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拍草芽,夏听蛙;秋敛霜华,冬煮茶。霜降已过,已然一年暮秋,
又到了吃大白菜的时节。记忆里大白菜,是冬日里家中最寻常的蔬菜,还记得那个时候的白菜长的不像现在这么小,一颗白菜有十多斤,小时候做过最调皮的事就是去地里抠白菜心了。
白菜,在民间俗称“百姓之菜”,虽然现在不同过去,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唯有经过霜打后的白菜,味道才特别鲜美。
“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宋代范成大的这首《田园杂兴》就是专门盛赞冬日白菜之美味的。说这个时节的白菜甜如蜜藕,但又比蜜藕更加鲜美。
大美食家苏轼赞得更夸张:“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居然直接将白菜与羊羔、熊掌相媲美了。古人对白菜之喜爱,可见一斑。
白菜古时称“菘”。最早的记载见于三国时期的《吴录》:“陆逊催人种豆、菘。”但广泛种植应该是在唐代。食疗家孟诜就在他的《食疗本草》中有过记述:“菘菜,治消渴,和羊肉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不但说其味美,还发现了它的食疗功效。
文人雅士更是极为推崇,韩愈就是一个。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后,韩愈因避谤毁,又因“日与宦者为敌”,被降职河南(洛阳)县令,其间,孟郊、卢仝等人居于洛阳,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
有一年冬天,大雪飘飘,孟郊、卢仝来访,韩愈把储藏的白菜细细切丝,加汤慢炖,满满一碗好像烩银丝,配上屋外新挖出的冬笋。众人品菘尝笋,煮酒论诗,好不酣畅。韩愈更是欣然写下了“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的佳句盛赞“菘、笋”之美味。
刘禹锡也有诗云:“只恐鸣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尝。”他竟然把未能吃到晚秋的白菜当作一种遗憾。可见古人这“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的说法,的确非妄言也。
但将“菘”称之为“白菜”者,最早应是宋代的杨万里。“新春云子滑流匙,更嚼冰蔬与雪虀,灵隐山前水精菜,近来种子到江西。”(虀,就是捣碎的菜)这首诗的题目便是《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
同是宋代的吴则礼也发出过“拟向山阳买白菜,团炉烂煮北湖羹”的感慨。看来,那时候白菜的吃法还很单一,就是放进白水里煮煮而已,却已然是赞不绝口了。
其实将白菜称为“百菜之王”的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齐老不但爱吃,更爱画,其中有一幅写意的大白菜图,画面上点缀着几颗鲜红的辣椒,并题句说:“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体现了齐老对白菜的喜爱。称白菜为“蔬之王”,绝对名副其实。
今天既不炖,也不炒,我们来聊聊辣白菜,它将稍饰装扮在餐桌上散发崭新魅力!它不需什么高深的烹饪手法,只是通过自然发酵却展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直面、刚烈的美味。
辣白菜之所以深受吃货欢迎,还在于它不仅可以配米饭,面条,也可以进行再加工,既可生吃,又可熟吃,辣白菜可以做成辣白菜炒五花肉,辣白菜酱汤,辣白菜泡面,辣白菜炖豆腐。
辣白菜是一种风俗发酵美食,特点是辣,脆、酸、甜,色白带红。因为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经常食用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能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对预防肠癌有良好作用。
温馨提示:
人间烟火,四时飘香。成为一口极致的辣白菜是每棵大白菜的梦想!
食在陆记之辣白菜精选食材与秘制辣酱的巧妙融合,如同乐章中的和谐旋律,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挑逗,让人在享受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预约热线:13792618303(微信同号)
同城送取皆可,外地快递到家
1
美食原创 请勿搬运
1379261830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