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米司特是一种磷酸二酯酶4(PDE4)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广泛抗炎作用,降低黏附分子表达,下调多种致炎细胞因子表达。多篇文献显示,阿普米司特对红皮病型银屑病合并结肠癌、败血症或甲损害的患者有效,能显著改善皮疹和瘙痒症状,并有助于甲损害的恢复。不同患者的反应时间和维持时间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齐羽烁等报道阿普米司特治疗2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皮损清除达到了PASI75,均由红皮病型银屑病转变为寻常型银屑病,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阿普米司特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2例
齐羽烁 于晓虹 王治益 李雨臻 宋智琦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大连 116011
【引用本文】 齐羽烁,于晓虹,王治益,等. 阿普米司特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2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 e20230542. doi:10.35541/cjd.20230542
例1 女,74岁。因周身皮疹伴瘙痒30年、进行性加重2个月余入院治疗。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潮红脱屑,前发际线及头皮可见肥厚性斑块,表面厚积鳞屑,双下肢水肿。PASI评分42分。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无异型淋巴细胞,白细胞9.67 × 109/L,中性粒细胞7.04 × 109/L,白蛋白34.1 g/L,B型利钠肽略高(109.59 ng/ml);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3.75 ng/L(0 ~ 3.3 ng/ml)。肺部CT示左肺下叶磨玻璃影,直径约0.8 cm,两肺多发小结节,直径约0.5 cm。口服阿普米司特治疗,第1天早10 mg,第2天早晚各10 mg,第3天早10 mg晚20 mg,第4天早晚各20 mg,第5天早20 mg晚30 mg,第6天开始早晚各30 mg。治疗2个月后,瘙痒明显缓解,周身潮红消退,鳞屑明显减少,面部、腰骶部及双下肢散在分布鳞屑性斑块(PASI:10分)。
图1 例1红皮病型银屑病阿普米司特治疗前后皮疹表现 治疗前头皮厚积鳞屑;背部、会阴、下肢潮红脱屑;治疗2个月后头皮、背部鳞屑减少,颜色变淡,下肢散在分布鳞屑性斑块
例2 女,66岁。因周身鳞屑性丘疹、斑块伴瘙痒6个月余入院治疗。皮肤科检查:头颈、躯干、四肢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伴有大量脱屑,大多呈糠秕样,少量呈蛎壳样,皮损占体表面积90%,PASI评分44分。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无异型淋巴细胞;碱性磷酸酶283 U/L(50 ~ 135 U/L)、γ谷氨酰转肽酶568 U/L(7 ~ 45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2 U/L(7 ~ 4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8 U/L(13 ~ 35 U/L)。肿瘤标志物CA19⁃9 42.7 U/ml(0 ~ 30 U/ml)。肺部CT示右肺上叶结节,约0.5 cm,双肺少许粟粒灶,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上腹部CT示胆囊窝致密斑点灶,左侧肾上腺稍增粗。口服阿普米司特治疗,方法同例1,口服谷胱甘肽0.4 g,每日3次护肝。治疗2周后瘙痒明显缓解,周身鳞屑减少,潮红减退(PASI:15分);10周后皮肤潮红消退,臀部、大腿新发红色丘疹、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PASI:10分)。图2 例2红皮病型银屑病阿普米司特治疗前后皮肤表现入院时面部、背部、下肢弥漫性潮红、肿胀,伴有大量脱屑,大多呈糠秕样,少量呈蛎壳样;治疗2周后鳞屑减少,潮红减退;治疗10周后潮红消退,腰骶部、下肢新发红色丘疹、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号为《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微信公众号,任何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未征得本编辑部同意的前提下,不得对本号原创作品进行转载、摘编(个人微信进行转发,分享,不受约束)。
喜欢这篇文章,就在下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