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12月1日,离2025年只有30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每天都要让自己过得开心快乐,书要读,公众号要写,但陪孩子玩的时间也要有。下午回家后,整个人的状态又好了不少,原来,花半天时间和好友周边走走就能疗愈自己的坏心情。感谢亚玲,我们虽不在一个学校工作,但依然记得约我玩。巧的是偶遇吴丹她们。为了明天能早起,不写了。)
“今日符号”20241101——544
今日读的家书是《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儒家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其中悌即是兄弟之间的互相敬重与爱护,它的排位仅次于“孝”。
曾国藩认为兄弟之间应该以和睦为第一。的确,在一个家庭之中,兄弟姐妹若能和睦、没有争执,就不会让父母操心,整个家庭其乐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曾国藩曾说,他把教育兄弟作为自己尽孝的方式。他对弟弟们的教育不厌其烦、直言不讳、开诚布公有时也很尖刻,以至于他的弟弟也有不耐烦的时候。但总得来说,他们兄弟间这种互相砥砺,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最终使他们携手成就大业。
“今日符号”20241102——545
今日读的家书是《禀叔父母·勿劳累过度》。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讲述了闻听叔父劳心费力建好公房,虽然省下了许多的钱,但自己却累得吐血,而且祖父的病并未见好转,叔父与父亲尽心服侍,事事亲为。而父亲还要忙于家政管理。曾国藩因担心叔父和父亲的年纪越来越大,精力也不如从前,叮嘱他们不要过于操劳。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曾国藩也在信中爽快答应了母亲想找一名丫环的请求,以照顾好母亲、叔母的生活。并命四弟办好此事曾国藩承担所需费用。
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里老人的身体健康非常关注。
“今日符号”20241103——546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
这封信中,曾国藩先是向家人介绍了温弟在京的情况,及其根据情况对温弟的妥善安排。然后才又详尽地叙述自己不能及时回家探亲的两个原因,一是生活状况不是太好,路费难筹集,二是回乡要上奏折,又怕奏折的措辞不当,皇上怪罪。由于这样的处境,曾国藩又提出了三个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表达了自己归乡心切的心情。由此可见,曾国藩无时不想回家省亲,只是迫不得利己。
“今日符号”20241104——547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家眷在京须一切谨慎》。
这封信说的是曾国藩携家为母奔丧之事,这封信并不长,办丧事的过程也说得十分简单,但我们从这几句简单的话中扔可以感受到当年曾府办丧事的风光。
曾国藩一生谨慎,时刻不忘修身养德。他克勤克俭,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特别是在位高权重之时,还能谨慎行事,在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上都保持着谨慎的作风,以一种平民的姿态来做位高权重的大官,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今日符号”20241105——548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诸弟·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
曾国藩在子女教育中提倡“勤理家事”、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反对奢侈懒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他的一生都以“勤”字严格要求自己,并与家人共勉,在晚年“家训四条”中,关于勤劳的阐述,最为详备。
“今日符号”20241106——549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四弟·得两弟为帮手》。在这封信中,曾国藩对六弟的办事能力和九弟管理军队的才能给予了赞扬,他为两位出色的弟弟为自己帮手而欣慰。但他又在介绍自己的生活近况时,依然不忘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有人把曾国藩的读书特点归纳为: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这些读书经验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今日符号”20241107——550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并提出“俭以养廉,直而能忍”。意思是说,做人要通过节俭培养廉洁的作风;做人既要正直又要有耐性、有涵养。当时。曾国藩身处清末乱世,官场腐败、吏治糜烂,但他仍然努力保持清廉的操守。他不仅独善自身,还努力扭转官场积重难返的贪污纳贿之风。
“今日符号”20241108——551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四弟·治家有八字决》。
曾家的家训在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时就已粗具雏形,后来曾国藩将其整理总结,归纳出八个字,就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后人戏称“八宝饭”。
书:读书。
“蔬、鱼、猪”属于农耕范围。
曾国藩常说,家有藏书,园有蔬菜,田有谷米,塘里有鱼,栏里有猪,自给自足。
早:早起。
扫:洒扫房屋和庭院。
考:祭祀祖先。
宝:善待亲族邻里。
“今日符号”20241109——552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
这封信是曾国藩写给九弟曾国荃的。由于克复吉安跟难,战况进展不顺,曾国藩一直都担心他的九弟会产生焦急的情绪,人一急躁,心情就不好,办事就不能妥当,反而欲速则不达,告诫老九一定要平心静气,稳妥地去办。
“今日符号”20241110——553
今日读的家书是《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
如果能够奋发自立,在“专”字上下功夫,则家塾可以读书,狂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就连砍柴放猪时都可以读书。如果不能立志,那么即便是清净场所、神仙之境也都读不好书。所以,读书不必择地、择时,只需看自己是不是真的立志就行了。
“今日符号”20241111——554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诸弟·凡事宜立志有恒》。
刚进京时,曾国藩住在城外,他的朋友吴廷栋要他搬进城住,曾国藩欣然同意。原因是城内有许多良师益友。为了得到监督,曾国藩将自己的日课送给朋友们评阅评点,还把日课寄给弟弟们阅看,以此交流修身的心得体会。他借助于环境的压力,来克服自己的“无恒之弊”,并以此作为自己重要的自修方式。
要想一下子改变已养成的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时候需要借助于外力。
“今日符号”20241112——555
今日读的家书是《禀父母·闻九弟习字长进》。
曾国藩说,日日习字,时有长进。
我和好友说,
“还有十天要准备交三笔字的初赛作品了,你准备好了吗?”
