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消融后是否抗凝,如何抗凝,何时停用抗凝?一文总结专家观点!

健康   2025-01-03 17:31   上海  






导管消融术作为房颤患者的节律控制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帮助患者恢复窦律,从而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但需注意的是,受多种机制影响,导管消融围术期同时存在栓塞及出血高风险,既有必要进行充分抗凝,也需避免过度抗凝导致出血事件发生。因此,临床医师需要谨慎制定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方案,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本期大咖访谈,我们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张书宁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 秦牧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谭红伟教授,对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及临床研究进行回顾,并详细解说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方案制定策略,为我国临床医师提供宝贵的经验参考。


01


自2020年ESC房颤指南首次提出CC-ABC整体路径管理以来,导管消融等节律控制愈发得到临床重视。据统计,2019年全国完成房颤射频已近 10 万例,预估 2030 年国内房颤导管消融例数将达到100万例。对于什么样的患者您会选择导管消融进行节律控制?

秦牧教授:



既往多项研究表明,基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的节律控制未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房颤患者的早期治疗策略以室率控制为主,而节律控制则被日渐边缘化[1]。随着临床对AAD应用方案的持续探索和优化,以及新型节律控制手段(如导管消融)的问世,房颤节律控制策略迎来了全新格局。EAST-AFNET 4研究[2]表明,基于导管消融和AAD的节律控制与室率控制相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等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且窦律维持率也明显更高。基于此,房颤治疗领域逐渐步入“节律控制”时代。


随着CABANA、CASTLE-AF等重要研究的陆续发表,导管消融在减少心血管死亡等“硬终点事件”风险方面的临床效用得到了充分验证[1]。因此,《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3]建议,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将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以改善症状。最新发表的2024 ESC指南[4]同样推荐将导管消融作为阵发性房颤患者节律控制的一线选择,以减少疾病症状、复发和进展。


02


因房颤患者面临较高的卒中/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在其接受导管消融术期间,您如何看待持续进行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秦牧教授:



在手术操作及消融能量等因素影响下,导管消融术围术期更易发生血栓形成。术前,导管的介入和操作可以使之前存在的血栓移动(如左心耳内血栓),因此,术前需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以明确心房内是否存在血栓;术中,消融导管与导管鞘进入左心房及消融产生热量均可介导内皮损伤,进而引起血栓形成;术后,持续数周的心房组织收缩功能降低也是围术期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AFFIRM研究的事后分析也表明,使用华法林、维持窦律是房颤患者死亡风险降低的独立相关因素;同时,该研究中部分节律控制组患者中断了抗凝治疗,降低了维持窦律的获益[1]因此,导管消融术必须在充分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房颤患者能从窦律维持中得到充分获益。


03


目前,指南推荐抗凝治疗需贯穿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您认为如何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可以最大化患者获益?

秦牧教授:


首先,抗凝治疗需要贯穿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2023年《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3]建议,导管消融术前,应先行至少3周有效抗凝治疗,且不间断抗凝更有利于减少围术期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导管消融术中,需予以肝素抗凝,并维持ACT>300 s;导管消融术后,无论患者的血栓风险高低,均应口服抗凝药物至少3个月。最新发布的2024 ESC指南的更新内容同样指出,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应接受不间断的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以预防围术期卒中和栓塞事件[4]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明确推荐优先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与华法林相比,NOAC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与食物相互作用少等优势,同时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其中,艾多沙班应用于导管消融围术期的循证证据充足且临床优势较为明显。


ENGAGE AF-TIMI 48研究的导管消融亚组分析[5]显示,术后30天内,华法林组发生1例缺血性卒中,而高剂量艾多沙班组(HDER,60 mg qd)和低剂量艾多沙班组(LDER,30 mg qd)无一例发生缺血性卒中同时,华法林组发生了3例临床相关非主要出血事件,而HDER组仅发生1例主要出血事件、LDER组仅发生1例轻微出血基于此,相较于华法林,艾多沙班能在充分预防导管消融围术期卒中/栓塞事件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出血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04


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您认为患者是否有必要接受长期持续抗凝?您在临床上会如何对术后患者进行长期抗凝管理?

