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10月31日,我参加了共同体“课堂教学组”的活动,听了中山市华侨中学初中部侯贤凤老师的公开课,执教的篇目是《苏州园林》。侯贤凤是一个勇于挑战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老师,上一次我听她的课,她执教的是九年级下册的“冷门”篇目《山水画的意境》,这次听的是说明文《苏州园林》,我也是第一次听这篇课文的阅读课。顺便提一下,这几年,听得最多的课莫过于《昆明的雨》。侯老师说课时提到,这节课也是经过了数次打磨,从最初的任务情境设计转变成了一线串珠式的设计,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挺好的。
这节课围绕《苏州园林》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中“完美的图画”一词,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抓住“图画”来探苏州园林本色,二是抓住“完美”一词来赏析《苏州园林》的艺术,三是通过补充课外助读材料,感悟二者之间共通的审美,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完美的图画”。这三个环节,分别指向的是把握说明事物的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性较强,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在评课的环节,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问题设计等角度进行“聚焦式点评”,既能够用充分的证据发现本节课的亮点,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及改进意见。尤其是张学瑜老师创造性地运用布卢姆、安德森等人的认知维度框架,对本节课的所有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本节课没有陷入碎问碎答的困境,设计的问题以分析、评价为主,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她也提出应该参考教材的指引,围绕“创造”的维度进行设计作业。
听课的时候,我关注到了教材单元导语中的“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这句话实际指向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说明文教学,很多教师都停留在说明文要素的教学层面,例如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特征等,我不是说这些内容不重要,而是要跳出知识教学与训练的怪圈,重视学生说明文阅读方法的训练,进而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或者说,应在知识教学或文体要素教学过程中,贯穿思维的训练。围绕这篇课文,我觉得可以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关注课文第二段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句,这句话中有四个“讲究”,并且呈现出并列的关系。那就可以思考:这四个“讲究”分别对应课文哪些段落?这四个“讲究”的内容能否互换顺序?这就是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所谓条理性,就是先思考什么,再思考什么,“先”与“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所谓严密性,指的是这个思考点和那个思考点能否对得上。假如文章先写“讲究亭台轩榭的层次”,结果后文具体内容却是假山池沼的描述,这就是思维的不严密。从这个问题出发,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中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能不能互换位置?这更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第二,作者在行文中用到了不少副词,我抽取出两类加以分析。一类是带有绝对化词语的句子,即句中的副词带有绝对化的倾向,例如“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决不雷同”等句中的“绝不”“决不”。我们知道,绝对化的表述最容易造成思维的不严密,这些绝对化的表述是否合理呢?第二类是带有估约性质的副词,例如“绝大部分”“大多”“很少”“大多是”等,这些表示约数的副词,是否影响文章的科学性呢?这两类词是否可以互换位置呢?从知识点角度看,这指向的是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但对此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加以分析,这同样是一种思维训练。
第三,站在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时,也不能流于空洞的概念,而是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作者说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对称一般是完美的表现,那作者为什么又说:“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假如说苏州园林的设计遵循着自然的原理,而自然景物恰恰是天然的甚至是凌乱的,那苏州园林难道也是这样的吗?很明显不是,要想理解这一点,就要理解作者所说的“图案画”和“美术画”之前的区别,前者指的是用技术作的画,后者的“美术画”指的是“美学画”,是通过艺术形成的画。也就是说,美术画既不是刻意追求的技艺,也不是完全遵循自然的状态,而是在“道法自然”基础上的艺术创造。这一点恰恰也是苏州园林的最大的特点。
第四,教师上课时补充了一段介绍苏州园林人文气息的链接材料,包括某个景点与某个文人有关,某个景点有怎样的文化形式,还引用了叶圣陶先生的一段有关艺术评论的文字,试图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与链接材料在审美方面的相通之处。实际上,我认为这个链接材料应该这样使用:材料里提及了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沧浪亭、听雨楼、清风池馆等诸多著名的景点,但奇怪的是,《苏州园林》里没有提及一处具体的景点。按照一般的写作习惯,当阐述了某种物理或事理后,如果能够举例说明,读者的理解将会更为深刻和具体。但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很多事理,但并没有以具体的景点为例进行解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第五,教师围绕“完美的图画”进行了教学设计,这一点很有新意,但我觉得还应该继续思考,因为课堂上的内容涉及的是文本的内容,即分析苏州园林为什么是完美的图画。如果分析文本的创作,那就可以继续提问:“你认为《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是不是完美的图画?请从结构、语言、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这就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了。
往期回顾
2024年第100篇:郭哥评课∣阅读课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表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