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努力丧失发现与发明的能力?

文摘   2024-07-17 15:36   北京  

说来奇怪,一是因为上学,二是因为与人打交道。但你总不能不上学吧?就像你总不能不与人打交道。上幼儿园也叫上学,基础教育和大学各级教育都叫上学,都得与人打交道,工作了,更是如此。我今天读到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的一篇文章《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才的》,我深表赞同。所谓自学成才,说白了,就是自己学,不需要老师,只要喜欢读书,善于思考,独立写作,就可以了。你当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但那都是你自己想说的心里话。

1977年恢复高考,考上的大学生,从知道消息到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根本无从准备,都是匆忙赶考的。能考上的,都靠平时就喜欢读书,也就是自学成才。不是靠上学,因为那时上学学到的都是如何干革命,学工学农,批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课本里学不到什么真才实学。更不靠与人打交道,因为那时的主流社会风气,与考上大学不但没有关系,而且有负面关系,你得在锄地之余,做工之余,偷偷摸摸地读书。总而言之,如果上学+与人打交道=社会环境,那么成才,与社会环境没有正面关系,却有反面关系,你越是能够做到脱离社会环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鲁迅的诗句),你成才的机率就越大,因为第一:你有自我鼓励的强烈动机、兴趣、去处。

第二,最大限度地不理睬周围环境,当然这很难,但是只要足够倔强,你总有办法摆脱环境。

第三,你得做好充分准备,没有朋友或很少朋友,在不被理解和不受欢迎的情况下,却没形成容易脆断的性格,这就得冲破一道极少有人能迈过去的心坎。你自己独自待着,就好像有一万个心思。你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却好像是10000个不同角度不同人的想法。你和自己较劲,率性假设各种情况,将各种虚构的情节随意调动,在心里自我否定与超越。

第四,最难的,是你得有一份非常可能自己并不愿意做的工作,以便养活自己。换句话说,你得在不得不与你所不愿意交往的人和事情打交道的业余时间,去完成以上“第三”所说的内容,这得具有极其强大的摆脱能力和自信心。77级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具备这样的心理能力,这是环境从反面造就的结果。所谓上世纪美好的80年代,与这批自学成才的青年大学生有关,他们以自己的活力和勇气,创造了难得的10年新气象,也就是真诚。虚假性哪个时代都有,但80年代确实暂时做到了搁置1977年之前的生活方式,国外的当代文化,几乎是立体式的、一股脑地传入国内,这股新鲜劲大约有10年。当你好奇的时候,真诚往往占上风,你还来不及对所好奇的东西加以改动、弄虚作假。

你千万不要相信一件事情会永远朝向美好的方向。所以,一个人是否有前途,和年龄的关系并没有像你所想象的那样大。下面我说最要紧的:我先说1977年之前,虽然“臭老九”(知识分子)被占用了很多时间无法搞业务,但是由于管理他们的手段没有现在发达,没有网络、手机之类,无法定位。也就是说,有很多死角,你没有办法时刻盯住某个人、管住某个人的全部个人时间。现在的情况是,由于科技手段的发达,高校几乎能管住老师和学生的全部时间,他们几乎没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个人业余时间去“自学成才”了。

现在什么都是套路,是话术,它们是逐渐形成的。与自学成才格格不入,因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真正取决于自己做决定,因为学界已经织成了一个茧房子,进房子有准入规则,不是自己决定话怎么说,就怎么说。在说话之前,又重新戴上了一连串的高帽子。即使是国内知名的学者,很多也自己给自己戴上这个帽子,这使我十分惊讶,因为我们私下聊天的时候,他们不是这个样子的。

现在不是应该谴责我这样的学者有所谓“道德洁癖”的时候,这使我想起了著名的“电车难题”,有一些人是天生的左撇子,但多数人是习惯使用右手的,这来自古老的文化基因世代遗传。人们下意识地做出了不符合当今世界文明潮流的选择。丧失创造力的根源,在于自以为说一点言不由衷的话语没有关系,只要自己在心里明辨是非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软弱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导致在说话之前总是权衡利弊,就会丧失自己真实想法的冲劲和力量、一种破坏现有规范的力量。创造力就是这样丧失的。

我现场听过当代著名翻译家、思想家何兆武先生的发言,他说自己最为宝贵的20多年的科研时间,都用在参加各种运动和上“五七干校”之类的公共活动上面了,他谦虚地说自己被荒废了。他是在感叹,因为很多书不让念,也不能写。对于同时代世界上的优秀作品,不让念,不让写,何来与世界同步的思想创造力呢?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让念,也让写了,但为什么还是缺乏创造力呢?我认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在于现在的学术体制已经成熟到形成一整套塑造学校和教师的办法。这套办法并不是强迫你,而是你为了生存,就得自觉自愿地量好这个办法的尺寸,束缚自己的野性思维,使得自己的言行与著作放在这个尺寸形成的模式里刚刚合适,去掉所有多余的棱角。

学术刊物也在配合这样的尺寸,因为刊物中还有刊物。比如《新华文摘》就是所有刊物的神秘渴望,被转载除了是作者的福利,也是刊物的福利。以前是读书有禁区,现在是写作有套路,两者都不利于具有独立人格、风格和创造性思维人才的培养。

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学者教师和小学生的生活,大致差不多。小学生背着厚厚的书包,每天晚上做作业做到22:点30分,甚至周末和假期也不得闲。学生和作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很难产生感情的,生理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因为老师和家长都说学习好了将来会有什么大前途。老师和家长都对学生说我们这是为你将来好!这当然不是谎话而是自欺,也就是自己骗自己。

按说成年了,当了老师成了学者了,总应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能力、勇气和行动力了吧?但是不,从小养成的做作业的习惯,现在变成了写论文和写书。语文课上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的套路,现在用到了做学问和教书育人上面了。当然,还会像小学生一样想着论文和专著中有自己的什么大前途,而科研管理部门用种种条条框框让你参照执行并且对你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是的、是的!没错、没错!谁都知道我们渴望什么,你们就连我们渴望什么都事先替我们设计好了。我们一辈子都是被人管的小学生。小学课本里不说孩子话,而说大人话。在果真成了大人之后,乘地铁的时候,广播喇叭里告诉乘客要“先下后上”(这里暴露一下“一脸蒙圈”的表情)。嗯,我们已经努力不生气了,但从此也就丧失了思想锐气。


美的旋律
美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旋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