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早晚高峰舒适指南

文摘   2024-01-31 10:57   湖北  

让自己在高峰期的车厢内舒服,只需:上车后往车厢中部走,到站前往车门口走。

所谓车厢中部,指的是地铁车厢里面对面的两排座位中间的那一块。


听起来很简单,文章写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但是就我近半个多月早高峰挤地铁的体验来看,少部分人能做到这一点,大部分的人喜欢站在门口互相挤着。毕竟:


早晚高峰这么恐怖,能挤上地铁就是完全胜利;

上班这么累,车厢里挪两步都让人精疲力竭;

冬天这么冷,人不想动,门口那么多人,正好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大冬天我出门裹得像粽子,车厢里热空调又开得比较足,上车就觉得热,不想在门口和别人挤在一起取暖,就习惯往两排座椅之间的空地走。大四寒假毕业实习,每天早上坐8号线,在江北某换乘站上车,岳家嘴下车换乘,上车后就往两排座位中间的空地移动,避免卷入门口上车下车人的纷争。在早高峰8号线宽大的A型车中,车门口可以挤成“死亡三号线”(此处三号线指广州地铁3号线),而两排座椅之间有巨大空间有多大呢?前几天我在车厢里对着地板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空地差不多能站下5个人。



粗略估算车厢中部两排座椅之间可以站3排人,一排座椅坐6个人,理论上两排座椅之间站20人是没问题的,实际上这些空地在高峰期一般只站10人左右,有的时候可以更少。


如果大多数乘客都在门口挤着,就给站台上的乘客一种完全挤不上地铁的假象:车门一开就是黑压压的人墙,可他们不知道在车厢中部有一块人口密度更低的区域。就我近几天在8号线上的观察来看,上车的乘客挤上车之后一般也会停留在车门处,很少有车门处的乘客往车厢中部走。车门附近的人被挤成芝麻,而车厢中部宽敞得可以跑马。


上周的工作日早高峰,在徐东站,有位乘客因为车门口实在太拥挤没法上车,只能等下一班,列车关门发车后,我身边的空地上还能站5个人。


身处宽松的车厢中部看车门附近的人沙丁鱼罐头般地挤着,被上车下车的人流冲来冲去,也是早高峰的一件乐事。


有时我甚至可以在早高峰时段找到座位。路途中会经过几个换乘站,有时会碰到坐着的乘客起身准备下车,而车厢中部人实在少,得到空位可以说毫不费力。



既然有那么多人在车门口堵着,那么到站时车门口既有想下车的人也有不想下车的人,而且车厢中部也有站着或坐着的要下车的乘客,下车效率就大大降低。一些人在车门边不下车,阻碍想要下车的人下车;一些人高峰期乘车完全不提早做下车准备,车门开了才往车厢外艰难移动。


今天早晨乘地铁,听到车门口有个乘客说:“我还有两站就下了。”但我认为高峰期的车门口不能留给还有两三站才下车的人,而应该留给下一站就下车的人。


碰到诸如换乘站的客流大站,不下车还站在车门口的乘客有被人流挤下车的可能。还是今天早高峰,我在岳家嘴站下车时,车门附近有个人虽努力想站着不动,但还是被下车的人群裹挟着被迫下了车,下车后我听到被挤出车外的那个人用很委屈的声音说“我是被挤下车的”。不知其他下车的人对那个人是有点同情,还是反感那个人挡住了自己下车。



理想状态是:列车在每一站开门后,从车门口哗啦啦下来一拨人,然后哗啦啦一群人进入车厢。但现实中由于地铁上“守门员”、不往车厢中部走的乘客和下车准备做得晚的乘客的存在,下车的人流稀稀拉拉,上车乘客想挤上车也异常艰难。往往在一群人缓慢上车时,从车厢内的人群中还能挤出几个要下车的


2018年我去北京旅游,工作日早晨和母亲、祖母在万寿路站上车,车门打开后是黑压压的人墙,那个人墙令我印象深刻。但是我和家人还是挤上了地铁,上车后慢慢往车厢中部走,把车门口空间给即将下车的人;车从西单站开出后往车门附近缓慢挪动,两站后在天安门东下车。我也曾在珠江新城、体育西路的晚高峰中挤地铁,加入过荃湾线早高峰可怕的人流。在看起来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车厢中,即将下车的乘客往车门口缓慢移动,刚上车还要坐几站才下的人与别人交换着空间向车厢中部腾挪。在那种极致的拥挤中,要下车的乘客或许知道如果不早做准备就下不去车,刚上车的乘客或许明白如果自己站在门口那开门后不想下车也得被挤下车。


(图源网络)


我也曾想过让武汉地铁挤一点、再挤一点,挤成“死亡三号线”,这样子挤上几个月,坐地铁的人就会有个比较好的习惯了,车上就没有堵在门口不动的、不提早做下车准备、不想往车厢中部走的人了。但是这样真的好吗?真的有效吗?


早年间武汉地铁列车在“欢迎乘坐,武汉轨道交通……”这一段报站广播中有“上车后,请往车厢中部走”,在“前方到站……”这一段报站广播中有“请往车门附近走,准备下车”,以上两句后因报站太啰嗦全部删去。现在的高峰期,有站台值班员拿着“小蜜蜂”喊“下车的乘客快一点,上车的乘客请往车厢中部走。”但是有了那些开了门才准备下车的,有了那些站在车门附近不下车并在无意中阻止别人下车的,下车的乘客并没有多快;上车的乘客至少一半不愿意往车厢中部走。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武汉坐地铁,在站台上透过车窗看到车上人不多,即使开门后是仿佛挤不进去的人墙,也可以拼命往车上挤,移动到车厢中部后,你就会进入一片更舒适、更广阔的天地。


“上车后往车厢中部走,到站前往车门口走”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怎么费劲,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人不会这么做,导致一些乘客高峰时段上下车受阻。上车后往里走两步,下车前往门口走两步,“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让大多数乘客高峰期做到这些靠说教是完全没用的,只能靠乘客自己的实践、在每个工作日的挤地铁过程中慢慢做到。


我不奢望靠一次公众号上的吐槽就能改变他人的行为。我反感那些高峰期不下车还挤在车门附近的人,反感那些高峰期不提前做下车准备车门开了才慢悠悠下车的人;在每次到达实习单位前、离开实习单位后的地铁上,我上车后挤入车厢中部,在即将到站时说着“借过”往门口走,不让自己成为早晚高峰时自己讨厌的那种乘客。

街道口铁协
宣传铁路文化,展现轨道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