般要在霜降前收获,否则会冻坏。在霜降时节收获的果实,大多储藏了夏天旺盛的阳气,经过秋天的凉降,收藏到果实里面。所以霜打的红薯不仅可以补阳,而且味道也格外甘甜,实乃是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准备的“舌尖上的美味”。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每当我想到儿时吃红薯那一幕幕场景,我就十分怀念那一锅锅热气腾腾的红薯飘香气息,吃在嘴里的香甜味道,浸润在儿时光阴的故事里,值得我去永久回味。再者,中医常将红薯与怀山药并列,赞其“功同山药,久食益人,为长寿之食”!红薯品种很多,单其表皮颜色来分,就有白色、红色或紫色等。白皮红薯润肺,红皮红薯补血。白皮和红皮的红薯,功效有所不同。白皮白心的红薯,能补肺生津,古书云“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那些皮肤粗糙、干燥的人,可常吃白皮白心的红薯。红皮红心的红薯,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作用可以跟大枣相提并论,且没有大枣那么容易生湿热。气血不足,脸色苍白的女孩建议坚持长期吃红皮红薯,可以辅助改善面部气色。红薯是健脾胃的,小孩脾胃娇嫩,也可以用红薯来滋补,当然其前提是体内没有痰湿或舌苔不厚腻。清代《随息居饮食谱》:“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另外,紫色的番薯有补肾阴的作用,适合常腰酸神疲、头晕耳鸣、少寐健忘、口干咽痛、午后潮热等肾阴虚者。

一门深入探岐黄
“一门深入探岐黄”是我自己的公众号,每日更新有关中医健康、养生保健的正能量文章,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请推荐给你的亲朋好友,从而让更多人受益并接触、认识、选择中医!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智慧!感恩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