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总是反反复复、降不下来?建议从这4方面进行排查!

健康   2025-01-07 17:31   上海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最基础、最有效应对疾病的方法。
若血糖控制不佳,长此以往各种并发症就会随之而来,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残疾并激发多种严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闭塞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在实际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因素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如何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具体内容一起看下文!

血糖控制不佳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为“2024版糖尿病防治指南”)如果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满足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 OGTT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 HbA1c≥6.5%,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排查,以便及时应对:

一、运动方面



很多糖尿病患者本身并不热衷运动,或因存在疲倦、乏力等症状而拒绝运动;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区分清楚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将无氧运动代替有氧运动......种种因素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改善措施


运动锻炼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并且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

2024版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

1. 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30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车、跳舞、太极拳、八段锦和高尔夫球等)及 2次抗阻练习。

2. 成人糖尿病患者应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连续静坐时间不超过30min)。每30min可以进行不同强度活动1~5min,久坐生活方式者运动量应达标。

对于妊娠期高血糖患者,鼓励孕期适当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及抗阻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小于 45min。

3.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的血糖水平应介于 5.0~13.9 mmol/L。

4. 以下情况禁止参加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待病情控制稳定,经医师评估允许后可逐步恢复运动。包括:

①血糖≥16.7 mmol/L;

②血糖<3.9 mmol/L;

③血糖波动较大;

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等急性并发症;

⑤合并急性感染、增殖型视网膜病变、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


健康贴士


1. 注意强度:糖尿病患者开始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从低强度、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
2. 运动前后:运动前应进行准备活动,可进行 5~10min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原地踏步、拉伸练习等,防止运动损伤;运动后至少进行10 min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拉伸等活动。
3. 运动装备:穿适宜运动、透气吸汗的衣服;穿合脚、适宜运动的鞋子。运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如心率表、持续葡萄糖监测、计步器),有助于提升运动依从性和安全性。

4. 防范低血糖:建议用餐 1h后运动,餐前运动时应先摄入 10~30g碳水化合物,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随身携带葡萄糖片、糖果、饼干等预防低血糖的食物和急救卡。

二、饮食方面



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及一些升糖/降糖饮食知识匮乏,知道要忌口,但并不知道要忌口那些东西;又或盲目戒掉主食、饮食不规律、极度缺乏控制饮食的毅力等;还有一些患者会过度摄入“无糖”食品、“无糖”饮料等......种种因素都可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改善措施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提倡低血糖指数的主食。

  • 多吃蔬菜,水果适配,种类和颜色要丰富多样。

  • 常吃鱼禽,蛋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制品摄入。

  • 奶类豆类,天天要有,零食加餐按需合理选择。

  • 清淡饮食,少油低盐,应当足量饮水且不饮酒。

  •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根据实际情况少食多餐。

图片来源:摄图网



健康贴士


1. 警惕“无糖”饮食: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要求,无糖食品的标准是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g或100ml的含糖量不高于0.5g,可声称该产品无或不含糖。因此,所有号称“无糖”的饮料并非完全不含糖。故建议适量摄入,不要盲目过度食用。

2. 主食粗细搭配:不可盲目完全戒掉主食。建议主食粗细搭配,多选择较低GI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豆制品、新鲜山药等), 提高主食全谷物和杂豆的摄入量,以占主食的一半为好。

3. 戒酒: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尤其是服用磺脲类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并严格监测血糖。

4. 维生素补充: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 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 D以及铬、锌、硒、镁、铁、锰等多种微量营养素,可根据营养评估结果适量补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应防止维生素 B12 缺乏。

5. 忌口饮食:高糖、高脂、高盐、高反式脂肪酸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严格控制蔗糖、果糖制品(如玉米糖浆)的摄入。

6. 关注妊娠期高血糖患者:尽可能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不高的食物。建议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 5~6餐,主食的 1/3~1/2分餐到加餐有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随孕周调整每日热量摄入,孕中晚期需增加 200~300 kcal/d 的能量。

三、用药方面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药以控制血糖,因此常会出现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情况,如擅自停药或减量、加量。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在不断下降,经常导致漏服、错服现象的频频发生。

另外,有的患者为了迅速达到治疗目的,同时会使用几种胰岛素促泌剂降糖药,特别是多种药物存在联合用药时,患者对餐前、中、后等口服药容易产生混淆。



改善措施


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包括口服药治疗在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方面应遵循医嘱,药物选择和使用过程理应受到专业指导。
  • 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要掌握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了解低血糖的急救方法,按时服用药物;了解药物与饮食的关系,遵守进餐时间,不得随意减药或停药。要根据化验结果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量,如出现皮疹、胃肠道反应等要及时向医师反映。

  • 应用胰岛素降糖的患者,应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包括注射部位、贮存方法,按照规范胰岛素注射九步骤进行。

图片来源:摄图网


健康贴士


1. 服用口服类降糖药物,注意以下细节:
①无论短期或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期间禁止饮酒;存在乳酸性酸中毒、急性酒精中毒、酗酒人群禁用二甲双胍。造影检查如使用碘化对比剂时,检查当日停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至少 48h且复查肾功能无变化后可继续用药。
②服用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服用阿卡波糖时,成人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胶囊除外);服用格列美脲时,建议早餐前不久或早餐中服用,若不进早餐则于第1次正餐前不久或餐中服用。
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降糖药物的一线选择;二甲双胍可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酌情继续使用或加用,其余口服药物均缺乏长期安全性证据。

2. 注射胰岛素过程中,注意以下细节:

①注射部位: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应避开皮下脂肪增生、炎症、水肿、溃疡或感染部位。

注意:儿童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臀部或者大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妊娠中期——腹部外侧远离胎儿的区域;妊娠晚期——大腿、上臂、腹部(使用捏皮技术)。

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 9步骤(胰岛素笔)如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四、情绪方面



一些糖尿病患者会对疾病存在恐惧心理,又或担心工作、生活受影响,导致精神压力较大、情绪烦躁。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当其意识到糖尿病控制不会导致妊娠相关并发症和不良新生儿结局时,更容易出现产前抑郁和焦虑。

心理应激和情绪反应会影响糖代谢过程,研究表明,焦虑可通过下丘脑-体性腺轴使激素水平升高,从而使血糖升高;而抑郁可抑制胰岛细胞的分泌,降低血糖调节能力。


改善措施


糖尿病患者应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以乐观的心态应对。可与其他糖尿病患者互相交流知识和经验,相互鼓励;也可培养日常生活中的爱好和兴趣,从中获得精神愉悦感。

END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16-139.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22版)[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年7月第 61卷第 7期

[3]中华糖尿病杂志指南与共识编写委员会.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 年2月第 9 卷第2期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
医会宝是面向于临床所有科室的新媒体,旨在为临床医生与学生,提供医疗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案例讨论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