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幻想之门,共赴心灵之约——东莞市高中语文第二批“莞邑良师领读者”交流展示活动(第二期)成功举行

文摘   2024-05-28 22:15   广东  

五月书香浓,诗意满校园。5月24日上午,2024年东莞市高中语文第二批“莞邑良师领读者”交流展示活动(第二期)在东莞市松山湖清澜山学校举行。




本期领读书目是《顾城的诗》,由东莞市第二批领读者、东莞市松山湖清澜山学校高中语文协调员吴颖欣领读,清澜山学校艺术老师李宇轩、11年级学生赖子睿跟读,清澜山学校首席语文老师、特级教师霍军点评。清澜山学校中文辩论队资深成员孙宇越同学担任活动主持。


东莞市高中语文“领读者”交流展示活动由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庄照岗老师发起,采取“每周一书”的形式,由一名“领读者”示范领读,两名“跟读者”共同跟读,最后由嘉宾点评,并进行现场互动,期望借此带动更多的老师阅读,进而带动更多的学生阅读,在东莞形成好书共享的良好风尚。

连日的“龙舟水”并没有妨碍大家参与这场共赴幻想之美的约会,上午8点45开始老师们陆续来到清澜山学校的图书馆。会场上,两块拼贴着别致图案的展示板格外引人注目,上面贴着“路过的你,来续诗吧”的快闪活动邀请。这个由《顾城的诗》“领读小组”的老师们、清澜山图书馆和“当局者清”学生社团联合设置的快闪续诗活动,不仅是对到会老师们的诗意邀请,更是对顾城先生笔下幻想世界的深情致敬。

活动伊始,清澜山学校林静姿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林副校长提到,清澜山学校的办学使命是“培养根植于中国文化,学术积淀深厚,具有创新精神及突出特长的国际化杰出人才”,因此,中文阅读一直是学校师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文与艺术的融合教学早已成为了清澜山学校的传统,比如每年的中文戏剧日以一种由戏剧带动文学作品阅读、以戏剧演绎检测阅读深度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了高中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中文期末评价。林副校长预告说,本年度即将到来的以“中国近现代诗歌”为主题的中文文学周将以此次《顾城的诗》“领读者”活动为契机,让幻想的诗意在师生之间蔓延。


本期领读者吴颖欣老师以“阅读《顾城的诗》——阅读另一个时空中的‘麦兜’”为主题,分析了顾城诗歌中的那“一代人”。吴老师开篇谈到,之所以把顾城诗歌中的主人公们比作卡通人物“麦兜”,是因为她认为顾城营造的幻想世界就跟麦兜所就读的“春田花花幼稚园”一样,是一个折射着现实的童话世界;而顾城笔下的那“一代人”则像麦兜一般,投射着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代人的心灵世界。

吴老师通过比较指出,当面对生命中的挣扎时,憨厚的麦兜会以“钝感”去消解苦痛,而顾城诗歌中的主人公却往往选择以英雄主义式的勇气去直面苦痛。就如《一代人》中“我”在“黑夜”中摸爬滚打着长大,受“黑夜”的影响,眼睛是“黑色的”,但不愿默然承受的“我”却决定用那“黑色的眼睛”去找寻他们心向往之的光明。

在吴老师的分析中,顾城诗歌的主人公们还是自信自得的,就如《自信》中的“我”,一旦下了“自信”的决心,便昂首阔步往前走,让流言蜚语“吃惊”,让所谓的“命运”像委屈的小孩儿一般只敢在身后悄声哭泣。他们还是心向光明的,像《一代人》中的“我”,也像《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中的“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咏叹,一趟又一趟的旅程,从的温暖的封闭空间到广阔地天地,“我们”不曾,仿佛也不会停下寻找的脚步,直到找寻到“我们”心中的那一盏“灯”。

