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普利尤单抗在10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   健康   2024-10-08 19:19   江苏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针对半桥粒结构BP180和BP230的自身抗体。近年来,Th2型炎症在BP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逐渐阐明。度普利尤单抗为抗白细胞介素(IL)-4受体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可与IL-4和IL-13的共受体IL-4Rα结合,阻断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Th2型炎症。本研究旨在分析度普利尤单抗治疗BP的短期和中期疗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度普利尤单抗在10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陈妍    陈丹阳    陈喜雪    尚盼盼    王明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皮肤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


h




【引用本文】  陈妍,陈丹阳,陈喜雪,等. 度普利尤单抗在10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 57(10):925-930. doi:10.35541/cjd.20240154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规律随访、应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成人BP患者的临床资料。度普利尤单抗每2周皮下注射300 mg (首剂加倍)。既往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米诺环素、免疫抑制剂等,根据患者病情保持原有剂量或减少用量。在首次注射度普利尤单抗后第2周、第16周分别评价短期及中期有效率。治疗2周时疾病控制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比值比(OR);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随访16周内疾病控制的因素,并计算风险比(HR);影响瘙痒缓解时间的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图1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104例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6周抗BP180 IgG抗体、抗BP230 IgG抗体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图    1A、1B:抗BP180 IgG抗体和抗BP230 IgG抗体于治疗8周后开始明显下降,图中虚线代表Y = 20.00 RU/ml,即检测试剂盒的阳性阈值,检测上限为200.00 RU/ml;1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于治疗2周后明显下降,图中虚线代表Y = 0.52 × 109/L,即参考值上限


共纳入BP患者104例,男60例,女44例,年龄(75.6 ± 12.8)岁,病程[M(Q1,Q3)]4.0(2.0,17.0)个月。根据基线时皮疹面积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分级:轻度17例、中度30例、重度31例和极重度26例;56例(53.9%)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为20.0(15.0,30.0) mg/d。治疗2周时,63例(60.6%)达到疾病控制,37例(35.6%)达到疾病大部分控制,短期有效率为96.2%。55例患者随访满16周,有效54例(98.2%),同时系统糖皮质激素剂量降为10.0(10.0,17.5) mg/d。104例患者16周内有92例(88.5%)实现疾病控制,疾病控制时间为14.0(13.0,26.0) d,瘙痒缓解时间为12.0(3.0,14.0)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疾病严重程度越高,2周疾病控制率越低(与极重度相比,轻度:OR = 37.655,95% CI:3.664,386.981;中度:OR = 12.143,95% CI:2.609,56.528;重度:OR = 4.014,95% CI:1.121,14.369,均P <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极重度BP患者相比,轻度BP患者(HR = 2.478,95% CI:1.200,5.114,P = 0.014)和中度BP患者(HR = 2.076,95% CI:1.067,4.038,P = 0.031)在治疗随访16周内更易达到疾病控制。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病程影响瘙痒缓解时间(P = 0.006),且病程越长,瘙痒缓解用时越长。随访期间,共11例(10.6%)患者发生13次不良事件,包括肺部感染6例、心脏衰竭2例、疥疮1例、病毒性结膜炎1例、心包积液(特发性心包炎可能性大)1例、脏器衰竭1例、脑出血1例,但与度普利尤单抗均无明确相关,且大多数情况不影响继续用药;3例死亡,2例死于脏器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经专科医生判断死亡与度普利尤单抗无关。


度普利尤单抗联合治疗BP可较快实现疾病控制和瘙痒缓解,减少系统糖皮质激素用量,且安全性良好。

更多精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

相关文章推荐



|开放获取|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21例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分析

生物制剂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天疱疮或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8例临床分析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结节性痒疹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Laboratory Safety of Dupilumab, and Its Effect on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Chinese Adul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An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III Stud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Elderly Atopic Dermatitis

Epidermolysis Bullosa Pruriginosa in Two Siblings: A Case Report

版权声明

本号为《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微信公众号,任何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未征得本编辑部同意的前提下,不得对本号原创作品进行转载、摘编(个人微信进行转发,分享,不受约束)。

喜欢这篇文章,就在下面吧!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为皮肤性病科医师、科研、预防、医疗和教学人员提供皮肤科研究各类信息,促进国内外皮肤性病科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