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泡茶一样把文字“泡”开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10月25日,我听了两节《昆明的雨》阅读教学课。两节课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有意思的是,对作品语言的处理思路也有不同。温莹莹老师执教的《昆明的雨》,理性较强,注重鉴赏方法的训练,而易宝君老师执教《昆明的雨》,感性较强,注重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的美。记得2016年,我参加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有一周是到广州市第二中学跟岗学习,跟岗导师邱海林老师曾说,文本解读就应该如同泡茶,把干枯的茶叶泡开,泡出浓浓的香味来。我想,阅读教学也应该如此,就是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读出特定的情感,读出语言文字的美。
《昆明的雨》中最经典的句子莫如“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对于这句话的赏析,就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像温莹莹老师那样,用一定的方法读出特殊的表达意蕴,如换词法、增删法等。解读“滑,嫩,鲜,香”,就可以反复变化标点符号与顺序:首先,“滑,嫩,鲜,香”能不能改成“滑、嫩、鲜、香”?不能,因为逗号停顿的时间比顿号略长,用顿号就只是客观呈现牛肝菌的美味特点,而用逗号表示停顿,似乎是作者在不断享受、回味那种感觉,“滑”,享受一会儿;“嫩”,享受一会儿……很明显,用逗号更能写出那种独特的感觉。其次,“滑,嫩,鲜,香”能不能改成“鲜,香,滑,嫩”?按照一般的规律,当面前出现一盘美味的珍馐佳肴,我们第一感觉就是“好香啊”“好鲜啊”,就是先闻到味道,再去吃。但是汪曾祺却先写“滑”“嫩”,再写“鲜”“香”,这就意味着当看到炒熟的牛肝菌时,已经急切到来不及闻味道,直接下口,体会到“滑”“嫩”的触觉后,才感觉到了“鲜”“香”。再次,“滑,嫩,鲜,香”能不能改成“鲜香,滑嫩”呢?也不是不可以,但单音节词更能突出每一种感觉的留存时间,而且,“滑”是第一感觉,是牛肝菌进入口中的直接感受,“嫩”是咬下去之后才有的感觉,而且“嫩”又是“滑”的原因。所以作者使用了逗号隔开的单音节词。上述三种思路,就是一种理性分析的思路,即不能仅仅感觉到句子美,还要讲出道理来,不要老是谈印象、谈感觉,就像古人评点诗词或古典小说时,用一个“妙”字就概括了所有的美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古人说了一个“妙”字,并不是不会用其他语言来解读,而是将所有的含义都隐藏在这个字里了。或者说,古人确确实实感觉到了某个词语或某处写法的精妙,然后用印象式的语言进行了概括,这就是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式的感悟。阅读教学也应该学习一下这种思路,具体的操作就是通过反复朗读去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还是以“鲜,香,滑,嫩”为例,易宝君老师没有进行过多的解读,就是提醒学生有没有读出牛肝菌的美味,学生说没有,那老师就继续请学生读,并提示这四个词语之间的停顿时间稍微长一点,而且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学生又试读了几次,终于有点感觉了。这种处理在肖培东老师的课堂上是经常出现的。培东老师上课,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那就读一读吧”“我们再来读一遍吧”“我们一齐读一读吧”等。学生对某些词句没感觉,那就先揣摩一下作者的情感,再感受一下词句所在的整体情境,然后读一读,再读一读,反复读一读,这样也能读出对文字的感觉来。而且,用这种形式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课堂就会营造出一种有温度的氛围。老师不用一直说“给大家一分钟的思考时间”“请同学们把答案抄在书上”,更不会用中考答题的思路来指引学生作答。
在易宝君老师的课上,像这样的处理细节还有好多,或者说这节课的几乎一半时间都用在了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上,我认为这符合这篇文章的特点。汪曾祺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像是在跟人聊天、谈话,但特别有韵味。对比一下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和《昆明的雨》,立刻就能发现两位作者在语言风格方面的差异。对于汪曾祺的散文而言,就需要老师带着学生反复品读。例如作者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那么应该怎么读这句话呢?尤其是怎么读“卖杨梅——”这句话呢?教师先请了两个男同学来读,没有读出那种娇娇的声音,而且让男生来读,本来就不合适。然后又请了一个女同学来读,也没有读出那种味道来。最后,老师亲自示范,我觉得读出了苗族女孩子那种娇娇的声音。除此以外,对于“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两句,只是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的叠用,然后再用中考答题的套路去分析,那就索然无味了。易老师引导学生演示“张目结舌”,然后带着“张目结合”的表情和语气来读这两句话,就收到了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不过建议易老师多向培东老师学习,当学生读不出那种特殊的韵味时,应该怎么处理?例如自己范读之后,能不能再请几个女同学来读?记得肖老师执教《山羊兹拉特》,就是引导学生读出那声独特的“咩——”。程翔老师经常提及一个教学片段,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松骨峰战斗”片段中有一句话:“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怎么读这个“烧”字呢?普通的、毫无感情的朗读,肯定读不出志愿军对敌人的憎恨之情。程翔老师这样启发学生,发音时要“咬牙切齿”,让“烧”字的字音从牙缝里发出,要咬着牙读,这样才能读出那种憎恨的感情来。也就是说,对于优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来说,首要的不是理性层面的分析,更不是只关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手法之类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品读,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也读出语言文字本身的美。
往期回顾
2024年第100篇:郭哥评课∣阅读课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表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