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要当心,尤其是超过这个范围……教你5招稳住!

健康   健康   2025-01-09 17:32   上海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要采取干预措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还应多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在糖尿病病程中,患者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其中一种较为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





(一)为什么会出现HHS?





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病并发症,临床主要以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DKA、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和意识障碍为特征。


关于引起HHS发生的诱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 胰岛素治疗不当;

  • 各种急性感染;

  • 剧烈呕吐及腹泻;

  • 脑血管病等。

来源:摄图网


HHS患者的发病机制为血中胰岛素有效作用的减弱,同时多种反向调节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葡萄糖生成增加、利用降低,同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了平行改变,尿糖增高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使机体脱水,丢失钠、钾等电解质成分。






(二)HHS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HHS往往起病隐匿,一般从开始发病到出现意识障碍需要1~2周的时间,偶尔急性起病。其中,约30%~40%无糖尿病病史。


发病的时候,患者常先出现口渴、多尿和乏力等糖尿病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多食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厌食。


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患者可出现脱水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 血浆渗透压>320mOsm时: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嗜睡等);

  • 血浆渗透压>350mOsm时: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上肢扑击样粗震颤、癫痫样发作、偏瘫、偏盲、失语、视觉障碍、昏迷和阳性病理征。






(三)血糖超过多少可以诊断HHS





在我国最新发布的指南中提出,对于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有:  

①血糖≥33.3mmol/L;

②有效血浆渗透压>300mOsm/(kg·H2O)或总血浆渗透压>320mOsm/(kg·H2O);

③血清碳酸氢根 ≥15mmol/L或动脉血pH值≥7.30;

 ④血β⁃羟丁酸<3.0mmol/L或尿酮小于++。


来源:摄图网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一种较为危急的并发症,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高渗性昏迷,甚至是死亡。因此,当发现患者的指标升高超过上述值的时候,就务必要引起重视了。






(四)HHS该如何处理?





由于HHS患者的病情大多都危重、并发症多,而且病死率也高于DKA。因此,对于明确诊断HHS的患者,一定要强调早治疗。


(1)补液


HHS患者失水比DKA更严重,可达体重的10%~15%,虽然要注意积极大量补液,但输液也要更积极和谨慎。目前,多主张治疗开始时用等渗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


对于休克患者,应另予血浆或全血;如无休克或休克已纠正,在输入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350mOsm/kg·H2O),血钠>155mmol/L,可考虑输注适量低渗溶液(如0.45%氯化钠溶液)。


来源摄图网

另外,也可视病情考虑同时给予胃肠道口服补液。但要注意的是,高血糖是维持血容量的重要因素,如血糖迅速降低而补液不足,将导致血容量和血压进一步下降。


(2)胰岛素治疗

因HHS患者对胰岛素较敏感,因而胰岛素用量较小,以0.05~0.10U·kg-1.h-1的速率静脉滴注胰岛素。


当血糖降至16.7mmol儿时须补充含糖液,每2~4g葡萄糖加人1U短效胰岛素,监测血糖,调整输液中胰岛素的比例使血糖维持在13.9~16.7mmol/L,直至HHS缓解。


(3)补钾


在开始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后,若患者的尿量正常,血钾<5.0mmol,即应静脉补钾,一般在每升输入溶液中加氣化钾1.5~3.0g,以维持血钾水平在4~5mmo/L。


若治疗前已有低钾血症,尿量≥40ml/h时,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同时必须补钾。


(4)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必要时可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有利于减少严重HHS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风险,降低病死率。


(5)其他治疗


包括去除诱因、纠正休克、防治低血糖、HF、脑水肿及预防压疮等。


(6)妊娠患者


对于妊娠合并HHS患者,目前国内外没有相关的指南。但也有文献指出,对于妊娠期患者的治疗原则,应先补充血容量,后予适当降压、降糖,否则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对于妊娠合并HHS的患者,合理的抢救流程为积极补液,镇静解痉,合理降压,缓慢降糖,严格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END

参考来源: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16-139.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
[2]郝继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抢救与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09):492-494+522.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20.09.005.
[3]张寒.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治疗[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3):39-40.
[4]郝建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05):111-112+121.
[5]黄莉声,黄启涛,沈君菁,等.妊娠合并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一例[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8,7(04):241-242.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
医会宝是面向于临床所有科室的新媒体,旨在为临床医生与学生,提供医疗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案例讨论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