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文言文“言文融合”教学探索

文摘   2024-11-04 11:35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6月下旬刊(第12期)

课题: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电化教育馆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系统建构研究”(KT23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部分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先言后文,言文分离”的现象,学生既无法有效积累文言知识,也无法深入理解文言作品。本文以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培养为指导,从“以文断言,涵泳诵读”“以文辩言,揣摩精义”“以文纳言,分类总结”三个方面入手,探索“言文融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兼顾“言”与“文”。“言”一般指字句,“文”一般指文章。在部分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先言后文,言文分离”的现象,即割裂为“疏通文意”与“探究主旨”两部分。字义疏通的工作也通常由教师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难以主动探索文言规律,对作品的理解也无法深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审美创造”,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显然,采用“言”“文”分离的教学模式,很难带领学生达到审美体验的高度,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因而,文言文教学需要打破“先言后文,言文分离”的思维定势,探索“言文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以文“断”言,涵泳诵读

文言文教学的第一阶段通常是正音及诵读,似乎独立于“文”的理解,但其实可以结合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对所读之“言”作出判断,读出应有的语气、气势,彰显文体之美。

例如,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的“铭”,作为一种文体,多采用骈句,句式齐整对偶,且讲究押韵。因此,可以打破教材的排版方式,以句子两两对称的方式重新呈现文章。首先在视觉上感受对称之美,在诵读的过程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几个韵脚也一目了然。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铭”原本用于表示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内容多为自我警戒或称述功德。那么对刘禹锡而言,《陋室铭》的性质又是什么?结合创作背景可知,《陋室铭》作于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之后,和州知县一再刁难刘禹锡,迫使其三次搬家,最后蜗居于斗室。刘禹锡写完《陋室铭》后刻于石碑,立在家门口。因此,《陋室铭》可以理解为刘禹锡对压迫的高调回应,和自身高洁志趣的公开表达。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融入自得的口气,如“惟吾德馨”等,和傲岸的姿态,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等。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孟子〉三章》则是论辩文,大量使用排偶,气势磅礴,充满雄辩的力量[1]。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激励了历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排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原文和现代汉语译文并思考:如果“苦”“劳”“饿”“空乏”“动”“忍”不采用使动用法,在节奏与气势上有何不同?学生不难发现,翻译为现代汉语后,“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变为“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字数变多,节奏变得相对拖沓,诵读时失去了“一气呵成”的感觉。因而可以得出结论,使动用法可使用字俭省,甚至缩短至四字,节奏更为铿锵有力。同时,用字的俭省还使得“天”对人的考验,过程被弱化而结果被强化,即“苦”“劳”“饿”“空乏”等表示忧患的字眼被置于突出位置。加之排偶的使用,描绘出一种忧患接踵而至的画面,陷“是人”于极端境地,迫使论辩的对手(或读者)集中于“忧患”这一议题。最后再以“曾益其所不能”收束,与开头的“降大任”呼应,诠释了忧患的积极意义,造成澎湃弘博的气势。

而在对话体的《富贵不能淫》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情境下,一方需要竭力驳倒另一方的特点,从而揣摩孟子驳论所“言”。孟子在陈述观点时,采用与景春几乎一致的句式,而造成的针锋相对、力求压倒对方的气势。景春先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用的是反问句式“岂不(难道不是)……哉(吗)?”,外加一个“诚(真正,确实)”来表达自己对纵横家的推崇。于是孟子反驳:“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同样使用“焉(哪里)……乎(呢)?”这样的反问句式也加上了“得(能够)”,表达了自己激烈的反对。因而,“诚”与“得”在朗读时加以重音处理,或许更能再现孟子与景春针锋相对的现场氛围。

二、以文“辨”言,揣摩精义

文言作品中,“言”的选择往往有作者的深意,需要在整篇文章中加以辨析,才能避免误解,更好地揣摩“文”的精义。

例如,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诫子书》中,“俭以养德”的“俭”字,教材没有给出注解。学生会下意识地将“俭”理解为“节俭”,因为整句话可以翻译为“用节俭来修养品德”,况且节俭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所以解释得通。但如果结合全文来看,这就会产生一个矛盾:如果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节俭,为何最后还要告诫儿子将来不要悲哀地困守在“穷庐”(课下注释: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既然节俭有助于培养品德,为什么最后还要拒绝居住方面的节俭?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会引用学过的《论语》来表达困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的学生颜回,就是极为节俭,居住在陋巷,被孔子两次以“贤”来盛赞。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把“俭”放回原文的对偶句来看,与之相对的是上句“静以修身”的“静”。课下注释中“静”的意思是“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是一种注重内在精神的、较为宽泛的修身之法,而不是“节俭”这类指向外在物质的、特别具体的做法。至于具体的做法,则是在这对总起句之后,诸葛亮再以正反对举的方式加以详细论说。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俭,约也。”段玉裁又作进一步阐释:“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2]。”“俭”所表达的,是像外在可见的“缠束”一样,内心也有约束,不敢放纵,行事不敢过度。所以,“俭”字在《诫子书》中应取其本意“自我约束,不放纵”。结合全文来验证亦是如此:《诫子书》的后半篇,诸葛亮举了两个反例“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的“静”相对而言,那么“淫慢(放纵懈怠)”就应当是“俭”的反面,以此推出“俭”的意思应为“自我约束,不放纵”。

