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的教学关注点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最近,我连续听了几节《梅岭三章》阅读教学课。《梅岭三章》是陈毅于1936年冬写成的,原来在九年级教材中,本次教材修订时,编者将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陈毅的《梅岭三章》、诸葛亮的《诫子书》组成了一个单元,虽然不能算是革命传统作品的单元,但从革命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应该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听完这几节课,我有一些感悟与思考,这些课的主要亮点有:
首先是重视写作背景的解读。一般文学作品的教学,我是不主张先介绍写作背景再教课文的,而是主张将背景知识与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文本分析中。但也有例外,比如文本内容与写作背景非常密切的文本,不知道背景就把握不到文本的关键点。再比如革命文化作品。从课程标准的角度看,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这类作品总的教学目标。那么要继承和弘扬的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大板块,一是基本的革命史实和革命事实,二是革命精神与革命传统。也就是说,与《梅岭三章》相关的写作背景就属于革命事实,了解和掌握该背景,本身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博罗县第三中学的吴嘉璇老师围绕写作背景设计了一个活动:阅读相关材料,假如你是“陈毅纪念馆”的讲解员,请用一段话向参观者概说《梅岭三章》的创作背景。如果是一般的课文,这样的设计就有点“大材小用”了。但考虑到课文本身的特殊性,用这种方式介绍背景,我认为是很合适的。
其次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绪。革命文化作品因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障碍,此时教师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情绪。如何调动呢?最常见的就是朗读。惠东中学初中部邱佩玉老师执教本课时,先是播放名家的朗读,再自由朗读,然后是学生个别朗读,最后是全班集体朗读。经过多遍朗读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同时调动的还有学生的表达欲、分享欲等。试想,一篇慷慨激昂的革命文化作品,结果被老师教得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这又如何能够起到熏陶渐染的效果呢?果然,在此后的文本分析与总结扩展等环节,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对“假如有一朵鲜花要送给陈毅元帅,你会送什么花?并对他说一句话”的表达环节中,学生争相发言,答案虽有同质化倾向,但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这节语文课本身就是有效果的。
再次是革命文化作品的教学要有拓展教育等环节。邱佩玉老师设计的“给陈毅元帅送花”的学习任务,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也就是说,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思维、情感、表达等层面,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去,这一点在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中强调得也很多。吴嘉璇老师在临下课时给学生布置了一项“拟写推荐词,传承红色精神”的作业:惠州市中小学师生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研学活动,请以小组为单位,向全市中小学师生推荐惠州的一处红色革命经典,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推荐词。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拓展教育环节。
中山市西区铁城初级中学饶龙霞老师执教了三次《梅岭三章》的课,每一次都有新的变化,教学是常为新的。这三次课,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是能够抓住自读课文的旁批,设计贯穿一节课的脉络与环节。旁批有一句话:起句设问,以“意”统领整组诗歌。所谓“起句”就是“断头今日意如何”。围绕这句话中的“今日”“断头”“意”三个关键词,教师设计了“话‘今日’处境”“明‘断头’内涵”“悟将军真‘意’”三个教学环节,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新意的。在三大环节的统摄下,教师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细节设计,有一些也很有创意。例如请学生在三首诗中圈画与“今日”“昨日”“明日”有关的句子,并将这些句子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了文本变形;请学生对比这组诗最初的版本和修改后的版本,围绕某些重点字词展开探讨。印象最深的就是,本诗最后一句原来是“人间种遍革命花”,后来改为现在的版本“人间遍种自由花”,通过对比,学生来分析两种表述的差异。
其次是能够围绕本单元单元导语中“理清作者思路”这一关键点进行教学设计。饶老师最初的设计是通过“人间种遍革命花”和“人间遍种自由花”,引导学生领悟“革命必成”的坚定信念,然后又逐步引导学生体悟“革命必战”“革命必胜”等内容,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必战——必胜——必成”的写作思路。经过研讨之后又发现,“必战”对应的是“昨日”,所谓“创业艰难百战多”;“必胜”对应的是“今日”,所谓“捷报飞来当纸钱”;“必成”对应的是“明日”,所谓“人间遍种自由花”。而在这一“时间”与“内容”的框架里,还可以加入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的分析,例如“昨日”的“创业艰难百战多”体现出革命者怎样的精神等等。经过这番梳理,一条“昨日”“今日”“明日”的时间线,一条“必战”“必胜”“必成”的内容线,一条“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坚定信念”的革命传统线,三线合一,就形成了一个“理清作者思路”的教学框架。
当然,这样的框架在解读层面有一定的新意,但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呢?或者说,教师应该设计怎样的教学环节或教学活动,能够逐步引导学生去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是教学的难点。直接把框架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记住并抄在书上,这对于阅读能力培养而言毫无意义。此外,这些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调动学生情绪、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假如学生的情绪没有被调动,学生对诗歌本身的意思理解得不透彻,再好的设计都会成为无源之水。也就是说,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新的设计需要新的解读作为支撑,而新的设计也需要新的活动来落实。
往期回顾
2024年第92篇:郭哥评课∣整合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
2024年第90篇:读文有思∣在教学中贯穿“探究性文本细读”的方法
2024年第89篇:读书有悟∣阅读陈晓明教授的《小说的内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