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性的人?什么是不理性的人?

文摘   2024-08-28 16:20   爱沙尼亚  

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周围环境、适应世界。不理性的人,让环境和世界适应自己——这个世界的全部进步,都是由不理性的人发明、推动、创造的,然后,让那些所谓理性的人,去适应不理性的人所创造出来的新环境、新世界。

不理性的人对于现状有意见,总想改变点什么。到处都是理性的人,他们是普遍的所谓人民大众。极少有不理性的人,他们是特殊的、人数极其稀少,历史只是记载了这些极其稀少的人的名字,人民大众没有名字。

一个严酷而不合理的社会,是无趣的、不繁荣的、一片萧条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中没有真正的个人。一切所谓个人,都被人民大众化了。他们构成乌央乌央的一大片,穿着没有颜色的衣服,骑着老旧自行车,浩浩荡荡地经过世界上最宽阔的广场。据说他们已经被合理地组织起来了。与其说为了生活,不如说为了生存,他们努力使自己适应周围环境和现实世界。他们都有一个单位。所有单位都像是一棵大树的分枝。虽然枝条有长有短,但毕竟还是同一棵树生长出来的,被同一个太阳温暖着。在他们的世界里或者整个一生中,只有一个太阳,他们认为他们生活的世界是全世界最好的。

理一分殊,月映万川,不同单位在每周都抽出一个上午或者下午念报纸,或者开大会听某个人传达文件,这某个人并非一个不理性的人,他是一个极其理性的人。尽管他的上衣有4个口袋,别人的上衣只有2个口袋,但他其实仍然是人民大众中的一分子,他也是依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的......当他忘记这一点并且试图出于个人的本能瞎说八道的时候,也就是当他不理性的时候,他就会失去给大家念文件的资格。当然,尽管单位的同志们都有能力自己念报纸和读文件,但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效果比较好。这个传统,是一直延续下来了。让人工智能的发明者在理性面前瑟瑟发抖吧,高科技手段不仅并没有能力阻碍很多很多的人在同一个大厅里安静地(尽管可以私下玩手机)听某个人念文件,而且由于有了人脸识别系统,迟到早退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了。

理性的人太多,而不理性的人,据说只有一个为好,物以稀为贵,这就是一个不会犯错误的神。但是这些理性的人都理解错了,因为要成为不理性的人,首要的前提,就是犯错误。只有理性的人,才永远都不犯错误,但也因此一辈子都没什么出息。

我认为,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理性的人和不理性的人之间的矛盾。用更加明白的话说,理性的人太多,不理性的人太少,这就使得整个社会没有活力,一个总是听别人念报纸听文件的人或者社会,是乏味的,不激动人心,永远的老一套。理性的人之可悲,在于弄不明白,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模式,并非唯一的社会与生活模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你没有真实处于其他可能性之中,你怎么就单凭别人告诉你的,断定域外的风貌与思想情调值得你怀疑与批判呢?

我们的生活模式,有一个非搞哲学者很难拎得清其奥秘的称谓,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就是“我们式的”,我们一辈子都在鼓捣、折腾、搬弄着“我们式的”。但谁是我们呢?或者换做学术语言,一个通名所表达的普遍观念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读者宽宏大量,我还要再一次转述不理性的哲学家萨特在其哲学小说《恶心》中的一段话,他通过一个只相信自己真实所想的人物罗冈丹之口,批评“人道主义式的”思维方式: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都声称自己是人道主义者,都声称自己爱一切人,但这些所谓人道主义者之间,实际上却是恨得咬牙切齿。关于这一点,理性的人,也就是小说中的那个“自学者”是弄不明白的,因为他只学会了抽象的道德说教:应该爱人。这个可怜的人不知道所谓“爱人”背后的残酷无情的真相,这个可怜的人读书时摘录了很多名言警句,在与人交谈时不时用这些名言警句去思维,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双眼和双耳真实的耳闻目睹。罗冈单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单子,“自学者”是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单子。他俩加起来,并不能构成“我们”,因为他俩的见解差异,几乎到了无法沟通的地步,以至于某一天当自学者请罗冈丹吃饭时,罗冈丹碍于情面不得已答应了,却在私下心想:“我愿意和他一起吃饭,就像我愿意上吊自缢一样。” 因此,实际情况就是,即使在两个人之间,“我们式的”这种说法也是在胡扯,但这却成为大家都真实或者假装相信的思考前提,那么接下来说的话,你还相信吗?

眼下,我们最需要的是经验、经历,去见没见过的人,见过的人都太理性,要寻觅不理性的人。去没去过的、不千篇一律的地方。这就延长了生命=节省了时间。理性=钟表。不理性=饿了才吃饭,而不是按钟点吃饭。

今年上学期,我在社科院大学开了一门课《现代法国哲学》,看着年轻的学生面孔,深感自己有一种责任,知识不可以脱离人生,即使说了一些生活中的教训,他们果真听得进去吗?但转念一想,不是我,而是我这一代人,在这些2000年之后出生的新一代面前,他们究竟是怎么看我们,或许我们是永远都不会知道的。彼此不理解的现象并非只存在于隔辈人之间,也在同辈人之间。我并不失望,而且永远不,这是怎么培养出来的——这是一生读与写哲学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的结果。这个结果之一,就是使我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也就是本文开头第一句话: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周围环境、适应世界不理性的人环境和世界适应自己。这会使得一个人内心强大,无论周围环境和世人如何变化。就像鲁迅说的,靠一支笔!

美的旋律
美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旋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