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大咖开颅手术神秘面纱
INC巴特朗菲教授专注于各类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电生理监测及精细的术中显微操作对于患者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巴教授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有独到的见解,本期桥脑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可能会选择经后正中膜髓帆入路,巴教授为更好的保护患者神经功能选择乙状窦后侧方入路,术后患者症状的改善及影像学的改变给了我们答案。
3个月从轮椅之上到奔跑向前!
▼术前MRI
1、右侧乙状窦后入路桥脑占位切除术
2、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SSEPs、MEPs、Mapping、EMG、BAEPs)
▼脑干手术安全区
▼骨窗外侧暴露乙状窦,且位置足够低,方便从后组颅神经及面听神经根部之间造瘘进入病灶
▼枕大池充分释放脑脊液
▼剪开硬脑膜后游离蛛网膜,暴露后组颅神经
▼充分显露后组颅神经、面听神经及绒球
▼暴露桥脑,侧方桥脑偏饱满
▼单头刺激器刺激桥脑表面,mapping技术定位面神经功能区域
▼于面听神经根部及后组颅神经根部间造瘘,此处神经探头刺激阴性(牵开绒球)
▼可见陈旧性血液及血凝块
▼断除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
▼分块取下血管瘤
▼瘤腔止血
▼瘤腔止血彻底,血管瘤完整切除
▼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外展神经、后组神经保护完好
▼术后头颅CT:
▼头颅MRI(术后24h)
▼头颅MRI(术后24h)
▼术后患者MRI显示面丘结构恢复
▼术后病理
桥脑是脑干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脑下行神经纤维传导的通路,也是躯体感觉上行的传导通路。手术中一旦有失,极有可能伤及到神经功能。
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INC巴特朗菲教授发表于知名医学期刊的手术病例)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曾在以往的研究论文中,根据脑干的解剖及病变的复杂关系总结的手术入路,可选择经髓帆入路、经桥脑臂入路、远外侧入路、小脑上外侧入路、颞下经天幕入路,具体的手术入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主刀医生的医学知识及经验而具体制定。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脑桥后外侧入路和脑桥后内侧入路切除桥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PCMs) 效果及区别,以验证脑桥后外侧入路手术更有利于保护外展和面神经功能。
方法 作者对 135 名接受显微手术切除桥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可能的或唯一合理的手术入路,首先将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分为4类。在第二步中,根据执行的方法评估病变并确定不同的患者组和亚组。第三步,评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永久性术后外展和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
结果 该系列中最多的一组包括 77 名患者,他们的脑桥病变可以从脑桥后外侧或脑桥后内侧入路切除,而其余 3 个患者组的病变位置已经决定了特定的手术入路,这 77 人中有 54 人通过脑桥后外侧入路接受了手术,23 人通过脑桥后内侧入路接受了手术。比较这 2 个亚组时,永久性外展神经麻痹(3.7%vs21.7%)和面部(1.9% vs 21.7%)神经麻痹的术后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在整个患者群体中,外展神经和面神经缺损率分别为 5.9% 和 5.2%,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从术前的 1.6 ± 1.1 显着降低至随访时的 1.0 ± 1.1。
结论 对于有手术切除适应症的患者,更倾向于脑桥后外侧入路而不是脑桥后内侧入路切除PCMs,这项回顾性分析证实了他们在大型患者队列中的假设。此外证明,通过术前评估是否只有一种合理的或两种替代手术方法可用于进入特定病变,可以区分 4 种类型的 脑桥海绵状血管瘤,该系列手术术后外展及面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大大低于大多数其他已发表报导中的发生率。
(✍点击文章标题可跳转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