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房颤的抗凝药物怎么选?出血风险如何控制?这些细节要注意!

健康   健康   2025-01-15 17:33   上海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已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中占据主导地位。相较于传统抗凝药物,NOAC抗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佳,且无需频繁监测INR,降低了就医成本,改善了老年房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然而,出于对高出血风险、衰弱状态等因素的担忧,许多老年房颤患者未被予以抗凝治疗,且减量抗凝或停用抗凝的情况也更为常见。鉴于NOAC使用不足是导致卒中/栓塞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亟待寻求更适合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方案,以改善其抗凝现状。






本期大咖访谈我们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 张福春教授深度解读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相关循证证据及指南推荐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帮助广大临床医师为老年房颤患者制定更合理的抗凝策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卒中/栓塞风险及出血风险。

01


基于您丰富的临床经验,老年房颤患者具有哪些临床特点


张福春教授:



高龄既是卒中/栓塞事件,也是出血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其他人群相比,老年房颤患者的卒中/栓塞风险与出血风险均明显更高,约为2-3倍。同时,老年房颤患者往往存在更多合并症,临床情况更为复杂。常见合并症包括慢性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据统计,约2/3老年房颤患者合并有≥2种疾病[1]该部分患者通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而多重用药可能会影响抗凝效果。此外,老年房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尤其是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吃错药、用药剂量不当等问题也更为常见,进一步增加了临床管理的复杂性。


02


在老年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方面,有哪些特殊之处?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


张福春教授:



目前,临床常见的房颤卒中预防手段包括生活方式改善、药物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其中,抗凝药物是预防房颤相关卒中/栓塞事件的重要手段,但在启动抗凝后,患者出血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在卒中/栓塞预防与出血风险降低之间寻得平衡是老年房颤抗凝治疗的一大关键

除此之外,老年房颤患者的共病管理也十分关键。《2024 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提出的“AF-CARE”管理路径,强调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综合治疗。积极评估和管理其他共病及风险因素,有助于避免房颤复发和进展,降低房颤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基于老年房颤抗凝的特殊之处,建议优先选择NOAC进行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与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相比,NOAC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卒中/栓塞风险,还显著减少了抗凝相关出血事件。在高出血风险的老年房颤患者中,NOAC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具体用药策略上,现有大量研究对不同类型NOAC或者不同剂量的同一类型NOAC(例如60 mg、30 mg、15 mg艾多沙班)治疗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值得强调的是,老年房颤患者的个体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动态评估与个体化治疗也极为重要。受年龄增长及多重因素影响,老年房颤患者可能会发生肝肾功能衰退或其他身体状况变化,其卒中/栓塞及出血风险进一步升高。此时,需要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对于eGFR从45 ml/min/1.73m2降至30 ml/min/1.73m2的老年房颤患者,应减少NOAC剂量,以降低不良事件风险,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03


由于老年房颤患者合并症较多,在进行共病管理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是否会对抗凝治疗方案造成影响


张福春教授:



老年房颤患者合并症较多,多重用药现象(即联合使用5种以上药物)也更为常见,尤其是在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之中。由于多重用药与全因死亡和出血风险增加密切相关,需重点关注该部分患者群体,加强对于用药安全性的管理。
一方面,应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多重用药筛查,尽可能减少不当用药,以降低出血风险,保障治疗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加用抗凝药物之前,应明确患者的当前用药是否与其有潜在的相互作用例如,临床常见的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均会通过CYP450酶代谢,进而影响抗凝药物的血药浓度和治疗效果。与利伐沙班(约18%)、阿哌沙班(约25%)相比,艾多沙班仅少量(<4%)通过CYP酶代谢[3],药物相互作用较少,或更有利于保障治疗安全性


04


衰弱,作为一种常见老年综合征,与老年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合并衰弱的老年房颤患者,您会如何进行抗凝管理


张福春教授:



出于对衰弱状态及高出血风险的顾虑,伴有衰弱状态的老年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比例往往相对较低。然而,衰弱并非抗凝治疗的禁忌证,且该部分患者可能有更高的卒中预防和抗凝需求。因此,建议在充分评估卒中/栓塞风险和出血风险的基础上,对有卒中预防需求且伴有衰弱状态的老年房颤患者积极开展抗凝治疗。

需注意的是,该部分患者的跌倒风险也相对更高,进一步增加了潜在的出血事件发生风险,提示临床医师需谨慎选择抗凝方案,严格控制其出血风险。在抗凝药物选择上,基于亚洲人群的临床研究表明,相较于其他NOAC,低剂量艾多沙班或能为伴有衰弱的老年房颤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尤其是在降低出血风险方面[4]

总结


近年间,随着艾多沙班等NOAC的临床普及,我国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略有提升,但结合中国老年房颤患者优化抗栓治疗注册研究(ChiOTEAF)的数据[5]来看,我国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亟待提高临床医师与患者对于抗凝治疗的认知程度,提升抗凝治疗在老年房颤患者群体中的普及程度。
为保障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部分细节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对于多病共存、多重用药、伴有衰弱状态的老年房颤患者,仍需要个体化地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以平衡卒中/栓塞风险以及出血风险;同时,可考虑优先选择经CYP酶代谢比例较少的NOAC(如艾多沙班),以减少药物间相互作用。此外,鉴于抗凝治疗属于房颤慢病管理的一环,其不仅需要所有专科医师对于房颤卒中预防的充分重视,更需要患者对于治疗的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应告知患者基础疾病知识、抗凝药物应用知识,并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专家介绍


张福春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院长,老年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冠心病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内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心血管康复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循环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

专业特长为介入性心脏病、心脏康复、老年心脏病,擅长治疗危及重症心脏病及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患者

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关于冠心病介入诊治的临床研究,参加国际大型临床试验多项,主要项目:卫生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金1项和“十一五”科技部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

晚期冠心病的血管生成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表学术文章90余篇。担任《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和《中国循环杂志》编委

参编专业著作6部

擅长心脏重症抢救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完成介入治疗1.6万余例。近10多年来专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运动锻炼、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研究



END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4,28(02):103-124. DOI:10.3760/cma.j.cn113859-20240130-00012

[2]Van Gelder IC, Rienstra M, Bunting KV, Casado-Arroyo R, Caso V, Crijns HJGM, De Potter TJR, Dwight J, Guasti L, Hanke T, Jaarsma T, Lettino M, Løchen ML, Lumbers RT, Maesen B, Mølgaard I, Rosano GMC, Sanders P, Schnabel RB, Suwalski P, Svennberg E, Tamargo J, Tica O, Traykov V, Tzeis S, Kotecha D; 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2024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 (EACTS). Eur Heart J. 2024 Aug 30:ehae176. doi: 10.1093/eurheartj/ehae17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210723.

[3]甲苯磺酸艾多沙班片产品说明书. 2023 年 3 月 23 日.

[4]Akashi S, Oguri M, Ikeno E, Manita M, Taura J, Watanabe S, Hayashi T, Akao M, Okumura K, Akishita M, Yamashita T. Outcomes and Safety of Very-Low-Dose Edoxaban in Frail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ELDERCARE-A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2 Aug 1;5(8):e2228500.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28500. PMID: 35997978; PMCID: PMC9399878

[5]郭豫涛,王玉堂,单兆亮,等. 中国老年心房颤动优化抗凝管理注册研究一年结果[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0,24(04):351-356.DOI:10.3760/cma.j.cn.113859-20200702-00165

审批编码:CN-20250115-00010
声明:*仅代表专家个人学术观点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
医会宝是面向于临床所有科室的新媒体,旨在为临床医生与学生,提供医疗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案例讨论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