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守”之我见

文摘   2024-10-26 06:31   山西  
现如今社会,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名利的漩涡中,不断奔波,追逐财富和声望。而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会时时处于烦恼与痛苦之中,且灾祸时有发生。而我们也生活在其中,当该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安身立命呢?明代《菜根谭》中有这样的观点:“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其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善于隐藏自己,用谦虚低调来收敛自己的才干,以此来安身立命。诚然,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不显山不露水,在不动声色之间,就收获了想要的美好。从中医角度来分析,这其实就如同“精神内守”的涵义!那何为“精神内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精神内守”?《黄帝内经》有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通俗解释就是:把精气和神气留在体内,不要外泄,这样的话还会有什么病呢?故而,“精神内守”无疑是治疗当代人身心疾病的一个良方!当然,古人所说的“精神”,与现代人理解的精神是有一些区别的。严格来说,精是精,神是神,这二者并不能等同!在古人看来,精是物质,是有形的,而神是能量,是无形的。精是人体的精华,是五脏六腑收藏的精微物质,藏于肾内。神的级别比精要高,精可分为阴精和阳精,“二精相搏谓之神”。可见,神是由阳精和阴精互交而生。每天清晨,当我们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不论是工作、学习、聊天、走路、思考等,其精和神都开始向外发散。而今时,不少人为贪图一时的快乐,或纵情声色,或肆意熬夜,或暴饮暴食,或思虑繁多……这些都是精神不能内守的表现,都是有害于身心健康的。而且现如今,有太多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却在想另外一件事。比如我们吃饭的时候本应该全身心好好享受美食,心里却在想其他烦心事,从而造成食不知味;又比如上课的学生本应该专心听讲,脑海里却浮想连篇天马行空……另外还有个普遍现象,现代几乎所有人每日都是“手机不离手”,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信息,特容易刺激心神,尤其是那些不辨真假的负面信息,更会使人不安,甚至会使精神压力激增,还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我认为,应对焦虑抑郁比较好的办法是:保持稳定的情绪,不必太兴奋,也不能低沉,平平淡淡地向前走!说到底,最高质量的生命就是平平淡淡的,是恬淡,是精神内守,是“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我自己的体会是,要想精神内守,那就要看淡世事,减少欲望,就要保持谦卑的心态,特别是要过极简生活。如此去做,慢慢地就能不被名利所牵扯,也就能“一门深入探岐黄”了。而且,越是如此,内心越是安和宁静,精气神也就越充足,生命当然也就越有活力。积累久了,身心会越来越充盈,生命也就越来越愉悦,越来越怡然自得。 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很忙碌,时时都不停歇,时时都处于有事要做的状态。然忙碌并不是坏事,但如果忙得让自己没有一点静下来的时间,那就忙碌过度了。我在生活中观察到,那些平日里少管闲事,两耳不闻窗外事,悠闲自得过自己日子的人,往往都活得特别的自在且逍遥!而对此,我有所启发:一个人即使再聪明也要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再有能力也不宜过于炫耀!山不显露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高耸云端;海不炫耀自己的深度,也不影响它的容纳百川。所以,聪明人要懂得藏锋露拙,不管自己有多优秀,学会藏住自己的锋芒,谦卑学习,让自己有飞的更高、走的更远的机会。再者,若要让精神内守,就必须守住自己的念头,因为念头在哪儿,精气神就在哪儿。若念头向外,散漫不收,人的精气神就容易外耗;若念头向内,“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精气神就是内守的。进一步说,念头越收敛,人的精神就越饱满,从而心神安宁,充满智慧。具体来讲,我们固然无法控制别人怎么想,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怎么想;别人招惹我们,但我们可以不被负面情绪所牵引;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进于提升自己,而不是各种无休止的内耗。这样活着,自然健康且愉悦!总而言之,养生的关键就是要想得通,想得越通,活得越长,不哀悼过去,不担心将来,用真诚和智慧之心好好活在当下。“精神内守”,即心向内求,勇于去找自己的毛病和缺点,其目就是重在调心炼心,让内心更趋向于光明。简单来说,是为了自己活得更愉悦,更少些烦恼和痛苦!我的做法是:不管生活工作多么忙碌,总要给自己一点静坐或独处的时间。即使每天只有半小时静坐或独处,也是非常需要的。静坐或独处时内心保持清静,要放松心神,使我们内在的精神从外界的各种繁杂事物中脱身,让相火收敛,让心神安和,让全部的身心都处于和谐宁静的状态。而保持这样的状态,即可使“精神内守”
 

一门深入探岐黄
“一门深入探岐黄”是我自己的公众号,每日更新有关中医健康、养生保健的正能量文章,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请推荐给你的亲朋好友,从而让更多人受益并接触、认识、选择中医!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智慧!感恩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