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可导致肺栓塞(PE)风险增加或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然而DVT病因复杂,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给早期诊治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同时院内对DVT防治重视不足,临床诊治不规范情况较为常见,我国DVT防治水平仍有待提升。
赵意平教授:
赵意平教授:
赵意平教授:
赵意平教授:
对于疑诊患者或高危人群,可联合Wells评分、临床表现、D-二聚体检测结果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和评估。Wells评分示DVT临床低度可能的患者,可进一步行高敏D-二聚体检测,如结果为阴性,可基本排除急性DVT;如结果为阳性,可进一步行超声检查。Wells评分示DVT临床中、高度可能的患者,建议直接行超声检查。若超声结果为阳性,则可诊断为DVT;若结果为阴性,可进一步行静脉造影(急性下肢DVT诊断“金标准”[4])及其他影像学检查。
赵意平教授:
抗凝治疗是DVT的基础治疗措施。急性DVT一旦确诊,如无抗凝禁忌,推荐立即开始抗凝治疗[3,5]。在制定抗凝策略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并在抗凝达标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出血风险较低的药物。
赵意平教授:
慢性期DVT患者需长期抗凝以预防血栓蔓延或复发。具体抗凝时限则应根据DVT发生的原因、部位、有无肿瘤等情况确定。由于手术或一过性非手术因素所引起的腿部近端或腿部孤立性远端的DVT患者,推荐抗凝治疗3个月;无诱因的腿部近端或腿部孤立性远端的DVT患者,推荐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后,再根据延长治疗的风险收益比决定是否需要延长抗凝[5]。
总结
我国DVT预防率和规范治疗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临床医生需强化DVT防治意识,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为高危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同时应熟悉和了解DVT典型症状,对可疑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诊断。
专家介绍
赵意平 教授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年
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工作经验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血透通路学组委员
IUA中国分会血透通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倒流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分会开放手术学组委员
参考文献:
[1]Zhai Z, Kan Q, Li W, et al. VTE Risk Profiles and Prophylaxis in Medical and Surgical Inpatien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Hospitalized Patients' Risk Profile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issolVE-2)-A Cross-sectional Study[J]. Chest. 2019;155(1):114-122.
[2]刘凤林, 张太平.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 36(05):469-474.
[3]《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36):2861-2888.
[4]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静脉学组. 常见静脉疾病诊治规范(2022年版)[J].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 07(01):12-29.
[6]Hokusai-VTE Investigators, Büller HR, Décousus H, et al. Edoxaban versus warfa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 N Engl J Med. 2013;369(15):1406-1415.
[7]Nakamura M, Wang YQ, Wang C,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doxaban for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 subanalysis of East Asian patients in the Hokusai-VTE trial[J]. J Thromb Haemost. 2015,13(9):1606-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