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在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24年第8期上读到郭向东老师的一篇论文《以高阶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为例》。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这是我非常认同的观点。比如在教学中,请学生找出某个关键词语或者某个描写精彩的句子,然后问学生这些词句写了什么内容,这样的问题不能说没有必要,但一节课如果全是这样的问题,那就无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如果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呢?作者提出了如下四个策略:
一是巧妙选择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侧向思维能力。所谓“侧向思维”就是从其他领域和话题中获得启示,以产生新的设想,就是要“左思右想,触类旁通”。或者说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时,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思维模式,而是从意料之外的角度和视角去寻求解决方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作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寻找切入点,变换问题设置的方式,选择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可,受黄厚江和肖培东两位名师的启发,作者围绕《我的叔叔于勒》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条船,请你从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的视角分别为四条船命名。命名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对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故事情节也要有所概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应该说,这个问题设计得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当然,如果指向性更明确一些就更好了。
二是设计层进式板块组和问题链,推动学生实现思维进阶。这是余映潮老师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例如围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中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三个板块。作者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围绕若瑟夫的形象和作用,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从人称的角度看,若瑟夫有怎样的作用?从次要人物的角度看,若瑟夫有怎样的作用?小说对若瑟夫的正面描写并不多,但有很多以若瑟夫的视角进行的思考和判断,请在原文中圈点批注。设计教学环节或板块,是常见的教学设计行为,但如果设计出来的环节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联,那就无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而作者设计的这组问题,彼此之间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或者说是变换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叙述者的作用。“从人称的角度看”,这种表述或许在学理上有可推敲之处,但假如直接说“从叙述者的角度看”,学生就很难接受,从“人称角度看”的话,学生就能直接关注到“我”的形象及行为。
三是设置情境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写作不仅仅是一种动作和行为,而是一种以思维为基础的脑力劳动。课堂上的缩写、扩写、仿写、续写、创写等,都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提出,给写作任务创设具体情境,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以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增强教学代入感,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围绕课文内容,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写作任务:1.通过各种描写,请你分析出克拉丽丝的拜金、冷漠、虚伪与刻薄。假如克拉丽丝正坐在教室里,她听了我们的分析,想要表达自己的心声,请你为她写一段200字以内的发言稿。2.续写故事的结尾。想象一下,若瑟夫长大后,偶然遇到垂暮之年的于勒,请你表述出当时的情景。这两个问题,我更认同第一个,因为这涉及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之一即“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对于菲利普夫妇,我们可能会用贴标签的方式概括其形象,例如“势利”“冷漠”等等,但从菲利普夫妇本身角度分析,尤其是从性格成因的角度分析,并结合若瑟夫对父母那种善意的嘲讽,我们可能会对菲利普夫妇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
四是开展比较阅读,拓展学生思维广度。从本单元的角度看,作者选择单元内文本的比较,从少年视角、文章色调、对比手法等方面设计了《我的叔叔于勒》与《故乡》的多角度比较阅读活动。从叙述视角上看,两篇小说都采用了第一人称限制性叙述视角,而且都带有少年成长的痕迹;从色调上讲,两篇小说都是灰暗的,即使是《故乡》的结尾有一条“光明的尾巴”,但也改变不了整体上的灰暗。当然,这种灰暗不仅仅是环境层面的,更是心理层面的,同时又表现在叙述语调上。对比手法自然不用过多分析。其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少年成长,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分析两篇文章,甚至可以关联《孤独之旅》。同时,两篇文章都涉及到一个话题,即变与不变,也可以请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分析。比较阅读确实是一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方式,学生可以两相对照,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两篇甚至多篇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等。
应该说,作者提出的这些策略对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一直在文章中提倡教师能够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但什么是有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我还缺少深入的思考。这篇文章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例如切入性问题、情境性问题、比较性问题等等。当然,本文所讲的是“高阶思维”,但作者缺少对这个关键词的解释。高阶思维是怎样一种思维?和低阶思维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类型有哪些?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阐释的问题,尤其是从论文写作的逻辑自洽性角度。或者说,论文应围绕高阶思维的特点和类型,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这种思维的具体策略,并阐释这些策略的学理依据。这样的话,这篇论文的学理性就会更强。
往期回顾
2024年第92篇:郭哥评课∣整合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
2024年第90篇:读文有思∣在教学中贯穿“探究性文本细读”的方法
2024年第89篇:读书有悟∣阅读陈晓明教授的《小说的内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