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三大维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一个偶然机会,我读到了微信公众号“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推送的张后安老师的一篇论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角度例说》,该论文曾被《初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5期全文转载。文本解读是我的老本行,十多年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特别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张老师这篇论文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梳理文本解读的角度,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从学理上讲,文本解读和实际的教学过程还是不一样的,文本解读的成果自然也不应该直接作为教学内容,甚至由教师直接讲给学生听,而是要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但文本解读和实际教学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新的文本解读往往能够给一节课带来新鲜的空气。因此,不断进行文本解读实践,培养扎实的文本解读功底,这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张老师这篇论文提供了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语言。在张老师看来,解读文本首先要沉潜于语言,对文本做深入的探究,将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思想挖掘出来,从教学需求的角度对作品的意义重新构建,这是解读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解读的价值所在。就拿词语来说吧,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并不难,因为这个词语往往有固定的“字典含义”,即通常的意思。但对于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词语,仅仅把握其通常的意思是不够的,还要把握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不仅要把握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更要思考作家使用这个词语的匠心与独特的表达意图。张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句中“明朗”一词当然有固定的意思,但是在这句话中,“明朗”又是什么意思,这是需要去把握的。萧红为什么不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爽朗”的,是“明快”的,是“晴朗”的,而是“明朗”的?这就需要去把握作家的创作意图。一方面,“明朗”不仅写出了鲁迅先生笑声的特点,也暗示出其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这种笑声带给当时文学青年的感觉是充满希望的、乐观向上的,是给萧红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影响的,所以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作家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这一点,因此在文章的第一句话,作家便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张老师看来,文本解读要立足语言,要用“一字不可放松”的态度来对待语言,尤其要关注语境中的词、短语、句子,每个词、短语、句子的意思只有参照它的上下文的共存关系才能确定,这就是语境意义。张老师还举了《河中石兽》的例子具体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个维度是人。具体来说就是从人的感情、人性以及审美的角度去解读。首先是情感角度,这里的“情感”既包括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也包括作者创作时的情感。这些情感都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解读一个又一个的文字、短语、句子,才能体会、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张老师提到,阅读文本要考虑情感的逻辑性。当作者的情感前后发生变化或者前后相悖时,要寻找情感变化的原因,或为情感的变化甚至相悖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才可能读懂作者、作品。他举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的例子,分析了作者的情感变化轨迹及内在原因。另外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也存在着这方面的特点。其次是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张老师说:“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人性深处的声音,展现人性深处极为复杂的多方冲突,强权对人性的摧残践踏,人性与道德的冲突,荒谬时代人性的扭曲,恶劣条件下对命运的抗争,让我们窥见一个个复杂的个性与情感。”张老师以郑振铎《猫》的解读为例,对此进行了具体说明。实际上,对于《猫》背后的人性,我觉得既要挖掘人性本善背后的软弱与虚伪,同时也要回归到人性复杂背后的良知复活。再次是从审美角度解读,例如在解读优美的散文时,就要有这种独特的审美眼光,而不只是引导学生概括作品的内容、提取关键信息之类。当然,从审美的角度解读文本,不仅仅是“人的维度”,因为审美是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的。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从社会角度解读文本,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并不罕见,当走到一个极端后,反而给文艺创作和研究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从社会角度解读作品是不对的,关键看解读什么、怎么解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折射当下或历史的现实,在这种折射中体现作家独特的思考。在文本解读时,就可以从历史和文化角度进行解读。首先是从历史角度。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原诗注中有一句“苦宫市也”。什么是“苦宫市”?这首诗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怎样的关联?这是需要去解读的,而不仅仅是体会到卖炭翁生活的悲惨状况。记得我在上学时,就有过一些疑问,我是来自农村的,对于炭自然不陌生,但对于“半匹红绡一丈绫”没有概念,不自觉地认为这应该是珍贵的“稀罕之物”,卖炭翁损失了一车炭,但得到了这么多珍贵的“稀罕之物”,那又如何体现社会的黑暗面呢?这其实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缺少了解,在教学中自然需要补充相关的材料,同时对诗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解读,才能解决我的困惑。其次是文化的角度。“抓住文本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所携带的传统因素,将文本置于特有的文化背景中,这是解读具有文化内涵的教学文本的一个途径”,张老师如是说。他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一般的观点是,三味书屋的生活和百草园是相对立的,前者是痛苦的、压抑的,后者是天真的、自由的。但是在张老师看来,三味书屋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不论是“三味”的内涵,还是“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隐喻,抑或是学生所学习的内容,都是一种纯正的文化教育。也就是说,百草园是鲁迅感受自然、触摸自然的地方,三味书屋是鲁迅感受书香的地方。这样的解读是否符合作者原意,还有待遇探究,但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还是很有新意的。
往期回顾
2024年第97篇:读文有思∣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文本链接材料?
2024年第92篇:郭哥评课∣整合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