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佛二性一统,茶味与禅味是相通的,茶性是清心也,佛性是善心游在外、倚门托钵、不事劳作之习的不稳定局面。强化了丛林组织形式,奠定了禅门的经济的基础,推动了佛禅的发展,使寺庙更加稳定。晚唐的时候出现过唐武宗灭"佛"事件,就是禅宗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的好传统反而使禅宗得到发展,也挽救了佛教。现在很大程度的"禅"不仅成为佛教的一种静修方式,社会上并把禅宗当作佛教的代名词,禅茶文化也成了佛茶文化的形象词。
佛禅修的目的是明心见性,茶的特性和禅的教义,可"茶""禅"同修。据了解,禅茶一味这一概念出自何时何人之口,目前难以考证。但历史上"禅茶一味"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从禅茶可以结合的僧人生理物质需要看,禅宗人士面壁修行,一般少睡"务于不寐",一日只食两餐"又不夕食",而又长时间的打坐静虑,一需要提神解困,二需要补充营养,三需要消食理气,而茶是僧人最佳的佛禅食物。《中国茶经》书中归纳茶的传统药疗功能有24项:如少睡、消食、下气、安神、清头目等等,正是修行僧人所需要的。现代科学对茶叶研究表明,茶叶中已经可以分离鉴定出700余种化学元素成分,而无机营养素就有几十种,比如茶多酚、茶氨酸、茶蛋白质、生物碱、维生素、矿物质、茶色素等等都是人对养生健康有益。
从禅茶可以结合的佛禅教义上看,佛教把苦、集、灭、道"四谛"中,苦为首谛,参破苦谛为禅修主要;"茶苦而寒",但苦不留口,好好地去回味,如同人生修炼;静,佛禅主静,能沉静、宁静才能参悟正道,茶道"和静怡真",只有静才能品出茶的真味,品出人生;凡,佛禅主张从平凡的事中去契悟大道。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说:"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火点茶。"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中去感悟人生的哲理;放,佛禅特别强调"放下",近代禅宗的泰斗虚云法师说:"修行需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人能够从杯中茶叶的浮沉悟出境界,在茶杯"拿起"、"放下"中释情怀,这就是修炼;和,是佛教的宗旨,人生能慈悲、包容、感恩就是"圆满和谐";中国著名的茶学家陈香白教授说:"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字更能突出中国茶道的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中国六大类茶几千个品种,口味虽不同、各人各喜爱,这就是"美其所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等。由此都可表示出茶禅可以同修、可以一味。
古代中国出家人饮茶也种茶,他们大都会在寺院庙宇的前后的荒山野坡上种茶,名山名寺出好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茶业的发展。寺庙饮茶的方式礼仪程序,进入民间最终大都成为民间的风俗和礼仪的规式。而寺庙的"茶会"、"茶宴"、"茶礼"使古代的儒释道人士之间会友交往频繁,从而儒、释、道三教之间交流融合,形成了"三教和合"的文化现象。唐代以来的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有向中国学佛教,派遣留学僧制度,他们在中国不仅学了佛教,还学到了饮茶、用茶、茶礼仪、茶养生等方法,回国以后在本国传播流行,民间饮茶养生成为一种时尚。"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也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丰富与探索"禅茶一味"的文化新内涵,可为社会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日本人把这个字用的太好了。茶道、花道、剑道,都是以"道"字强调精神,强调形而上的东西,就是超越形、超越器的东西。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我曾在绒线胡同拜访过赵朴初老。那次他谈到"禅茶一味"。他把"味"与"禅"并提,是把"味"这种感官提升到精神层面。我们知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主要是一种感性的、官能性的。有趣的是,品茶的人常说"味道"。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说,就把"味"提升到"道"的层次,形而上的层次,审美的层次。有人曾说,我们天天吃米饭,但没有人把蒸饭叫"米道",可见与茶不同。
茶所体现的艺术格调:茶汤的透度,色泽,茶味的浓淡、苦甘、冷热、湿枯、粗细,繁简,都有很多讲究。唐代煮茶、八宝茶、水果茶、珍珠奶茶,可以说是繁的方面,而传统的冲说是简的方面。中国人讲"大道至简",体现中国审美的一种境界。而器,是指物质的、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茶树、茶叶、制茶的工具、茶器以及茶,还有与茶有关的各类产品都是器。
好茶集锦:
岩茶系列:
三仰峰肉桂:桂皮味加上老树的煞口感,带来似跳跳糖在舌尖的刺激感!
白茶系列
2011蜜枣香老白茶:木质的微苦与蜜枣的清甜相撞,充满张力,层次丰富。
2023荒野牡丹王:浓郁浆香的冲击感,好似比兰花香更胜一筹。
2023白毫银针:兰花香为主,几分枝叶的绿意,毫香勾勒出几分朦胧,如灯下观美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