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开的书橱,甄选书籍包括有中医,养生,哲学,文学,历史等书籍,欢迎家人们扫码↓↓↓进入选购,咱们一起读书,共同进步!俗话讲,“人活一口气”,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呼吸,身体内和外界一直在进行气的交换、运动。气的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若是气的运动停止了,生命也就终止了。中医书是这样解释“气”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起居作息不规律、工作超负荷等原因,很多人出现了气虚的情况。气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因为有了气的支撑,我们才会精神抖擞,如果气虚就会无精打采,特别容易疲乏,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懒。那气虚的人平时表现是啥样子呢?我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说说气虚的症状表现! 现代有不少人工作压力大,难免感到疲惫。也有人试着去多运动锻炼身体,结果越运动越累。他们平时总是倦怠乏力、容易疲劳没精神,少气懒言、说话有气无力,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自汗,活动后这些情况会加重,舌质淡、舌苔白、舌边有齿痕、脉弱等等。那什么是少言懒语?就是你跟他说话,他都不爱回答,多说两句都觉得累。气虚的人还容易神疲乏力,总是很疲倦,上街走一圈,别人不累他先累了,另外气虚者站没站样,坐没坐样,我们生活中总能看到这样的人,气虚的人站或坐的时候总想找个东西靠着,没精打采,回家也是喜欢躺着。 尽管天很冷了,但不少人依然爱出汗,且基本都属于虚汗,而且女性月经还容易提前。具体来讲,肺主气,主皮毛,也就是说气保护着我们的皮肤和毛孔。一旦气虚,我们体内的津液就很容易溢出,从而出现出汗过多的情况。这种出汗多的特点就是特别怕风,一旦吹风,身体就会立刻生病。气虚则多汗,出汗过多则“气随汗而降”,形成恶性循环。这类人往往特别怕冷,不爱说话,不爱动。心脏还可能因体液消耗过多而出现心悸、早搏等症状。再说如今很常见的女性月经提前,也称为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连续3个周期以上。其实中医有很多古籍对月经先期都有做阐述,其中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对月经先期的病因、辨证、论治做了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气虚不摄是导致月经先期的重要发病机理,指出“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可使月经先期而致。当然,血热也能引发月经先期,因不合本文主题,故忽略! 皮肤容易水肿,身上的肉松松垮垮,舌苔白腻,边有齿痕,还容易便溏。气虚的人舌头胖嫩,有齿痕,因为脾主运化的功能下降了,没有运化出去的水湿把你的舌头泡大了,再经过牙齿挤压就形成了齿痕舌。当气虚严重时,还会出现水肿,这个时候,往往是脾肾双虚。中医认为,脾主水,肾也主水,脾肾亏虚,无力推动水液周转,水湿停留在体内,轻则产生痰饮,重则水肿。为什么气虚会导致水肿?打个比方来说明:很多朋友家都有紫砂壶,紫砂壶的盖上都会有个孔。如果没有孔,你就不能倒出水来。这就是肺和水的关系。中医有句话叫肺为水之上源。《黄帝内经》还有一句话说的很透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气虚的人,情绪容易悲伤消极,多为肝郁,因为肝主疏泄,肝郁气机不通,容易气虚。气虚体质者性格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气虚体质的人往往正能量不足,心态消极,因为“悲伤肺”“悲则气消”、“思伤脾”“思则气结”,过度的悲伤和思虑会损伤肺、脾的生理功能,不利于气的生成和运行。因此要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紧张,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同时要多培养兴趣爱好愉悦身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就能够改善气虚的症状。 文末我给大家介绍两种常用补气药:黄芪和怀山药!黄芪长于补气、升阳、健脾。《本草正义》记载:“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能补气,兼能升气”。可以看出,黄芪长于补气、升阳、健脾。黄芪可以补气、固表。黄芪内外通补,在内主补脾肺之气,在外可补肌表之气而治表虚、经络之虚。仲景的“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是此意。黄芪补气之力虽不及人参,但适用于慢性气虚甚或虚劳者,这可从仲景常用人参急补气虚、黄芪慢补虚损看出来。再说怀山药!补气药中山药可以平补气阴,因其药性平和,山药也作为食物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长期服用。怀山药性平味甘兼涩,兼可补阴,还可以防止气的流失,而且该药归脾肺和肾经,可以补先后天之气。《神农本草经》曰:“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新版《中药大辞典》载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张山雷的《本草正义》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本草经读》也有记载:“山药,能补肾填精。凡上品俱是寻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药,故神农另提出久服二字……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