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卓越的稳定性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锂的稀缺性和安全性问题,限制其在固定电网规模储能中的实用性。由于金属锌阳极具有高自然丰度、低氧化还原电位和高理论容量(820 mAh g−1),以及水基电解质内在的安全性,可充电的水基锌离子电池(AZIBs)已成为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对象。然而,锌阳极的发展受到锌枝晶和界面副反应等问题的影响。锌的六边形紧密堆积结构包含具有不同生长方向的晶面,在锌沉积过程中,缺乏优先取向会导致晶面无序堆积,从而形成枝晶,导致库仑效率和循环性能降低。
近期,三峡大学吴海洋(第一作者),曹金副教授(通讯作者),杨学林教授(通讯作者)报道了一种原位合金化技术来构建CuZn5外延界面(CuZn5@Zn),通过往ZnSO4电解液中加入CuCl2添加剂,在电池的第一次充电/放电循环后自发形成CuZn5合金层。CuZn5的(002)面与Zn(002)具有相同的对称性和97.2%的超高晶格匹配度,有利于Zn(002)晶面的优先生长。因此,由此制备的 CuZn5@Zn 阳极表现出超过3600小时的延长循环寿命和30 mV的低过电势。与NH4V4O10阴极组装的全电池,在10 A g−1下循环10000次后仍保持 120 mA h g−1,显著提高锌金属负极的库伦效率和全电池的电化学稳定性能。
该论文题为"Facilely constructing ultrahigh lattice-matched CuZn5 epitaxial interface for dendrite-free Zn metal anode"已发表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期刊上。
本文详细提出了目前诱导锌(002)晶面沉积的策略主要依赖于晶格匹配机制。根据沉积的 Zn 与基底之间的晶格失配 (δ),接触界面可分为三组:非相干 (δ > 25%)、半相干 (25% ≥ δ ≥ 5%) 和相干 (δ < 5%)。较小的晶格失配会导致沉积物和基底上的应变减少,从而增强取向相关性。然而,大多数基材是通过使用聚二氟乙烯(PVDF)等粘合剂的浆料浇铸方法构建的,这会引入额外的质量和体积,从而减少ZIB的体积和重量比容量(图1b)。这些衬底大多与Zn (002) 形成半共格界面,晶格匹配度小于90%,导致 (002) 晶面的沉积难以精确控制。
本研究提出的CuZn5合金(002)面与Zn(002)具有相同的对称性(P63/mmc)和97.2%的超高晶格匹配度,该CuZn5@Zn阳极具有样品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应用、晶格匹配工作机制等优点,并且与其他已知的铜基改性策略相比,在ZIBs中显示出更广阔的应用潜力(图1c)。
图 1. (a) Zn、(b) 传统 (002) 平面晶格匹配 Zn 和 (c) CuZn5@Zn 阳极上锌沉积示意图。
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晶格匹配的Zn (002) 外延界面,以防止锌阳极上的枝晶生长,该界面通过原位合金化策略制备(图 2a)。首先,将CuCl2添加到ZnSO4电解液中,由于Zn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形成Cu@Zn。在第一次充电/放电循环期间,Zn表面上的Cu转化为CuZn5合金,形成CuZn5@Zn负极。该制备方法在电池组装过程中仅需要极少量的CuCl2,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通过一系列表征,证实CuCl2电解质添加剂的引入导致Cu2+离子立即还原为Cu,均匀分布在Zn表面上。并且通过XRD和拉曼光谱验证了电化学循环后形成的CuZn5@Zn电极。表明沉积的Cu在第一次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原位转CuZn5合金。由于其亲锌性较强,随后的锌沉积优先发生在CuZn5合金层上。此外,DFT计算结果表明,与裸露的Zn相比,CuZn5合金和金属Cu对Zn原子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图2. (a) Cu@Zn和CuZn5@Zn电极的制备过程示意图。(b) 裸露Zn和Cu@Zn电极的XRD图案。(c) Cu@Zn电极的EDS结果。(d) 裸锌电极的SEM图像。(e) Cu@Zn电极的SEM和元素映射图像。(f) Cu@Zn电极的横截面SEM和元素映射图像。(g, h) 循环Cu@Zn电极的XRD图。(i) CuZn5@Zn电极的拉曼光谱。(j) 计算的结合能。(k) Zn与Zn、Cu和CuZn5之间的界面电荷密度。
通过非原位XRD分析了不同沉积时间下的CuZn5@Zn电极,以及2D XRD测试结果,都表明在CuZn5@Zn电极上优先诱导(002)晶面沉积。DFT 计算结果表明,锌(002)晶面与CuZn5合金(002)晶面之间具有较高的晶格匹配度(97.2%),表明存在相干界面。结合DFT计算和镀锌过程的见解,阐明了增强的输运动力学机制(图3h)。致密的CuZn5界面充当屏障,将Zn阳极与电解液隔离,防止水引起的副反应,抑制枝晶形成和副产物积累。CuZn5的晶格结构与Zn(002)面紧密匹配,有利于形成一致的异质界面并促进CuZn5@Zn负极表面的外延电沉积,从而增强Zn金属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图 3.(a)在裸锌电极上5 mA cm−2下不同时间(0、1、5、10和15 h)锌沉积的XRD图谱。(b)各种晶面的强度与Zn沉积总衍射强度的比值。(c)CuZn5@Zn电极上5 mA cm−2下不同时间(0、1、5、10和15 h)锌沉积的XRD图谱。(d)各种晶面的强度与Zn在CuZn5@Zn电极上沉积的总衍射强度之比。(e)Zn在裸露的Zn和CuZn5电极上沉积的二维XRD图谱,范围为30°–50°。(f)Zn(002)和CuZn5(002)的原子排列。(g)最近报道的与Zn(002)晶面具有高晶格匹配的材料。(h)锌在裸锌和CuZn5@Zn上的沉积示意图。
