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小说文本,解读诗意之心——东莞市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专题交流研讨活动第七期成功举行

文摘   2024-06-06 20:11   广东  


春风拂卷,书页轻翻;笔墨为媒,文本为伴;体作者之匠心,悟解读之智慧。东莞市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专题交流研讨活动(第七期)于2024年5月30日在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杨永社校长、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庄照岗老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吴丰强老师、东莞市高中语文“文本解读”训练营成员、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郑婷婷主任、语文科组长黄定国老师和部分语文老师。东莞市第十三高级中学伶俐老师担任本次活动主持。






首先,杨永社校长致欢迎辞。校长充分肯定东莞市“文本解读”活动的意义,并立足自身实践经验,认为解决当今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疑难杂症”,不能仅仅束目于教学本身,教学以外的问题解读犹为重要,而“文本解读”的交流研讨,恰恰为学科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在思维碰撞中为教学难题的解决寻得佳境。



本场讲座嘉宾庄照岗教研员点明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其谓“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本解读”交流研讨的重点,不在于学到多少文本知识,而在于用文本解读的知识指导教学实践。他还强调,“文本解读”的关键在于文体的辨析,应“因体定法”,为不同文体找寻契合的解读方法与手段,只有深入挖掘文体特点,方能在解读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庄老师亦告诫青年教师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文本解读”留出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文本解读”需持之以恒,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解读研讨的精品化与成果化,争取将高质量的解读结果付梓发表,做一个“被看见的领读者与解读者”。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来自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吴丰强老师,他为在座各位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本解读”讲座。吴老师从“文本解读”的核心——审美进行切入,说明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他例举高中语文课内外多部名家经典,以细腻的情感剖析、精妙的观察视角、立体的文本思维等独特的解读方法,为在座嘉宾与教师提供了一场观点新颖、思路浩瀚的文学盛宴。



本场讲座吴老师聚焦两大主题:

首先是对例文《黑暗地母的礼物》的解读示例。《黑暗地母的礼物》是残雪的一篇小说,讲述煤永老师在五十八岁生日时,与女儿小蔓共度的一晚,期间穿插了邻居老从的神秘言行、古平老师的独特爱情故事以及小蔓对生活的感悟。故事通过现实与诡异的交织,展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探讨了爱情、孤独、遗忘与生命的主题,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忽视的深刻情感和人生意义。文章以“煤永老师”庆生为引,讲述了主人公煤永老师在58岁生日这天,决定邀请女儿小蔓回家一同庆祝,因为女婿出差,他希望能与女儿共度一晚。从而刻画了微妙的父女关系。此外,邻居老从的怪异行为、古平老师的神秘生活、荣姑的单恋悲剧都是文章的精彩情节,人物群像在作者残雪的娓娓道来中自然展开,最终指向煤永老师的内心世界。故事的内核,在于探讨了时间流逝、爱情持久以及个人选择如何影响人生轨迹的主题。

其次是探讨高中课内外小说的读法。吴老师指出:文学性阅读小说的方法,强调重视形式和修辞元素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小说的开头、人物描写、叙事技巧等方面,揭示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深层意义,倡导细致入微的鉴赏而非单纯的社会学解读。文学性阅读方法:应当强调关注作品的形式,如语气、氛围、叙事结构等,而非仅仅关注内容。此外吴老师还引入伊格尔顿的观点,注意提醒读者忽视文学形式是常见的错误,文学作品是修辞文本,需要细心解读;以及昆德拉的洞察力观点,通过俄国人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中对狗的屠杀事件,揭示小说家如何从独特角度看待历史。在文本举例上,通过钱钟书与张爱玲的对比,两人对女性尴尬场景的不同描绘展示了他们对文学的不同理解和处理方式。还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片段分析、《母性的本能》开头解析、《荷花淀》开篇特点等,吴老师利用这些高中语文阅读的经典文本,对小说分析要素、开头的重要性、阅读小说的技巧等方面做了立体的解构。



读书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愿我们都能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颗热爱阅读的心,继续解读文本的奥秘,享受阅读带来的审美乐趣。







文字:钟昱彬

图片:蔡晓暄 周栩冰

编辑:王丽娜

初审:曹潇华 黎张群

复审:耿丹  陈凤

终审:庄照岗








莞语教研大讲坛
书香盈莞邑,领读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