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普利尤单抗联合米诺环素或联合米诺环素及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队列研究

学术   健康   2024-10-22 19:44   江苏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系统糖皮质激素(sGC)是重度BP的一线疗法,四环素类药物因其抗炎作用也被用于治疗BP,以上2种药物联合局部或全身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作为传统治疗方案已被广泛应用。2型促炎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BP发病。作为针对IL⁃4受体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度普利尤单抗成为治疗BP的新兴药物。本研究旨在比较度普利尤单抗联合米诺环素或联合米诺环素及sGC与传统治疗方案即米诺环素单药或联合sGC治疗BP的疗效、用药剂量及安全性。

度普利尤单抗联合米诺环素或联合米诺环素及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队列研究

胡珺鈺    陈丹阳    陈喜雪    王明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皮肤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





【引用本文】  胡珺鈺,陈丹阳,陈喜雪,等. 度普利尤单抗联合米诺环素或联合米诺环素及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队列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 57(10):917-924. doi:10.35541/cjd.20240164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且采用米诺环素单药或联合sGC(M⁃MG组)、度普利尤单抗联合米诺环素或联合米诺环素及sGC(MD⁃MGD组)的BP患者。比较两组疾病控制(DC)率、达DC时间、疾病完全缓解(CR)率、达CR时间及BP疾病面积指数(BPDAI)评分、药物使用情况、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分析通过绘制Kaplan⁃Meier(KM)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两组患者按1∶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以控制混杂因素。



共纳入患者164例,M⁃MG组110例,男62例,女48例,年龄(74.6 ± 12.8)岁;MD⁃MGD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74.6 ± 13.3)岁。随访2周时,两组患者达DC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41);M⁃MG组米诺环素剂量、使用sGC患者比例、sGC剂量及sGC累积剂量均高于MD⁃MGD组(均P < 0.05)。随访过程中两组共152例(92.7%)患者达DC,两组DC率、达DC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2例(31.7%)患者达CR,MD⁃MGD组(16/54,29.6%)与M⁃MG组CR率(36/110,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6,P = 0.689),但达CR时间[M(Q1,Q3):98.5(78.0,185.2) d]短于M⁃MG组[223.5(175.2,277.0) d,P = 0.001]。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D⁃MGD组累积疾病CR率高于M⁃MG组(P = 0.024)。随访过程中共73例(44.5%)患者记录了瘙痒缓解时间,MD⁃MGD组[54例,14.0(3.0,14.0) d]较M⁃MG组更短[19例,14.0(7.0,19.0) d;P = 0.01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M⁃MG组和MD⁃MGD组分别纳入42例患者;随访过程中M⁃MG组与MD⁃MGD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MG组达CR时间长于MD⁃MGD组(P = 0.019);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D⁃MGD组累积疾病CR率高于M⁃MG组(P = 0.041)。164例患者中,58例(35.4%)出现不良事件,11例(6.70%)出现3级及以上重度不良事件,未出现已报道的度普利尤单抗相关不良反应。

图1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两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累积疾病控制(DC)及疾病完全缓解(CR)情况 M-MG组:米诺环素单药或联合系统糖皮质激素;MD-MGD组:度普利尤单抗联合米诺环素或联合米诺环素及系统糖皮质激素。1A:两组累积DC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30);1B:D-MGD组累积CR率高于M-MG组(P = 0.024);1C: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累积DC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90);1D:倾向性评分匹配后,MD-MGD组累积CR率高于M-MG组(P = 0.041)


与使用米诺环素或米诺环素联合sGC治疗BP相比,联合度普利尤单抗的方案能够更快缓解瘙痒、更易达到疾病CR,有助于加快sGC和米诺环素的减量,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更多精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

相关文章推荐



度普利尤单抗在10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儿童痒疹样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述评|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难点与对策(附王刚教授解读视频)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继发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生物制剂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emphigus and Bullous Pemphigoid: An Observational Study

Bullous Pemphigoid With Nail Damage Associated With Kaposi Sarcoma: A Case Report

Coexistence of Psoriasis and Bullous Pemphigoid: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Secukinumab and Methotrexate

版权声明

本号为《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微信公众号,任何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未征得本编辑部同意的前提下,不得对本号原创作品进行转载、摘编(个人微信进行转发,分享,不受约束)。

喜欢这篇文章,就在下面吧!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为皮肤性病科医师、科研、预防、医疗和教学人员提供皮肤科研究各类信息,促进国内外皮肤性病科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