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7月上旬刊(第13期)
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学活动的人文性、知识性特征,深挖蕴含在知识体系中的精神内涵、思想价值,以专业课程为落脚点,对课程的温度、广度和深度进行拓展。本文以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为落脚点,围绕“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提出将该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的若干路径。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实施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在实施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时,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思想与方法不够创新,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古代史课程作为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思政元素的渗透不够深入。尽管中国古代史课程涵盖了丰富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内容,但部分教师缺乏将古代历史与当代社会、时事相结合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第二,强调纪事本末。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重点介绍了历史事件的事实陈述和时间线索,忽略了历史背后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观念,此种教学方式既无法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情感共鸣,又无法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第三,片面追求功利性。部分教师为了应付教学任务和考试要求,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传授知识、应试技巧,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情操的培养,教学活动缺乏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
面对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二、“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概述
“回归历史现场”是通过实地考察历史事件发生地、遗址或相关场所,结合现场讲解,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教学方法。近几年,该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得到广泛应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增强学生的历史认识和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被用于历史教学,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历史遗址或场所,直观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实地考察、调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研究历史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并通过多种感官刺激,促进学生多维度的历史认知,提高学习深度和广度[1]。当然,该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实地考察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有时会受到资源的限制,难以全面开展;教师的讲解能力和水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若讲解不清晰、不生动,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实地考察需要较长的时间,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2]。总而言之,“回归历史现场”是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和文化体验的教学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加强资源整合和安全管理,确保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将“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应用于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的注意事项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从夏商周时期到清朝末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系统的历史知识,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和启示,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强调通过实地考察、实物展示、实景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学习感受。将该教学方法用于日常教学,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历史真实性,确保课堂上所展示的历史场景、文物资料等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不能歪曲历史事实或虚构历史事件,以免让学生对历史事件留下错误的印象。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古代历史事件和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背景下的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社会风气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第三,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的特点是要求学生亲身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考察、实物展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将“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用于中国古代史课程日常教学,需要教师遵守历史真实性、思政导向的原则,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将“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应用于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课前准备
“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的关键是以文献史料为基础,整合石刻、简牍或其他新出土资料,以及器物、遗址等实物资料,通过社会学、政治学等视野,回顾历史场景,达到认识历史问题、研究历史发展的目的[3]。将该教学方法用于日常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完成确定教学目标、选取教学材料等准备工作,其中,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确定本次教学的主题、内容,明确思政教育的重点和要求;设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选取教学材料时,教师需要精心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实物,确保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便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历史情境。准备教学工具时,要确保教学工具的完好性,常用的工具有投影仪、幻灯片、音响设备等,还可以准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展示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历史。随后,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思辨,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思想品质。高效完成以上准备工作,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基于“回归历史现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
1.整合资源,构建历史场景
将“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应用于中国古代史课程,需要教师整合教材、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构建完整的历史场景,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2.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待构建历史场景的工作告一段落,教师需要设计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的再现中。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现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站在不同历史人物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体验他们的心路历程,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又能培养其思辨能力。
3.深入剖析,挖掘历史内涵
针对参与历史场景再现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事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的分析、对历史规律的总结,掌握历史事件的内涵和带给人的启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4.跨学科融合,拓宽知识视野
“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不仅仅局限于历史学科本身,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例如,教师可以将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的知识融入历史场景中,让学生在感受历史的同时拓宽知识视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注重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在实践中强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实践将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6.反思与启示,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将历史经验与现实相结合,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支持。
五、将“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应用于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强调将学生带入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景,通过模拟、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
第一,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对学习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而“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第二,历史思维能力是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判断、推理和解释的能力,应用“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思考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模拟朝堂议事的活动中,学生需要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分析各种力量的争夺和平衡,从而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多元性。
第三,学习历史可以让人们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应用“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讨论,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4]。
第四,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应用“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做到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和责任感,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应用“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以提高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将思政教育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引入“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道德伦理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从而成为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作者系昭通学院副教授)
注:[1]林国妮.“中国古代史学史”课程思政的文化资源与实践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01):64-68.
[2]彭三婷.回归历史现场: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情境教学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02):69-72.
[3]颜小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0,9(41):16-18.
[4]陆帅.线上教学背景下的中国古代史本科课程建设——“回归历史现场”教学法引入的可能性[J].大学,2020(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