最后,吴老师还通过分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我”要画下的众多意象,来展示了她最喜爱的主人公们柔和温暖的那一面。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山丘相爱是一种嫩绿的柔和;画上的窗户会“贴着玻璃糖纸”,在阳光的折射下透着香甜的柔和;“我”以受创的手指把心爱的白纸撕出翩跹的蝴蝶,让它们消失在苦痛的今天,寻找光明的明天。

吴老师通过一边邀请老师们诵读,一边分析分享心爱的顾城诗篇的方式,与老师们手牵手在顾城的“春田花花幼稚园”中游历了一番,一起认识了顾城笔下的“麦兜们”。老师们纷纷表示非常享受这趟旅程。




第一位跟读者是美术学院李宇轩老师。作为一位在找寻灵感和引导学生找寻灵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艺术老师,她在分享中谈到与顾城的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心灵链接的体会。李老师表示,顾城的文字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所想的世界,为她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顾城的诗歌不仅启发了她的艺术创作,更让她意识到好的作品应源于自然的流露和内心的情感表达。

此外,李老师还结合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作品《父与女》,谈到了顾城诗歌风格与视觉艺术的链接。她认为,这种简约而深刻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意表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视觉作品

在分享过程中,老师表达了对顾城作品的深深喜爱和感激之情,她希望将这种对创作的热情和动力传递给她的学生。同时,她也感谢吴颖欣老师的邀请,让她有机会与更多人分享《顾城的诗》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和创作启示。


第二位跟读者赖子睿同学根据他在A Level中文课上学习、阅读的心得,聚焦自然意象在顾城诗歌中进行情感表达的独特应用,分享了他的阅读感受。他认为,那写自然意象的巧妙运用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世界。
赖子睿同学提到,顾城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意象的细腻描绘,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的“天空”“羽毛和树叶”等,这些清新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活力,更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顾城巧妙地将人物与自然相结合,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

此外,顾城还通过自然意象描绘了他心中理想的爱人形象,如将爱人的眼睛描绘为“晴空的颜色”,展现了爱情的纯净与美好。自然意象在顾城的诗中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他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方式。


最后,清澜山学校首席教师、特级教师、业余诗人霍军做了小专题演讲《儿童眼睛创造的语言王子》,点评了《顾城的诗》中美丽的诗句。霍老师用顾城的诗句“我是一个王子/心是我的王国”开场,展现顾城戴着自制各种酷似王冠的高帽子的青春照片,点明顾城独特的自我意识——在美的王国里,始终充当自己的快乐骄傲的王子,并联系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阐发伟大诗人傲岸挺拔、自命高贵的精神气质的相同之处。正如舞蹈是觉察到了的走路,诗歌正是觉悟状态的说话。他带着老师们共读顾城的《爱》:“只要我说一个字/所有的鱼儿都会跟我/回到岸上。”让大家切实感受顾城语言才华和诗艺的独特魅力。

霍老师由此引领老师们诵读了顾城的诸多童诗佳句,拓展到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直面事实本身”的哲学思想,揭示诗歌经由语言形式美而引导人们重新发现周围生活的力量。人们可以在诗歌阅读中让那些被各种功利和麻木“遮蔽”了的事物去除蒙蔽、变得“澄明”,从而实现“诗意地栖居大地”的生活理想,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审美需求。

霍老师的演讲获得了在场老师们的热烈共鸣,希望能够就此展开更深入的诗歌教学的讨论。十三中吴婷婷老师表示,由此发现诗歌中原来有一种“震破苍穹的力量”。


这场以《顾城的诗》为主题的莞邑良师“领读者”交流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幻想世界的心灵之旅,更是一次诗歌情怀的唤醒之旅。在读视频、快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在大部分人被工作学习的浪潮裹挟着前进的当下,《顾城的诗》的“领读小组”希望借这次阅读分享会让大家从电子产品的蓝光中抬起头来,重新认识、体会、享受诗意幻想的快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留在大家心中的诗意将如同种子般生根发芽,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文字:吴颖欣

编辑:陈延荣

初审:曹潇华 黎张群

复审:耿   丹  陈  凤

终审:庄照岗



莞语教研大讲坛
书香盈莞邑,领读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