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读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的《华彩乐段》
泰德·休斯(Ted Hughes, 1930-1998)英国桂冠诗人,上世纪后半叶英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与美国诗人希尔薇娅·普拉斯(Sylvia Plath, 1932-1963)的婚姻成为上世纪最具话题性的文坛事件。
《华彩乐段》
小提琴手的影子消失了。
草蜢的外壳
吸住遥远的龙卷风而升起。
一个走在水中的女人圆润而裸露的喉咙,
积满了的死者的河口。
我是货物,
装在燕子陪护陪伴的棺材里。
我是水,
载着不会沉默的棺材。
云层里藏满手术和相撞,
但棺材逃脱了——一颗黑钻石,
一颗红宝石溢出鲜血,
一颗绿宝石拍打海岸,
大海举起燕子的翅膀,
掀开夏日的湖泊,
轻啜而惊扰它的倒影,
直到整个天空俯冲,闭合,像烧焦的土地返回它的火花——
一只蝙蝠,嘴里叼着鬼魂,
被沉默的闪电击中——
小提琴手大汗淋漓,
冲进乐队——乐队就炸了。
Cadenza
The violinist’s shadow vanishes.
The husk of a grasshopper
Sucks a remote cyclone and rises.
The full, bared throat of a woman walking water,
The loaded estuary of the dead.
And I am the cargo
Of a coffin attended by swallows.
And I am the water
Bearing the coffin that will not be silent.
The clouds are full of surgery and collision
But the coffin escapes – a black diamond,
A ruby brimming blood,
An emerald beating its shores,
The sea lifts swallow wings and flings
A summer lake open,
Sips and bewilders its reflection,
Till the whole sky dives shut like a burned land back to its spark –
A bat with a ghost in its mouth
Struck at by lightnings of silence –
Blue with sweat, the violinist
Crashes into the orchestra, which explodes.
【译读】
泰德·休斯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甚至可以说是核心主题,是自然与人之间的暴力与抚慰/自愈及其导致的或者是前提的生与死的内驱力-意愿(drive/wish或力比多)与恐惧(terror);是的,这里是几组对立元素:自然-人,暴力-抚慰/自愈,生与死(内驱力/意愿-恐惧),它们互相组合,就可以理解或阐释很多休斯的诗歌。
进入这首诗之前,先讲点别的。这首诗首发于1964年5月30日的《纽约客》上,后来收录在他的第四本诗集Wodwo(沃德沃),出版于1967年。“沃德沃”这个名字来自英国中世纪长诗《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意思是“野巨魔、野怪”,在那首长诗中指在野外遇到的生物,有着龙这类魔怪的体量。沃德沃兼具动物和人的特征,是人类和精灵之间的桥梁,居住在两个世界之间。在不列颠群岛的神话中,Wodwo就像一个野人,将人类与森林生物联系在一起,代表着野蛮的力量。它经常被拿来与卡利班进行比较,展现人类狂野的一面及其精神本质。这个题目也凸显了这本诗集的主题。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的分节方式在休斯作品中比例不算太大,然而,这却是普拉斯常用的分节方式,以两行一节为基础。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可说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一种影响或暗中较劲。事实上,这首诗可说是休斯非常抒情的一首诗,而气韵上有非常接近普拉斯的诗,读一读普拉斯的《爱丽儿》就可以感到某种精神上的一致性。不过,今天就不对比阅读了。
这首诗首发于1964年,我们可以假定它写于1963年2月普拉斯自杀之后。普拉斯自杀前,已经整理好了《爱丽儿》的所有诗歌;她死后,休斯重新整理,尤其是在1963年9月-11期间积极和多家出版社联系,最后Faber & Faber在1965年3月11日推出普拉斯最著名的诗集《爱丽儿》。这一段时间,普拉斯之死一直令休斯经受着心理上的创伤和精神上的压力,可以想象得出,他抚摩着普拉斯遗留下来的“爱丽儿”诗集,而自己也在挣扎着写诗。因此,休斯在自己的诗中刻意echo(回声)一下普拉斯的口吻与语气可说是一种怀念或致敬,当然他在这首诗中创造的小提琴手独自发挥一段华彩乐段,是否可说是一种自比、自辩、自愈?