谭红伟教授: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根据卒中/栓塞风险评分来决策是否对患者进行导管消融术后长期抗凝治疗。个人认为,若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则有必要对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患者和CHA2DS2-VASc评分≥3分的女性患者积极进行长期抗凝。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患者个体差异巨大,诸如稳定型心脏病、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合并症,均会影响最终抗凝决策。因此,临床医师需要根据实际临床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其窦律恢复后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药物选择方面,以个人经验来说,应用NOAC进行长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无需频繁监测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更便于患者使用和临床管理。


除抗凝治疗以外,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也是导管消融术后长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应考虑让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每年接受3-4次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以进行房颤复发筛查。随着时间推移,临床医师还应积极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根据病情变化(如是否复发房颤、肝肾功能变化等)以及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饮酒等)控制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若患者多年未复发房颤,便可考虑停用抗凝;对于停用抗凝但复发房颤的患者,则应重新启动抗凝治疗,以预防卒中/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


05


2024 ESC期间发表的EPIC-CAD研究证实了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使用艾多沙班单药进行长期抗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上,您会如何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制定合适的抗栓治疗方案,在提高抗栓治疗获益的同时减少出血风险?最新发表的EPIC-CAD研究对此有何指导作用?

谭红伟教授:



近年间,房颤抗凝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新理念、新方案、新药物不断涌现,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迄今为止,房颤尤其是房颤合并冠心病的缺血/栓塞预防策略已历经多次迭代更新。早期,临床倾向于采取更保守的抗栓方案,即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予以至少3个月三联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NOAC)。因其高出血风险以及相关循证证据支持,PCI术后三联抗栓治疗时程逐渐被缩短,继以二联抗栓方案。

在此基础上,EPID-CAD研究为进一步缩短抗栓时程、简化抗栓方案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也为房颤抗凝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循的方向。其结果[6]表明,相较于双联抗栓策略(艾多沙班+P2Y12受体拮抗剂),艾多沙班单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佳。该研究现已发表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值得强调的是,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凝治疗仍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目前,房颤合并复杂冠脉病变患者的术后抗栓方案尚缺乏相关循证依据和明确的指南推荐,但考虑到此类患者冠脉内斑块负荷较重,术后仍应考虑采取更积极的抗栓措施。而对于房颤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直接进行NOAC(如艾多沙班等)单药抗凝或将成为可能,但仍需要更多循证证据支持。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循证证据的持续积累,临床房颤抗凝策略或将再次迎来变革。

张书宁教授:


目前,临床普遍对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术后6-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这一用药方案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特别是斑块负荷相对较轻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若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其需要同时服用抗凝药物,这使得PCI术后的用药策略更为复杂。虽然三联抗栓治疗可显著降低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PCI术后缺血/栓塞事件风险,但其也相应增加了出血风险,如何在获益与风险之间寻得平衡,仍是一大临床难题。


在此方面,EPID-CAD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与华法林相比,NOAC可在保障缺血/栓塞预防效果的同时,明显降低出血风险。而EPID-CAD研究进一步证实,对于房颤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尽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予以NOAC单药长期抗凝,可明显减少主要出血事件,有助于更好地平衡缺血/栓塞风险和出血风险,带来更多临床获益基于此,可考虑探索进一步缩短房颤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双联抗栓时程、前移NOAC单药抗凝启动时机的可行性。



总结


针对房颤患者的节律控制,导管消融是现阶段临床常用手段之一,相较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在窦律恢复、症状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治疗过程中,导管操作、消融能量损伤内膜等均会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而增加卒中/栓塞风险。因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规范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其有助于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最终疗效。


