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良师领读者】高若彧:在阅读中寻找自我与世界

文摘   教育   2024-05-10 21:36   广东  

❉❉❉❉❉❉❉❉❉❉

阅读启迪智慧,书香润泽心灵。经过一轮轮推荐选拔,东莞市高中语文42名教师脱颖而出,正式加入莞邑良师“领读者”队伍,接下来,“莞语教研大讲坛”将陆续展示第二批“领读者”的风采,让我们汇聚阅读榜样的力量,与时光共蹁跹,与阅读共前行。



个人简介


❉❉❉❉❉❉❉❉❉


高若彧东莞市高中语文第二批“领读者”,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语文教师,山东省高考文科省排名288,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京师奖学金,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业创新项目,并顺利结项。指导学生获广东省“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比赛(省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比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省赛)一等奖。

阅读理念


❉❉❉❉❉❉❉❉❉❉




与书初遇时,随心阅读能在书中找到最打动自己的部分,怀揣着轻松的心态,仿佛拜访故友般地阅读,能够最大程度地感受阅读的快乐。

在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徜徉之时,我们想不到自己会在无数人生的抉择回望书中这座汉学家的花园;在李娟的《冬牧场》巡游之际,我们猜不到自己会在无数新的地方感受到和初到冬牧场一样的惊奇。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这座避难所里,我看到里面有着几乎所有直面困难时需要的勇气、经验、思考、感悟与追求。书中用文字凝固了人生的一段、思考的一段、感受的一段,它们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之外,灵魂最想接触的东西。

当你在阅读中看到世界上不只是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而是一颗颗努力生活、珍惜幸福、不平则鸣、可敬可爱、或软或硬、绝不相类的心,我想它一定能使永远成长中的我们有新的体验、新的收获,使我们的触角能够连接更多的神经,获得更加丰富、多元、开放的感悟。当你看到钱钟书学贯中西引经据典的论述,当你随着弗雷泽进入神秘的祭祀现场,当你与孩子们一起听到阿辽沙的石边演讲,内心的触动最终会变成在人生路上的回声,一遍遍抚慰你的孤独。

也许阅读得到的是二手的经验,但它总会与你一手的经历共鸣;也许触动只是一刻,但却有永不磨灭的痕迹。在记忆里消逝又怎样呢?断章取义一句穆旦的诗句:“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阅读成果


❉❉❉❉❉❉❉❉❉❉

北京城市空间的“围城”

——《无主题变奏》与《跑步穿过中关村》的联读(节选)

《无主题变奏》是徐星发表于1985年《人民文学》的新潮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则是新时代新锐作家徐则臣在2006年发表的小说。两个故事都发生在北京城,但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两位主人公充满着现代性与现实性、理想与实利、逃离与融入的差异性矛盾,体现了青年人在不同时代对文艺和生活的不同眼光。在福柯眼里,空间是权力的象征,充满了政治性隐喻。在剧院、火车站和监狱之间,整个北京作为一个巨大的权力整体挤压着“我”的思想和敦煌的身份认知。80年代的“我”选择逃避,新时代的敦煌被迫中止身份认同,青年在都市空间里不知何去何从。

……

如果运用一种空间视角,北京城是二者交叠的活动地域。北京的特殊地位,不仅是首都,也有文化上的中心意义。同一个空间内,70、80年代和新世纪初的北京已经完全不同,跨越代际的主人公依旧在北京城中游荡,北京城成为一个折射性的风格化的地景。从两位出生于不同代际、书写不同代际的作者笔下,当代中国的文学转变有了一定的轮廓。徐星在1989年发表《剩下的都属于你》,又在1991-1996完成了长篇的三部曲,年龄跨度在33-40岁;徐则臣在2014年发表长篇《耶路撒冷》,年龄为36岁。二位作家此时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突破了家乡,回忆或身体在家乡、北京城、世界之间不断往来折返,最终回到家乡。思想现代性的速度和城市现代性的速度对两代人的精神状态产生了不同的催化加成,在“我”和西川游荡在中国和国外的路线中,我们始终寻找着“剩下”的所剩无几的东西,流浪在不同的城市,最终“我”一人颓返;初平阳和儿童玩伴重返家乡,面对家乡的改变和旧人旧事,又迷茫在对“世界”和耶路撒冷的遥想之中。对外的和返乡的探索最终都没有解释出无主题变奏中的“我”和敦煌关于何去何从的问题,关于在社会的洪流下裹挟没有立足之地的迷茫。这种精神状态像游魂飘荡在当代作家之中。


学生评价


❉❉❉❉❉❉❉❉❉❉

江曼菲(2023届):上学期的某一天,若彧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名叫《夜晚的潜水艇》的美文小说,我被老师摘录的片段吸引,那令人陌生而又熨帖的比喻,平淡奇妙的文笔,迷幻的构思,仿佛我已身处作者描绘的世界——这样的书我不曾读过;在未阅读前,那样纯粹的美我亦未曾感受过。自那时起我便时常期待若彧老师下一次的推荐,想着想着,又津津有味的读着上一回所推荐的书。我不善表达,便听着老师站在台上讲着,我在台下听,那时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交互相融的。一次课上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分析到史铁生与地坛的缘分交织着漫长的时间,我的脑中浮现“宿命感”一词,我没有从同学们此起彼伏的回答中听到同类词,但却从若彧老师口中听到“宿命感”。每隔一两周我们会有读书摘抄的课业,每当作业老师重新发下后,看着摘抄本里红字黑字的交错,仿佛若彧老师与我,心与心不断贴近,我的巧思被老师关注到,我的议论表达得到老师的肯定……在我语文的学习中、阅读的路上,耳畔常有若彧老师一遍又一遍的鼓励,我也会追随老师的脚步,读下一本又一本的书,不负这春光。遇到若彧老师,是我的幸运。







图文:高若彧

编辑:陈延荣

初审:曹潇华

  复审:陈   凤  

   终审:庄照岗   



莞语教研大讲坛
书香盈莞邑,领读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