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6、7年前就已经进入分蛋糕模式。
中国品牌汽车利用新能源、智能化技术把传统汽车时代的每一类产品都重新做一遍,正在切走越来越多以往属于合资品牌的蛋糕。
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渗透率65.2%,中国品牌新能源市占率近70%,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还不足5%。
如果不能加速新能源转型,已经引领了中国车市超40年的合资品牌,将彻底退出舞台中央。
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智能化时代,将扮演什么角色,能否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合资品牌的发展主要基于外方全球化的技术和产品输入,而真正按照中国化的新能源、智能化市场需求做产品定义,和外方造车理念、目前的成熟产品矩阵甚至渠道是存在众多冲突的。
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转型首先是观念乃至运营模式的深度转变。
目前,一汽-大众的转型更逼近这一本质。它涉及技术、产品、效率、成本乃至股东战略等各层面。
不得不说,一汽-大众的变化有些“突然”,从管理层焕新到明确战略、统一共识,仅用20几天的时间,这和以往一汽-大众的“稳健”,形成强烈反差。
内部把这种快称为“陈彬速度”。
一汽-大众的突围,从管理层换防开始。2024年年底,49岁的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彬被派往一汽-大众担任总经理,主导这场变革。
这样高位配置一汽-大众最高管理人员,在企业34年的发展历程中是很少见的。
此外,吴迎凯升任一汽-大众副总经理兼任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统管大众、奥迪、捷达三个品牌的营销事务。营销体系关键岗位30人随即进行调整,涉及高级经理和各大战区一把手。
一汽-大众此轮调整变革,以调研本质、明确战略为纲,以人员变动、统一共识为目,很快做到纲举目张。
能够这样快速反应,也说明一汽-大众的底子和基本盘还在。
2024年,一汽-大众总计销售165.9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其中大众品牌交付整车92.8万辆,奥迪品牌销售整车61.1万辆(含进口车),捷达品牌销售整车12万辆。
尽管在整体规模、燃油车赛道,一汽-大众仍保持一定优势,但合资品牌整体市场萎缩、转型迟缓,新产品推出慢,这些问题都无可回避。
在千万辆的新能源市场,特别是在高跟猛进增长的插电混动领域,目前一汽-大众还是空白,这是陈彬团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陈彬速度,不仅是人员调整快,也体现在战略明确快。
吴迎凯表示,未来20个月,一汽-大众3个品牌将推出19款新车型,油、电、混多路线并存,开启商品突破之路。
一汽-大众三个品牌负责人也都明确了2025年打法。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将加速补齐智能化短板,捷达品牌将把出口牌打响。
一汽-大众把2025年定为突破之年,这里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能力的突破,真正要实现新能源、乃至整体规模的突破,还要有个蓄势的过程。2026年才是一汽-大众的混动元年、产品大年。
股东双方都要给陈彬足够的调整甚至试错时间。
毕竟新能源产品不是整个市场的增量,它的替代性不仅体现在外部性也有内部性。中国品牌新能源在定位、渠道、品牌等层面都走过不少弯路。
一汽-大众变革成败根本在于外方改变的决心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大众在华有多元的新能源路线,必定会有一汽-大众的边界,不会有自主品牌那样的自由度。
为此,陈彬对于一汽-大众的管理层人员分工,除了营销、商品、效率、成本外,特意设置了股东战略突破负责人。陈彬对一汽-大众整体转型谋划的广度和深度,可见一斑。
无论是营销人员调整基于民主测评、“给奋斗者撑腰”,还是一改企业低调、重新拿回话语权,都在打破企业内部的“传统”,甚至要突破体制、机制。
改造、提升体系以创新力为代表的综合竞争力,恐怕是陈彬要给一汽-大众带来的最根本改变。
一汽-大众的改变是立竿见影的,但很显然,不会一蹴而就。明确战略、统一共识,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太多困难等待陈彬团队去克服。
就像选拔的营销领域30人要有血性、狼性、韧性一样,速度和耐力缺一不可。
一汽-大众的转型,对于探索合资品牌新的上限、外方造车观如何和中国化融合、合资品牌如何参与全球化等都将起到开创性作用。
在行业巨变之时,唯有尊重时间,尊重经营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迎来属于自己的确定性。
一汽-大众的新能源转型除了“陈彬速度”,更需要“陈彬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