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罗诚∣素养:命题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旨归

文摘   教育   2024-09-20 07:43   广东  

素养:命题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旨归

中山市桂山中学∣罗诚

暑假真是个好时光,有人在路上,有人在书中。当然不管在哪,处处皆是风景。于我而言,终于可以利用闲暇之余,回顾、梳理、思考这个学期读过的书籍与期刊。这个学期越来越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读过的东西如果不回头去捋清楚、想明白,那就譬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仅到此一游罢了。日后想要有更深更新的联想,这是不可能的;有需要引用的参考文献,也是回忆不起来了。

章新其等人编著的《语文素养命题的浙江实践》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有一次我还忍不住向郭老师推荐,郭老师告诉我初中语文共同体已经人手一本了,看来大家对这本书的认同度相当之高。初高考语文命题形式有本质不同,中考是各地区自行命题,高考是除了个别地区之后,多省市都通用全国卷,因此中考有更开阔更自由的创造空间。于是,浙江便努力探索一条科学的语文命题之路,力求正确评价语文素养水平,力求促进语文教学健康发展。别小看这两个力求,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明白其过程之艰,抵达之难。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只有由衷地点赞,真了不起!

当我向高中同行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有人疑惑不解,你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还看初中学段的书籍。阅读这本书的出发点有二,一是2022年的时候,初中语文的卢刚老师送了我一套初中语文教材,这套书至今都放在我午休的床头,睡前翻一翻,读一读,竟也有不少收获。于是我又萌生了了解初中语文命题形式的想法,后来在大夏书系看到了这本书的推介,就买了回来。2024年上半年,卢刚老师又把他收藏的各地市中考题打包发我,这便有了互文参读的机会。女儿是个准初中生,或许我也可以和她分享其中感悟。二是高考命题的研究中,除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试题评价之外,我们更多阅读的是各大期刊的论文,这类论文的好处是视角开阔、选点自由、观点多元,但弊端是零碎散乱,不成体系。因此,有这样一本书,将时间的纵轴、试题类型的横轴进行交错串联,既有发展综述,又有典型试题例析,更利于我们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微观上依题评析。

从序言中可知,依标教学的背景下,教学将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依据新的教学结构重组各种教学要素。展开来说,即教学出发点由记忆理解转变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模式由先学后用转变为做中学、用中学,学习模式由组装式学习走向整体式学习,评价由侧重结果走向强调过程。基于“无应用即无学习”的原则,测评应发生在知识处于生成状态或应用状态的情境之中,这指向情境任务。基于“重过程重思维”的教学重心,测评应强化在开放综合的场域中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的评价,这指向问题解决和思维培养。基于“项目式”“大概念”的教学课堂,测评强调整体性、结构化的测试,这指向四类素养的整体融通。我们结合具体试题来阐述。

一是创设情境任务。在情境任务“甚嚣尘上”的当下,我其实也有诸多疑惑。什么样的情境才真正适合教学和测评呢?《高考评价体系》认为情境有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为了情境而情境的情形屡见不鲜。当然,如果让我这个外行来命题,恐怕是更焦头烂额的。《语文素养命题的浙江实践》一书将情境分为社会生活情境、文学体验情境和传统文化情境。比如2022年温州卷“‘一米一世界’主题学习”题组,以“文化遗产”的大概念统摄全题,设置了班级“一米一世界”的主题展览学习活动的情境。这一情境既有文化感,又不会陌生化。选题提供的资料包含主题展览会筹备说明和三则补充资料,融合了语文、美术、历史、劳动等学科,融语文、历史、艺术和社会生活于一体,关联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个人体验。活动包含设计海报、制作展板、确定标语、邀请嘉宾和预估效果,且任务环节由准备到实施到反思,共同指向“一米一世界”主题展览的大任务的完成,体现了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引导学生系统解决问题。

二是引导问题解决。核心素养直观表现为学生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可能无法凭借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种能力就能成功解决,它需要调动多种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来综合解决。如2022年温州卷《在桃花峪看黄河》题组,从学生视角出发,提供了一份预学笔记,笔记包含梳理摘抄和阅读困惑。这个阅读困惑贴近学生,极接地气。同时,这份预学笔记既是对文本的整体梳理,也是解决问题的支架。随后,题组要求学生借助预学笔记,走进文本理解形象、设计朗读、品味词句,并解答预学笔记中的阅读困惑。最后,题组还延伸到其他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名句,要求学生进行补充。最最让人钦佩的是,第10题阅读困惑的解答要依托前面的四道思考探究题来完成,如此,形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逻辑链。学生不仅解决了这一篇的阅读问题,还明确了问题解决的路径和策略。

三是考查思维品质。素养立意的命题反对模式化、套路化的命题方式,而是要求学生在真实开放的情境中,综合调动多种思维能力,进行多元分析、整体认知、理性表达。还是以2022年的温州卷为例,其作文题是图片+文字类型的材料作用,通过“一定是这样吗?”追问引发学生审视观念、发现真相、探索未知。学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如鲁迅先生的作品真的难读吗?我大一点,就必须要让着弟弟吗?再过50亿年,太阳一定会变成一颗白矮星吗?学习一定会是“有志者事竟成”吗?学生可以进行连续追问,事情一定是这样吗?有没有反面情况?如果不是,又会是怎样的呢?我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呢?这样,学生对事物的思考更加辩证创新。

四是结构化测试的呈现方式。我曾写过一篇结构化的高考试题评析,不过总觉得浮于表面、泛泛而谈,没有直达思维深处。2021年丽水卷“戏剧舞台《民族魂鲁迅》(节选)”题组,就是典型的结构化命题形式。题组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戏剧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创作剧情。命题从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戏剧形象、戏剧评议、剧情创作等五个维度出发,既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支架,如知识支架和范例支架;也考查学生对戏剧的深层理解和对问题的解决情况。

在语文教学中,日常的测试题命题是绕不开的工作,或许我们没办法直接迁移这本书中的命题方式,但其中的命题实践、理论依据,可以带给我们深思和启发,帮助我们去寻找更科学有效的测评之路,以实现学教评的一致,培育核心素养。

往期回顾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周金波∣回望.反思.前行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刘沙沙∣以逆向设计,为理解而教——听卢刚老师的讲座有感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吴晓鹏∣试题分析:要研·要比·要精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刘月卿∣只有出发,才会抵达——记初进写作组的感受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高斯∣赶紧写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张慧∣从专业发展看教师赛课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饶龙霞∣指向思维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设计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任玮瑾∣深耕不辍,笃行致远——中山市初中语文命题比赛记录与教训

闲人闲思录
郭跃辉,号豫北闲人,语文边缘人。先逃离北上广,后到中山误人子弟。原纪中无名教师,现混迹教研员行伍。政治经济、人事社会一窍不通,唯以读书自遣,惜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如有垂青知音,不嫌弃鄙之愚钝,可私结好友,加57351722可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