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

文摘   2024-11-06 10:38   四川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6月下旬刊(第12期)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高校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加强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必要性和部分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实践对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学科专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高校艺术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又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一)推动高校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后续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充分运用专业技能将设计作品制作出来,从而难以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此,需要积极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现如今,企业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这也反向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快、更多、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中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高校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的先进技术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部分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

部分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授课时,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这可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有效提升其专业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最终导致其设计作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也有部分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这一现象让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进而难以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1]

(二)对实践和应用的支撑不够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设备不足、设备陈旧、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的情况。而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和设计思维,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入手,不断提高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过于注重学科的综合化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没有针对性,无法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学科发展综合化,未能科学设定就将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综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针对性,不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的优势与特点。

(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不够

从教学内容看,部分学校采用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思考与探索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上,一部分学校也存在产教分离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讲授知识,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探究问题,还应以“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为主线设计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五)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较为滞后,一方面,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工程实践经验,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六)评价系统要素过于单一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需要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目前,部分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的评价系统要素主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但是在产教融合视域下,这种评价系统的要素就显得有些单一了。

三、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的实践对策

(一)重视设计实际价值,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科学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并通过图形、色彩等一系列的视觉元素来精确地向观众传递所需的信息。因此,我们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教学观念,要把它的实用功能放在首位,使观众能够很好地理解它所要表达的内容。

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践,充分运用新媒介,多角度地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部分学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偏重于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相对落后,缺少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多种元素和数码科技的结合。因此,这些学校要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使教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运用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课程体系要清晰,组织结构要有针对性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最主要的目标是传递信息,学校要确定教学目标,并结合目前的媒介传播特征,对特定的课程内容进行设。例如,对于媒体的分配方式,可以设置不同的媒体设计课程,包括印刷媒体的设计和数字媒体的设计;也可以根据传播模式来设置课程,如平面设计和3D空间设计;还可以根据信息内容进行课程设置,如广告设计、封面设计、影视宣传设计等。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之外,还应当为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又对其有兴趣的同学开设选修课,不断丰富教育形式。

(三)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深度融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要面向市场、面向就业,教师可以采用“5E”教学模式(即参与、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促进其深入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也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校企双方要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建设、产教融合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校企合作信息处理的中央计算机建设,以促进设计人才的信息化发展。

同时,要将现代的虚拟模拟实验教学装置应用到设计教学中,以实现对设计教学的分布式管理,并在教学环境中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还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实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四)提升教师素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如果教师队伍的思维固化,缺少实际的社会实践技能,就极易束缚他们的思维,阻碍他们的发展。所以在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的评价与选择上,应将“职业素质”与“创造精神”放在第一位,还可以不定期地邀请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行业权威人士给教师队伍讲课,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让教师队伍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案更接近于产教融合发展的教育发展环境。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产教融合”机制中的地位,并积极参与到“校企共建”培养模式的制订中,着眼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制订一套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要的育人方案,在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和人才评价等多个层面上实现校企结合。学校要和企业一起携手对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更深层次改革,建立起产教融合的人才流动机制、科技攻关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使之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的价值。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相关人员结合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和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向学生说明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产业的人才需要和技术需要,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此外,还可邀请行业专家提供理论与技术上的指导,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联动企业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实习培训机会,鼓励学生广泛地参加职业技能人才的活动。

(五)完善课程评估制度,激励学生参与比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某一专业的学习兴趣。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通常都是以设计作品为最终的评价结果,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一套作品的评估制度,充实课程的评估系统,从作品的深刻内涵、功能性质、观赏价值、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来评判一件作品,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作品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课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班级竞赛项目,例如海报设计、网页设计、VI设计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非常出色的学生,学校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设计比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重要学科之一,高校要重视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实践,积极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还要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本,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产教融合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作者系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助教)

注:[1]徐夕人.校企合作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训项目教学改革——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上海包装,2023(11):190-192.

[2]袁勋.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33(05):160-162.

时代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智慧,引领教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