在此次大咖访谈的最后环节,张书宁教授总结并表示,迄今为止,房颤综合管理领域仍有诸多疑点亟待解答,而个体化的抗凝策略便是其一。真实世界房颤患者的临床情况复杂,其可能同时合并有多个卒中/栓塞及出血风险危险因素,如低体重、肝肾功能不全、高龄、消融后复发房颤等。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并细化抗凝方案,以期为不同临床特征的房颤患者提供“更优解”。



专家介绍


张书宁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士(FACC)

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医学会首届青年菁英人才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总干事、冠脉介入专业委员会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委员

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

上海市徐汇区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主任委员

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国际编辑

国内期刊《中国分子心脏病杂志》编委

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22篇;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等科技奖励5项

参编《实用内科学》、《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等学术著作5部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科研课题10项

秦牧 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心律学会委员

长期从事心律失常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诊治,每年完成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600余例

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3.4,单篇最高被引次数1300次

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基金,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国心血管病菁英临床技术创新奖及上海交通大学“九龙医学人才奖”

谭红伟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房颤中心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老年心血管病学组委员

上海市心律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一届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心律失常的临床导管消融治疗及研究工作,擅长诊治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特别擅长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参与完成了多项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参编有关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方面的专著2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



END

参考文献:

[1]高明阳,刘晓霞,马长生. 心房颤动的节律控制:如何更好地使用药物与导管消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03):207-211. DOI:10.3760/cma.j.cn112148-20210131-00114

[2]Willems S, Borof K, Brandes A, Breithardt G, Camm AJ, Crijns HJGM, Eckardt L, Gessler N, Goette A, Haegeli LM, Heidbuchel H, Kautzner J, Ng GA, Schnabel RB, Suling A, Szumowski L, Themistoclakis S, Vardas P, van Gelder IC, Wegscheider K, Kirchhof P. Systematic, early rhythm control strateg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symptoms: the EAST-AFNET 4 trial. Eur Heart J. 2022 Mar 21;43(12):1219-1230. doi: 10.1093/eurheartj/ehab593. PMID: 34447995; PMCID: PMC8934687.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06):572-618. DOI:10.3760/cma.j.cn112148-20230416-00221

[4]Van Gelder IC, Rienstra M, Bunting KV, Casado-Arroyo R, Caso V, Crijns HJGM, De Potter TJR, Dwight J, Guasti L, Hanke T, Jaarsma T, Lettino M, Løchen ML, Lumbers RT, Maesen B, Mølgaard I, Rosano GMC, Sanders P, Schnabel RB, Suwalski P, Svennberg E, Tamargo J, Tica O, Traykov V,Tzeis S, Kotecha D; 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2024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 (EACTS). Eur Heart J. 2024 Aug 30:ehae176. doi: 10.1093/eurheartj/ehae17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210723.

[5]Steffel J, Ruff CT, Hamershock RA, Murphy SA, Senior R, Roy D, Lanz HJ, Mercuri MF, Antman EM, Giugliano RP. First experience with edoxaba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 - Insights from the ENGAGE AF-TIMI 48 trial. Int J Cardiol. 2017 Oct 1;244:192-195. doi: 10.1016/j.ijcard.2017.05.098. Epub 2017 Jun 2. PMID: 28625512.

[6]Cho MS, Kang DY, Ahn JM, Yun SC, Oh YS, Lee CH, Choi EK, Lee JH, Kwon CH, Park GM, Choi HO, Park KH, Park KM, Hwang J, Yoo KD, Cho YR, Kim JH, Hwang KW, Jin ES, Kwon O, Kim KH, Park SJ, Park DW, Nam GB; EPIC-CAD Investigators. Edoxaba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 Engl J Med. 2024 Sep 1. doi: 10.1056/NEJMoa240736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225258.


审批编码:CN-20250103-00001
声明:*仅代表专家个人学术观点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
医会宝是面向于临床所有科室的新媒体,旨在为临床医生与学生,提供医疗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案例讨论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