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VTE如何规范化防治?且看专家独到见解

健康   2025-01-07 17:31   上海  






年龄增加是静脉血栓栓塞(VTE)和出血的高危因素。老年人群VTE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和出血率高,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是降低VTE发病率和相关死亡率的关键。如何权衡VTE发生和出血的风险,优化抗凝治疗效果,是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进一步加强老年VTE相关防治工作,本期大咖面对面我们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小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郭连瑞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 蒋鹏教授,结合现有指南共识和循证证据,对老年人群的VTE规范化防治与抗凝策略进行详细解说,为临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参考。


01


老年人群VTE有哪些临床特征,如何有效筛查VTE高风险的老年人群?

张小明教授:



老年人群VTE发病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缓,以及可能存在多种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等),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VTE发病率和复发率的升高。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器官功能下降,面对疾病时恢复能力较弱,因此一旦发病,其病情往往更加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从而导致了较高的病死率。


郭连瑞教授:



当前各大医院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VTE防治体系,在住院患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患者,在入院时都会通过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如Padua评分、Caprini评分)对其进行风险分层,从而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但大多数老年人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导致筛查工作面临一定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是要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教,提高老年人群及其家属对VTE的认识和警觉性。二是要加强对社区医生的培训,提升其对血栓风险人群的筛查意识和能力,及时提醒高度疑诊患者行进一步检查,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


02


对于不同VTE风险等级的老年人群,应分别采取哪些VTE预防措施?

张小明教授:



根据《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1]建议,老年人VTE风险等级可分为低、中、高危三类。根据不同风险分层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对于低风险的老年人群,预防措施以健康教育、鼓励活动等基础预防措施为主,也可选择弹力袜等机械性预防手段;对于中高危人群,如出血风险较低,还应给予药物预防。另外部分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脑出血等,在制定预防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


郭连瑞教授:



老年患者的VTE风险并非一成不变。在VTE的预防过程中,需平衡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预防策略。例如,脑出血或脑梗患者卧床期间,出血风险较高,只能依赖于基础预防和机械预防。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血风险下降,可适时调整策略,考虑加入药物预防。


03


对于已经发生VTE的老年患者,临床常见治疗措施有哪些?应如何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张小明教授:


VTE一是可能导致下肢静脉高压,二是血栓脱落可能引起肺栓塞,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因此对于已经发生VTE的患者,首先要予以积极的治疗。根据血栓位置的不同,病情的轻重,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但只要患者无抗凝禁忌,都应进行抗凝治疗

对于轻症患者,抗凝治疗可有效抑制血栓蔓延、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降低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对于重症患者,则需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机械取栓、置管溶栓等,以快速清除血栓;或通过植入下腔静脉滤器,以预防血栓脱落,减少引起肺栓塞的可能。


郭连瑞教授



VTE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首先,规律的抗凝治疗是基础,对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部分患者还需要考虑进行血栓清除治疗,以快速恢复血管通畅对于肺栓塞高危患者,要注意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必要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此外,治疗过程中还要积极预防血栓后综合征(PTS)等并发症和预防血栓复发,有利于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提高生存率。


老年人病理生理情况特殊,在进行抗凝治疗时,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如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多重用药的情况,用药时就需要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部分患者可能服药依从性不佳,就应当选择起效快、药效稳定、服用方便的药物,如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则应考虑选择对肝肾影响较小的药物。


04


在您看来,老年VTE患者具有哪些特殊性?在抗凝药物类型和剂量选择上,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张小明教授:



老年患者一方面是出血风险高,常出现脑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多种出血症状。另一方面,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存在多重用药的情况。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增加不良反应。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肝肾功能减退,直接影响药物的代谢。基于上述特点,老年人用药具有特殊性。


郭连瑞教授:



老年人多重用药情况普遍因此在选择抗凝药物时,应特别关注用药安全性,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比如老年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等,大多经肝脏细胞色素(CYP)酶代谢,联合应用同样经CYP酶代谢的抗凝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此时应选择经CYP酶代谢较少的药物,如艾多沙班(代谢比例<4%,图1)[2],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降低出血风险。

另外,临床常见低体重、合并衰弱、肝肾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对这些患者应选择有循证证据支持的、出血风险低的低剂量抗凝方案。常用方案如艾多沙班,有3种品规,剂量调整方案明确:对于体重≤60 kg、CrCl 15-50 ml/min的患者,可选择30 mg qd的用药方案;对于≥80岁且合并有出血病史、体重≤45 kg的患者,可选择15 mg qd的用药方案。


同时,对老年患者还应密切监测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用药剂量,保障治疗效果,避免出血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

图1:NOAC及临床常用药物对CYP酶代谢影响


05


老年VTE患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应如何有效防治患者复发VTE?

张小明教授:



预防VTE复发和预防VTE发生,两者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基本一致,比如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等。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可以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例如针对活动减少这一危险因素,首先要积极鼓励并帮助患者增加活动量;对于无法充分活动的患者,可以应用弹力袜等进行压力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此外,如无抗凝禁忌,应考虑延长患者的抗凝治疗时间。


郭连瑞教授:



VTE发生后2年内复发率都相对较高,足剂量、足疗程的抗凝治疗是降低VTE复发风险的关键。但由于许多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因此治疗过程中必须及时随访,密切关注患者是否仍存在VTE的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可逆转的患者,如由于手术导致的VTE,大多经3个月的标准抗凝疗程后,即可有效降低血栓风险。高危因素不可逆转的患者,应在接受抗凝治疗3~6个月后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如高危因素无法去除,则需考虑进一步延长抗凝治疗。


总结


访谈最后,蒋鹏教授总结道:老年患者VTE发生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这类患者的早期筛查工作。除了对住院患者进行筛查,还应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提升患者及其亲属对VTE的认知和防治意识。对于有血栓风险因素的患者,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确诊患者,要早期治疗,尤其要注重足剂量、足疗程的抗凝治疗。


近年来,国内外指南越来越倾向于使用NOAC进行抗凝治疗,其出血风险更低、依从性更好,是老年患者的优选抗凝策略。尤其在多病共存、多重用药、肝肾功能减退、高龄、低体重的老年患者的抗凝治疗方面,艾多沙班优势明显,其药物间相互作用少,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且有明确的剂量调整方案,为老年患者提供了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抗凝选择。


为预防VTE复发,还应强化对患者的随访和评估,包括对血栓复发风险的评估、出血风险的评估以及病人状态的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延长抗凝,以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专家介绍


张小明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国际出血联盟共同主席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大血管出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家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兼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协会血管医学转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门脉高压委员会主任委员

郭连瑞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血管外科学系副主任

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学科带头人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周血管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下肢动脉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委员、肢体保全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医工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国家心血管病专委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局级课题10余项

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

主编、副主编专著5部,参编专著8部

主持和参与大量新药和器械的临床研究

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一等奖等

蒋鹏 教授 

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治专家委员会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腔静脉阻塞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创面修复委员会青年委员

北京围手术期研究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通路学组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青年委员会委员

亚太血管学术联盟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周围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静脉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下肢静脉腔内治疗专委会副组长、压力治疗学组副组长、静脉曲张学组委员

专业方向为下肢动静脉疾病及动脉损伤治疗,尤其专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治疗、肢体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微创及硬化治疗等




END

参考文献:

[1]吴洲鹏,李凤贺,戴贻权,等.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3,30(10):1173-1187.

[2]Bounameaux H, Camm AJ. Edoxaban: an update on the new oral direct factor Xa inhibitor[J]. Drugs,2014,74(11):1209-1231.


审批编码:CN-20250103-00015
声明:*仅代表专家个人学术观点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
医会宝是面向于临床所有科室的新媒体,旨在为临床医生与学生,提供医疗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案例讨论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