又如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卖油翁》,可以结合全文情节的发展,揣摩陈尧咨对卖油翁的称呼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联,以此辨析文言文不同第二人称在语义和情感色彩上的差异。以善射自矜的陈尧咨在家中的园子射箭,但路过的卖油翁只是“睨之”,毫不在意。面对陈尧咨十之八九的高超技艺,卖油翁也只是“但微颔之”,略微表示赞许。由此引发了二人的第一次交锋。陈尧咨先问“汝亦知射乎?”“汝”作为第二人称,意为“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有时还可以表示亲切。例如《愚公移山》中,愚公对家人说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此时陈尧咨虽然感到被冒犯,也只是觉得有些不快,还未被彻底激怒,二人还处在闲谈的氛围当中,以“汝”称卖油翁,还是比较克制的。但也应该注意“汝”也可以用于称呼复数的“你们”,所以陈尧咨等于说“你们(这种人)也知道射箭吗?”轻蔑的意味已经明显[3]

或许是察觉出陈尧咨的轻蔑,卖油翁回答“无他,但手熟尔”。陈尧咨的愤怒终于爆发:“尔安敢轻吾射!”“尔”相较于“汝”,上对下、尊对卑的意味更强,而且多指单数的“你”。可见陈尧咨的质问直击卖油翁本人,而不再只是轻视卖油翁所属的阶层。陈尧咨两次称呼卖油翁的“汝”和“尔”,都符合陈尧咨与卖油翁身份的差异,但是隐藏的情绪和态度不同,使得人称变化与故事情节发展相得益彰。这种细微又生动的区别,是现代汉语将人称代词简化之后无法体现的,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古今之“言”的差异。

三、以文“纳”言,分类总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四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描述是:“梳理学过的语言现象,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初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学习按照词类梳理字词,学习整理典型的语法、修辞应用实例。”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梳理归纳文言现象十分必要,而且分析比较、分类总结的过程也是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尝试以文“纳”言,即在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或梳理作品的主要情节的过程中,“顺道”完成文言现象的归纳。

如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篇幅短小,却有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几乎充斥着每一处景物描写。林纾称《小石潭记》“体物直到精微地步”,因而可以之为抓手,将“文”的写作风格与“言”的活用现象结合起来探究[4]。柳宗元“体物精微”首先体现在写鱼的部分,特别是“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精妙之处在于“空”字,意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侧面呼应上文的“水尤清冽”。写鱼之后,还写鱼影,原因是有“日光下澈”。“澈”原本为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动词,意为“穿透”。日光能够穿透无碍,再次说明了“水尤清冽”。以游鱼、鱼影、日光来表现水的清澈,可见体物的精微,也避免了写景的重复。

其次,柳宗元的情绪由“乐”转“凄”之间,也由一连串运用了词类活用的描写来烘托过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潭西南而望”的“西南”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向西南”,说明柳宗元此时将视线从明朗的小石潭转向幽深冷僻之处,开始流露被贬谪之后的压抑心情,似乎在这些美丽但不为人所知的美景中,才华横溢却被弃乡野的自己产生了共鸣。“斗”“蛇”“犬牙”都是名词作状语,都翻译为“像……一样”,暗含了比喻。然而这些喻体,已经没有了上文描摹景物时的明亮鲜艳(“如鸣珮环”“青树翠蔓”“日光下撤”)。“蛇”与“犬牙”实在没有美感可言,甚至让人联想到危险。北斗星的意象,则使人在日光之下不得不联想到暗黑的天空。和柳宗元暗淡苦闷的人生境地,最后“凄神寒骨”也就不奇怪了。

又如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在叙述早年求学经历时,一词多义的高频词“以”字频繁出现,而每一个“以”字所在的句子,又恰好是作者对每一种难处加以详述的生动细节。所以可以将“以”字的归纳,融入宋濂勤苦学习历程的概括梳理。宋濂追忆自己的求学历程,一共经历了三方面的难处:借书之难、求师之难、生存之难。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表格的形式,对照三种难处,收集含“以”字的细节,并梳理用法与含义,如表1所示。如此一来,一词多义的归纳整理就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对“言”与“文”都进行了“深加工”,使得文言现象不再孤立地存在。

有效的“言文融合”教学策略远不止上文所提及的三点。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具体的要求,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并注意评价方式、评价工具、评价语言的使用。学生是否在学习中将“言文融合”落到实处,并且有效地将教材内所学的文言文阅读鉴赏技能迁移到教材之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范围,都需要采取指向明确、易于实施、反馈有效的课堂评价。如何借助文言文教学,贯彻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培养,更需要进一步探索。(作者系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教师)

注:[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4.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76.

[3]夏立华.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感情色彩[J].集宁师专学报,1999(03):56-58.

[4]尹占华,韩文奇.柳宗元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1916.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