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为什么要提前6年续约?

汽车   2024-11-28 23:00   北京  

新车开发周期较长,决定了车企要有极高的前瞻性。

11月26日,上汽大众提前6年续签合资协议,约定将合资期限从2030年延长至2040年。

这是一个约定、一个仪式,更是一颗定心丸。

事实上,上汽大众已经规划好了6年内的技术和产品路线,到2030年,将有18款新车推向市场。

延长合资期限,既是为最近几年的发展吃下定心丸,也是为更长远的规划按下启动键。

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新能源对合资企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在这样的节点,包括合资企业在内的任何企业去留或者重新调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此前退出合资的雷诺、三菱、菲亚特,和不久前开启合资合作的吉利雷诺、零跑Sttllantis、小鹏大众等等。

上汽大众在这个节点提前续约,不仅因为今年是企业成立40年,要有个好彩头,更因为企业战略擘画到更远的未来,合资期限时间轴已不够用,需要再度拉长。

提前续约,也在于双方股东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

两年以前,多数车企未必看得清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走向,特别是燃油车的去留和未来以多大的比例存在,都不明确。但现在这些问题已渐清晰。

大众汽车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新能源第一大市场,更是智能化创新高地。而且中国依旧是大众汽车集团最大的海外市场,处于中国合资车企头部位置的上汽大众,40年已在中国积累了2800万用户,其续约、加码中国市场是一个成熟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并不是每家合资车企都是“上汽大众”,有良好的现状和看得见的未来。

正处于新能源、智能化剧烈变革的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中国品牌上行之际,并不是每家合资企业都有能力继续存活下去,这也符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规律。一些合资品牌即使到期不续约、做减法,采取其它方式运营中国市场,也应该给予尊重,任何给压力、带节奏的论调都是不可取的。

在2000年前后成立的合资车企, 即将进入第一轮合资周期尾声,如上汽通用合资期限还剩三年,广汽本田和一丰田还有五年。在未来几年技术路线选择以及产品投放都需要明确的情况下,它们已经到了是否续约的关键阶段。很显然,它们没有上汽大众那样坚决,或者说未来已充满不确定性。

但只要是基于市场和自身发展作出的决定,无论是提前续约的上汽大众,还是仍在犹豫的部分合资车企,都值得尊重 。

在乘用车领域,中国品牌整体渗透率已经超过60%,今年10月甚至超过70%,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格局?

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变革中异军突起,特别是以高配置、低价格,让合资品牌颇感难受。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的落后毋庸置疑,也是中国品牌后来居上的底层逻辑。此外,中国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及创业精神方面也明显优于合资车企。

未来合资品牌还有希望吗?

汽车行业合资四十年,滋养了中国强大供应链体系,也缩小了中国品牌汽车和合资车的品质差距。众多合资品牌在中国创造了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百家齐放、高度竞争的市场格局,这是中国品牌和中国汽车工业之幸。

合资品牌的作用还在。

未来,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产业链中的作用和发展机会,除了延续既往还在于其可以更好地促进汽车行业人员福利及企业管理制度的改善,其是重要参照系。

一定程度上,合资企业成本控制空间远比中国品牌要大,这也是其后续竞争力可以增强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品牌的人力成本只会持续升高,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后,承担跟多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合资车企能否再创辉煌,也在于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技术能否快速补齐。事实上,像上汽大众这样的企业,取两家股东之长,兼容并蓄第三方供应链优势,这两个领域几乎不会成为明显短板,头部企业概莫能外。

这个时代需要合资品牌,仍可以相互成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总体做得优秀的企业,也一定会大放异彩。

上汽大众押宝的始终是那个确定性。

宪深说车
深度 原创 探寻汽车行业规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