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问界M9迅速成爆款,造车到底有没有门槛?

汽车   2024-11-17 18:36   北京  
小米SU7月销超2万辆、问界M9成40万元以上车型销冠、理想汽车去年已经实现盈利、特斯拉车型长期不换代依旧火爆。
这些后来者、车界鲶鱼,进入汽车行业前没有汽车制造业积累,基本是从0起步,但却能快速逆袭,而汽车行业的老炮却面临爆款荒,甚至陷入亏损?
说明什么?
整车制造只是一层窗户纸?这么容易被捅破?
目前,多数汽车产品没有本质的差异化,把零部件买来,攒成车的过程,没有真正创造价值,或者创造的价值很少。

好的汽车产品源于成熟的零部件体系,车企很多创新想法实现需要强大的供应商支持。
零部件商也借此分得整个汽车制造业更多蛋糕。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与整车产值的比例约为 1:1,远低于汽车产业成熟国家 1.7:1 的比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还有巨大发展潜力。
这也意味着,没有零部件体系的整车企业,得有其它生存之道。

世界级汽车集团,都有自己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整车的创新也都来源于零部件技术的驱动,这也造就了越成熟的汽车产业,零部件行业创造的产值越高。
目前中国头部汽车企业都有自己主导的汽车供应链体系。欧洲、日本机构拆解比亚迪汽车后发现,其零部件自给率超75%;据公开报道,长城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车灯等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能力,自主配套率达60%以上。两家企业较高的盈利能力都有零部件板块的重要加持。
而自有零部件体系薄弱的车企,在本轮竞争中,整车产品没有创新价值,零部件端又是拿来主义,整车销量和财务报表难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个企业能否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也体现在研发投入上,特别是技术赛道日渐清晰时,研发投入的强大甚至可以和未来竞争力划等号。

今年前三季度,上市车企研发投入规模超10亿元的企业包括,比亚迪333.19亿元、上汽集团115.28亿元、吉利汽车集团103亿元、长城汽车61.98亿元、理想汽车60.76亿元(上半年)长安汽车44.56亿元、赛力斯43.68亿元、江淮汽车12.37亿元、北汽蓝谷10.98亿元、广汽集团10.34亿元。

研发投入差距巨大。
研发投入前三和销量前三基本吻合,而今年盈利较好的比亚迪、吉利汽车集团、理想汽车、长城汽车、赛力斯汽车,研发投入总量也靠前。
一定程度上,车企盈利能力将成最大的护城河,它是研发投入和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产品的保障。
目前的汽车市场,并不缺产品,也不缺琳琅满目的功能,缺的是底层技术驱动的创新。
只有像比亚迪插混、理想汽车增程的引领,或者未来在全新细分赛道上有所作为的企业才能突出重围。如钠离子电池在中小型电动车的应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等等。
而那些增加个零重力座椅、去掉个副驾座椅、搭载个8155芯片、又能钓鱼、又能做饭等繁杂的功能,只不过是增加一些营销说辞而已。
那些靠供应商能力来实现自己天马行空想法的车企,并不能打造出真正的爆款产品,它们手中没有核心技术和体系优势,仅仅靠兜售所谓的产品定义能力,是空心化的能力。频繁推新产品、不断拉低车价,只是饮鸩止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也就有了,SU7凭雷军流量效应和外部供应商能力、理想汽车靠先发增程优势、问界靠以智能为代表的华为全维赋能迅速突围。
本质上,整车制造并没有强大护城河。这或许也是华为不造车最底层的逻辑之一。

宪深说车
深度 原创 探寻汽车行业规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