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高压)逐渐上升,而舒张压在50~60岁时达到高峰,随后不再升高甚至下降。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国人群统计,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率为29.0%~31.9%,患病人数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6.9%,而老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病率仅为1.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指出:年龄≥65岁,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
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其中,诊室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被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血压表型。
老年ISH具有血压变异性(BPV)高的特点,并且在诊室血压测量中常出现明显的白大衣效应。因此,推荐进行多次诊室血压测量或诊室外血压监测,中心动脉压测量也有助于检测ISH。
图片来源:摄图网
增龄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我国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发生率高,因主动脉弹性减弱,舒张期主动脉回缩力减小以及主动脉瓣膜反流,而表现为收缩压呈渐增趋势,而舒张压呈降低趋势,出现脉压增大,最终导致ISH。
也有老年部分患者舒张压升高,但升高幅度低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进而表现为脉压增大。脉压增大提示了大动脉硬化并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生均呈正相关。
与舒张压升高相比,收缩压升高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是心血管事件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老年患者降压治疗更应强调收缩压达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心血管危险因素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鉴于老年人脉压差大、舒张压低的特点,《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建议:
将舒张压水平分为≥60 mmHg和<60 mmHg两种水平,依据危险程度分为高危患者和非高危患者,确定目标血压和药物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降压需遵循的原则:小剂量、长效、联合、适度、个体化。强调收缩压达标,同时避免过度降低血压。
基于汇总数据,推荐CCB类和噻嗪类利尿剂作为治疗ISH的首选药物;而ACEI/ARB的疗效较差,但当患者有明显的适应证如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CKD、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时,仍应该作为初始药物。
由于单药治疗对ISH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低,双药联合起始治疗的一般建议也适用于非衰弱的老年ISH患者。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4,32(7):603-700.
[2]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分会.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4,43(03):257-268.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4.03.001
[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31(06):508-538.DOI:10.16439/j.issn.1673-7245.2023.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