小提琴手的影子消失,可说是他从周围的“光”中逃离,无论这光是多么“光明”,小提琴手终于只有自己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小提琴手完全沉入于黑暗,这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凸显。草蜢的husk(外壳)是死后或蜕皮留下的干壳,因此这里也echo回应了普拉斯诗中常有的意象,有一种死后余生的意味,当然也还是一种对新生的自我确认。
女人的喉咙,这些不同意象如何联系的呢?女人的喉咙如何与草蜢的外壳有了关联,隐喻上的?喉咙与发声有关,与女人身体被毁灭、声音却无法被剥夺有关,声音是女人坚持不死的可能;当然,那河道一样的喉咙(流水一样的声音)可能被死亡污染或积满浮渣。那么,死后的草蜢外壳与女人喉咙是否都有某种超越肉身的灵性呢?
接着,转向了更具有肉体性的“我”,从而将“我”与上文的精神性联系。当然,这里的我,性别、身份都不确定,与女人是否同一,可以有不同理解。但写到了肉身“我”,才可能有精神或生命的升华。
先跳开看看普拉斯在1961年做阑尾手术住院时看着病床前的郁金香而写的《郁金香》,这首诗就收在《爱丽儿》中。我们看这两行:I have let things slip, a thirty-year-old cargo boat/ stubbornly hanging on to my name and address(我任各种事溜走,一艘三十年的货船/ 固执地缠着我的名字和地址)。在这里,普拉斯将身体比喻为笨重的运货的船,这也是普拉斯对女人身体的常用比喻。休斯显然也注意到这种比喻,在此这里的“我”将自己为货物,而又因为与死亡的关联,而将普拉斯的船意象转化为棺材(当然,这样对比可能会有far-fetched牵强,对休斯这首诗的解释不必和普拉斯相联系)。
【下面是吐槽和谈教学,可以跳过三节,直接看最后一节】(好啦,不写了,每次写这些文字都会让我觉得自己好为人师的可憎面目,这也是我实在不愿意写论文的原因。什么叫好为人师的可憎面目呢?通常我这儿随手打出解读文字,有时会引发一些人来和我争论,然而我的可憎在于我通常不愿意讨论,因为我总不能说,你以为我连这么基本的都不知道么?这和真正做老师不一样。做老师时,我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完整地写出来。哪怕是比较大路货的理解,也要思路清晰地引证,以合乎学术风格的文辞严谨地论说;如果有一点点新意,要学会发挥和完善。当老师,不是要介绍到处可以读到的大路货,而是告诉学生大路的方向,然后自己谈自己的理解,很多时候可能是横向纵向的联系,点到为止,至于怎么追索和论述,要么我自己写论文,要么学生抓住了,拿去发挥做出来。
学生课堂上说四平八稳的话,老师通常不会要他多讲,只有观点特别的,成熟不成熟没关系,但有没有动脑子总是看得出来的,只要是动过脑子的,就不是蠢,就不会是无知无畏。老师会让学生elaborate(展开)特别的新想法,而不是重述已有的观点(大学又不是检查有没有读过规定的书,研究生连规定的书都不给,得自己去找)。顺大路和筑蹊径是老师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的关键,蹊径独辟哪怕一时没有可预期的独特风景,也要往深里多走几步,让学生以及众人都有思考的余地。在这个意义上,老师也就是提出各种可能性,不必论证出来,而是让学生去思考,如果没有思考空间,都是established views(定论)或者老师已经论述得使学生无从反驳了,学生是不会有创见的。
又有朋友曾说我,写这些干什么呀,你要证明你对原文理解透彻,所以证明你的译文准确吗?大多数人都只认为出版了的才是对的,大多数人读了就只满足于字面上一下子的刺激反应,不会去深究,也不会顺着你的想法;所以,像你这样不积极出版,只是发公号,给人的感觉就是没门槛。当然,写这样的文字基本上是在翻译和修改中随手打出来的,倒也不花脑子、用不了太多时间,真正花时间的还是翻译。有时打字是为了凑足字数,例如今天,如果单独发一首诗,原创要求的字数就不够,而随手打字还能顺便吐糟是很爽的。为什么要吐槽?——因为吐槽没有任何效果,能给自己一种虚幻的自信,不必要求别人认可,只让自己爽。今天还有个留言问,老师今天怎么没有锐评?哈哈,天天吐槽不仅令人生厌,也会自我讨厌的!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橹灰飞烟灭!对了,要感谢打赏的人哦!)
【欢迎常来 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