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文本链接材料?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十多年前,我读到过一位名师的文章,该名师曾提出过“围魏救赵”的阅读教学思路,即引用大量的文本外的材料,辅助对文本的理解。这本是一条导向高质量阅读的教学路径,可惜的是没有真正“救赵”,即忽视了对“这一篇”文本的解读。我刚工作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懂教学,也喜欢在教学中引用大量的辅助材料,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当然了,这样的思路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补充课外材料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阅读量也会有间接地提升。近日,我在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24年第9期读到了刘晓武老师的论文《阅读教学文本链接材料的类型、运用误区及策略》,该论文最初发表于《语文学习》2024年第5期。
在这篇论文中,刘老师首先区分了文本链接材料常见的类型。他并不是从链接材料的文体或内容等角度划分的,而是借用了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提出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划分思路,对链接材料进行了分类。从“外部研究”的角度看,像写作意图类材料、时代背景类材料、名家批评类材料、作家年谱类材料、作家故事类材料、读者反应类材料等,对文本意义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教师不宜将文本链接材料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应过于强调文本的‘外部研究’,而应更多做带领学生深入体悟文本的‘内部研究’,阅读教学应该重点聚焦文本内部。”对此,我非常认同。在我看来,聚焦文本内部的文本包括“类文本”“互文本”等多种类型。此外,在文本链接材料使用方面,也存在着不够精准、时机不当、运用过多等问题。基于此,作者提出了文本链接材料运用的策略:
一是依据文本特质。在作者看来,资料的引入需要依据文本特质,比如文体特征、语言风格、艺术技巧等。对于那些学生阅读时存在着巨大障碍的文本,当然提供一些辅助解读的材料,或者一些有效的阅读支架。例如杨绛的《老王》中有“我们从干校回来”一句,什么是“干校”?如果没有相应的背景材料,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当然,学生知不知道“干校”对文本意义阐发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应该说,大多数文本都是“自足型”的,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素读”的方法。对于这个观点,我是十分赞同的。但是对于作者的观点及论证,我认为还有商榷之处:首先,是不是大多数文本都是“自足”型文本?还有,是不是只要不依据背景材料就能读懂意思的文本就是“自足”型文本呢?尽管作者提及“自足”时加了引号,但我仍然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再探讨。从作者表意的角度看,文本是一个自足的表意系统,但从文本尤其是互文本、读者等角度看,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足”文本。其次,这个策略指向的是“如何依据文本特质补充链接材料”,但作者回避了“链接材料”这个点。
二是依据学情分析。语文程度薄弱的学生,应该聚焦于对象文本的学习与解读,而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拓展相关的链接材料。这一点我也十分赞同。例如执教《桃花源记》,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度在“文化”层面加以拓展,补充魏晋时期的历史背景、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时的心态,以及《桃花源记》对后世的影响等,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探究。不过按照作者刚才提及的“外部研究”的材料类型,我认为应该适时引入与《桃花源记》相关、相似的文本,例如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诗》、王维的《桃源行》等文本,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或主题阅读了。
三是依据教学目标。这应该属于引入链接材料的原则,即所有教学资源的运用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作者认为,文本链接材料的运用,既不是为了新奇,博取学生的眼球,也不是为了“掉书袋”,展示教师的学识,而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事实也是这样,就像人物传记作品中引用相关材料一样,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而不是显示传记作者的博学。例如有教师执教《小石潭记》时,引入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然后请学生对比“不可久居”与“享受孤寂”。论文作者认为引入这则材料对教学目标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上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得而知,引入的这则材料是不是符合教学目标,那就不太好判断了。如果教学目标是“体会环境对人物心理的影响,把握古人的文化心态”,引入《江雪》的材料还是有帮助的。论文作者最后的观点是“倒不如带领学生多读几遍《小石潭记》,从文本本身读出别样的滋味来”,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和论文本身的内容就没有多大关系了。
四是依据核心素养。我认为这与第三点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引入的链接材料要有用。教学目标无非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体现。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教学《黄河颂》,可以引入与黄河有关的资料,如黄河的地理、历史、故事等;二是教学《一滴水经过丽江》,可以补充阿来在2012年8月27日的博客里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这有助于学生理解阿来在写作时,为什么会采用“一滴水”的独特视角。不过遗憾的是,这两个例子还是属于韦勒克所说的“外部研究”材料,与作者在第一部分中表达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之处。
应该说,作者提出的问题和观点都是很有价值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尤其是针对盲目引入材料的问题。不过我认为作者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性不够强。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无非是:链接材料该引入时就引入,不该引入是就聚焦文本本身,不需要引入外部材料。这应该是一个原则问题,即该不该引入资料,而不是一个策略问题,即如何引入资料。此外,既然作者引述了韦勒克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分,将几乎所有的链接材料都归入“外部研究”,那么对于与文本相关的相似文本、互文文本来说,它们又该属于“外部研究”材料呢,还是“内部研究”材料?这些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往期回顾
2024年第92篇:郭哥评课∣整合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
2024年第90篇:读文有思∣在教学中贯穿“探究性文本细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