CuZn5@Zn电极在1 mA cm−2和1 mA h cm−2下实现了稳定的电压曲线和3600小时的循环寿命。并且高锌利用率(DODZn=50%)的条件下也有着良好的循环寿命。对称电池倍率性能的测试凸显了Zn2+与CuZn5合金层的强动态活性。CuZn5@Zn||Ti 半电池在超过250个循环中保持稳定,CE高达99.76%, CuZn5@Zn表面上的Zn电镀/剥离具有优异的可逆性。表明锌电极表面的CuZn5合金层通过抑制锌枝晶和减少有害副反应来提高稳定性和CE的有效性。
图 4.(a)1 mA cm−2 (1 mA h cm−2)下的长期循环性能。(b)1 mA cm−2 处的成核过电位。(c)5 mA cm−2 (2.5 mA h cm−2)、(d)DODZn=36% 和(e)DODZn=50% 时的长期循环性能。(f)对称细胞的速率性能。(g)将本研究中的循环可逆性与以前的报告进行比较。(h) Zn的CE||Ti和CuZn5@Zn||Ti半电池。(i-j)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容量-电压曲线。
通过一系列电化学测试和表征手段充分验证了CuZn5合金层对稳定锌负极的积极作用,有效避免水诱导的析氢、腐蚀以及副产物的生成,极大改善了锌枝晶胡乱堆积的现象,有效抑制2D Zn2+扩散,促进Zn表面的3D扩散,SEM图像显示沉积在裸锌电极上的锌呈六边形板状结构,电流密度增加导致表面更加分散和无序。相比之下,CuZn5@Zn阳极上的锌沉积层表现出致密、均匀且平坦的形貌。横截面形貌也表明,CuZn5@Zn阳极上沉积的锌更致密光滑。原位光学显微镜也证实了锌沉积过程平滑且无枝晶。
图 5. (a) Zn和CuZn5@Zn阳极的计算活化能。(b) 计算得出的 CuZn5@Zn阳极上的 Zn2+转移数。(c) Zn||Ti和CuZn5@Zn||Ti半电池的 CV。Zn和CuZn5@Zn 阳极的 (d) 塔菲尔图和 (e) LSV 曲线。(f) 循环Zn和CuZn5@Zn阳极的 XRD 图案。循环后的 (g, h) 裸锌阳极和 (i, j) CuZn5@Zn阳极的 SEM 图像。(k) 裸锌电极和 (l) CuZn5@Zn电极上锌沉积的原位光学显微镜图像。
在10 A g−1条件下测试全电池的长期循环性能, 使用Zn阳极的电池在10000次循环后表现出容量逐渐下降,使用 CuZn5@Zn阳极的电池则保持了120 mA h g−1的容量,并且在24小时的自放电行为下,有着更好的容量保持率,更好的倍率性能,凸显了CuZn5@Zn负极的优越性,显示出显着更高的初始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图 6.(a)CV曲线和(b)CuZn5@Zn||NH4V4O10和Zn||NH4V4O10电池倍率。(c-d)CuZn5@Zn||NH4V4O10电池的GCD曲线。(e-f)CuZn5@Zn||NH4V4O10电池的自放电曲线(g) CuZn5@Zn||NH4V4O10和锌||NH4V4O10在10 A g−1的循环。(h)CuZn5@Zn||NH4V4O10电池为 LED 供电。
总之,这项工作成功地展示了一种高效的、低成本的、对环境无害的可持续锌合金化方法。通过开发预合金化方案,通过CuCl2添加剂在Zn电极上形成均匀的CuZn5合金层,我们阐明了循环过程中的原位合金化机理。CuZn5合金层与锌原子之间优异的吸附相互作用和97.2%的晶格匹配优先促进了Zn2+沿(002)晶面的平坦沉积。坚固的CuZn5外延层不仅增强了Zn2+在电极/电解质界面的3D扩散和迁移,而且隔离了与水性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减轻了副反应和腐蚀。这种卓越的策略为开发稳定的金属负极材料铺平了道路,推动水性锌金属电池的进步。
文章信息
Facilely constructing ultrahigh lattice-matched CuZn5 epitaxial interface for dendrite-free Zn metal anode
Jin Cao*, Haiyang Wu, Yilei Yue, Dongdong Zhang, Biaoyang Li, Ding Luo, Lulu Zhang, Jiaqian Qin*, Xinyu Zhang*, Xuelin Y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Dol: 10.1016/j.jechem.2024.08.023
作者信息
曹金,三峡大学校聘副教授,2022年博士毕业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入选“2021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和“国家级博士后专项”。主要从事水系储能器件相关的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12篇入选高被引论文,5篇入选热点论文,累计被引3800余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三峡大学人才启动经费等项目。担任《eScience》、《Carbon Neutralization》、《Rare Metals》和《Journal of Metals, Materials and Minerals》等期刊青年编委。
杨学林,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固态离子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储能新材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同年加入三峡大学从事储能电池材料研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先后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与湖北高校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奖励,与企业共建新型石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储能新材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平台,为宜昌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