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多数病人预后良好,但有一部分肿瘤常常侵袭到周围结构,如硬膜、骨质(鞍底和斜坡)、海绵窦、鞍上、鞍旁、包绕颈内动脉等;生长迅速,对常规治疗产生抵抗性,手术不易全切,并多次复发,这部分肿瘤在临床上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IPA),占垂体腺瘤的6%~24%。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它们会转移并被称为垂体癌。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Henry W.S. Schroeder教授(施罗德教授)拥有超过20年的神经外科疾病咨询和治疗的丰富经验,其专长之一即是垂体瘤的治疗。
案例一:
术前MR显示患者存在一个大型垂体肿瘤(箭头所示),该肿瘤向上生长并紧密靠近垂体区域(位于鞍上和鞍旁),侵犯海绵窦。
术后MRI结果显示,该患者的肿瘤已完全切除,且使用了脂肪组织进行了封闭处理。
案例二:
43岁患者因视力下降和持续性头痛就诊,MRI显示大型垂体腺瘤,已侵犯周围组织并压迫第三脑室。施罗德教授采用双镜联合技术,经鼻腔切除肿瘤。术后MRI证实肿瘤完全切除,垂体腺萎缩但完整,患者无不适,视力恢复。
01
当出现哪些信号,需警惕垂体瘤呢?
临床上通常把垂体瘤分为两类:
一类不分泌激素,称为“无功能性垂体瘤”,瘤体体积增大会压迫正常的垂体组织引起功能障碍,若继续增大还会压迫周边组织(占位效应),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一般在老年人极易被误诊为老花眼、白内障等眼病,但经眼科治疗后症状一般无改善。
另一类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过多的激素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例如生长激素腺瘤过度分泌生长激素,使患者外貌变形,骨关节增大而手足粗壮等;
泌乳素腺瘤分泌过量的泌乳素会造成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闭经,以及非哺乳期的异常乳汁分泌等,而男性患者最常出现性欲减退与性功能障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分泌过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患者出现典型的满月脸、水牛背、痤疮、脱发等症状。因此垂体瘤虽小却危害大,需要高度警惕。
垂体瘤根据大小如何分类?
侵袭性垂体瘤在影像上有哪些特点?
·向上侵犯鞍膈、视交叉、三脑室、下丘脑
→ATCH(促性腺激素)腺瘤多见
·向鞍底侵犯蝶窦、斜坡,可向筛窦、鼻咽生长
→GH(生长激素)腺瘤多见
·向鞍旁侵犯海绵窦、硬膜、颈内动脉及分支被包绕
→PRL(泌乳素)腺瘤多见
·一般认为肿瘤浸润硬膜或海绵窦血管为具有侵袭性的金标准
CT:多见骨质破坏
MRI:一般瘤体较大,容易出现坏死、囊变及出血导致T1及T2信号混杂,增强显示不均匀明显强化。
临床上体现垂体瘤生长特点的常用分级系统?
Knosp分级是最常用的系统之一,用于确定垂体大腺瘤侵犯海绵窦的可能性。
改良的Knosp分级:通过测量海绵窦冠状位MRI上垂体腺瘤与颈内动脉C4、C6段血管管径的连线,来判断垂体腺瘤与海绵窦的关系。
0级:肿瘤位于内切线以内
1级:腺瘤超过内侧切线,但未超过正中连线(即所谓的“颈动脉”线)
2级:肿瘤延伸到正中线以外,但不超出外侧切线
3级:肿瘤向外侧延伸至外侧切线以外
3A:肿瘤向海绵窦上方延伸到外侧切线以外
3B:肿瘤向海绵窦上方延伸到外侧切线以外
4级:海绵窦内颈内动脉(ICA)完全被包绕
侵袭性垂体瘤该怎么治疗?
手术的第一步是建议积极管理侵袭性垂体肿瘤,并在考虑其他的治疗方法之前选择重复手术。手术应由具有丰富垂体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
2018年1月《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发布了欧洲内分泌协会授权的指南(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ggressive pituitary tumours and carcinomas)(DOI:10.1530/EJE-17-0796)。
在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ESE指南推荐使用替莫唑胺单药治疗,并建议使用Stupp方案。
侵袭性垂体瘤经鼻手术还是开颅手术?
侵袭性呈侵袭性生长特点,常侵袭海绵窦等重要结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困难。随着内镜神经外科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切除已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内镜手术其实也不是一个特别新的东西,国外从1963年开始进行内镜下垂体瘤切除,而国内从1996年开始应用内镜。
但内镜也是有适应症的,内镜也无法取代显微镜,都是各有各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的。神经内镜和显微镜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点,达到治愈疾病、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继而提高患者的预后。
侵袭性垂体瘤手术难度在哪里?
侵袭性垂体瘤不止是体积大,大的肿瘤未必是侵袭性的。侵袭的含义是指肿瘤侵袭了正常的结构,比如侵袭了海绵窦,海绵窦里有很多纤维的结构,又有神经和血管,而且还都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就很难把其中的肿瘤切除干净同时还保留好这些神经和血管,如果侵袭到颅内也是同样的情况,肿瘤和脑组织没有清晰的边界,甚至完全包裹比较重要的血管,而且不止包绕一条。
另外,垂体柄上面紧接着的就是下丘脑,现在下丘脑的很多结构和功能我们现在还不是完全了解,尽管我们知道损伤了下丘脑可以引发尿崩、发烧等很多临床症状,但如何避免依然很难,下丘脑一旦损伤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侵袭性垂体瘤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都有哪些因素?
侵袭性垂体瘤很难彻底切除,究其原因是肿瘤往海绵窦内侵袭生长、破坏海绵窦内侧壁、包裹颈内动脉,还有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上有侵袭的倾向,使得手术难度大大增加。虽然很多中心都能开展垂体腺瘤的手术,但对于侵袭性垂体瘤也经常遇到只切了一小部分肿瘤的患者,复发之后找到我们寻求再次手术。任何肿瘤的第一次手术都是最重要的,第一次如果不能全切的话,第二次全切的机会就比较小或者残疾了……
Henry W.S. Schroeder教授
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
欧洲神经内镜学会前主席
德国神经内镜和神经导航协会前主席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Greifswald University)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
德国颅底外科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
Henry W.S. Schroeder教授,担任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国际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拥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为校友)神经外科的教授及主席。他同时也是德国神经外科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大会、美国神经外科协会的成员。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垂体瘤、脑膜瘤以及其他颅内肿瘤的治疗,尤其是神经内镜手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显微颅底手术。
施罗德教授在国际神经内镜手术领域享有盛誉。他的专长涵盖内镜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囊肿、脑室内病变等)、内镜颅底手术(治疗脑膜瘤、前庭神经鞘瘤、表皮样囊肿等)、鼻内镜颅底手术(治疗垂体瘤)、微创神经导航脑内手术、以及周围神经手术和癫痫手术。他尤其擅长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垂体瘤的微创手术治疗。经其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垂体瘤、脑膜瘤病例切除率均较高,且复发率相对较低。
声明:INC致力于中外前沿神经外科技术交流与推广,以上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不作为其他患者的医学诊疗意见,本平台非医疗机构,不独立表达医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