“还没有,都停笔好久了。”
“从今天开始,还来得及。”
“字,是需要天天写,天天悟,才有长进。”
我练字,主打平复心情。
“今日符号”20241113——556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诸弟·勉事事应勤思善问》。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首先提到弟弟对于王五的第二首诗有看不明白的地方,不远千里写信来问,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虚心学习的好态度,接着说每件事如果都能像这样善于思考提出问题,那么进步会是非常快的。
“今日符号”20241114——557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四弟九弟·述为学有四要事》。
曾国藩一生治学严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涉猎广泛,研读精深,著述丰富,堪称一代理学大师。他一生为官,但仍不废学问,读书写字,从未间断。他从一辈子的治学经验中总结了四点读书心得,“看”、“读”、“写”、“作”,他称之为“为学四法”以教导后人。
第一,“看”,就是指泛读,看者涉猎者宜多、宜速。
第二,“读”,指精读,读者讽咏宜熟、宜专。
第三,“写”,就是练字,练字要持之以恒。
第四,“作”,就是要写文章,作文应当冥思苦想。“吟成一字捻断数根须”,即写作要反复推敲,反复思考。
“今日符号”20241115——558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曾国藩把“有恒”看作是人生第一美德。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古人谈读书》中曾收录曾国藩告诫诸弟的内容: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今日符号”20241115——558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曾国藩把“有恒”看作是人生第一美德。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文《古人谈读书》中曾收录曾国藩告诫诸弟的内容: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今日符号”20241117——560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六弟·述学诗习字之法》。
信中说:“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曾国藩认为读书“不二”,“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
我好像总是同时阅读多本书,因此没有“专”。
“今日符号”20241118——561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这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信。
曾国藩从信中了解到儿子曾纪泽读《四书》无心得时,就着重向他讲解了“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两种学习方法。
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切己体察,是指读书要通过自己切身生活来体察悟解书中的内容。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源于朱熹归纳的六条读书方法。
“今日符号”20241119——562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望雪父平生三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讲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军情、纪泽的作诗和习字、科名以及自己平生的“三耻”。这“三耻”分别是不通天文算学,做事有始无终,习字不专。可以说这封信,是为了激发儿子立志而编出来的。
“今日符号”20241120——563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教导用笔、作文之法》。
曾国藩从儿子的书法作品谈起,谈到写字的用笔与结构,又从字的间架谈到作诗文的捷径,为了增强说服力,信中一一指出扬雄的代表作均为摹仿而来,又指出韩愈、欧阳修、曾巩、苏轼等文章大家皆善摹仿。
曾国藩对于书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如果要知道运笔的顺序,就应该多多观察和研究古人的字帖;如果要学习架构字体,就应该常用油纸临帖揣摩。这两种方法是练习写字的最基本功夫。对于作文章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不临帖,全靠着自己的想法随意去写,就会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
刚开始临帖时,可能会觉得生疏,经过反复地练习之后,自然熟能生巧,越写越好。
“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
“临同一个帖都两百多遍了。”
同事的一句两百多遍,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反复。
“今日符号”20241121——564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论书法南北两派之长》。这封家信中,曾国藩详细地讲了南北两派书法家各自的特点及长处,从宏观的角度上,给曾纪泽指明了几条学习书法的途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在理清脉络后,能够找准学习的方向。
从信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中国书法两大流派及十几个书法家的显著特征信笔拈来。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派和北派。
北派书体以魄力为长处,带着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代表人物为李北海、欧阳询、褚遂良。
南派书法以神韵出名,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代表人物是虞永兴、王羲之和王献之。南北朝时期,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形成了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不分上下。
“今日符号”20241122——565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又说到了几位兄弟的习字。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学习书法,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常言说,“书为心画”,“书如其人”。一幅书法作品必然要渗入书法家一定的情思、气质、个性、审美情趣和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更加说明了加强道德情操修养对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今日符号”20241123——566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看书要有所择,了解治学之道》。
这封信讲的古今治学之道,曾国藩在这封信信中告诉儿子,看书必须懂得选择。“买书不可不多,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择书,看似简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说,要选择一些对工作、对事业、对未来有指导和帮助作用的书。有人说可以参考各大媒体上的排行榜。有人说可以找导师推荐,然后照单全收。还有人说,读书,毕竟是自己的事情,不能让别人包揽。
品味只能来自阅读经验。我想只有坚持读书,多读书,才有判断力和鉴赏力。
“今日符号”20241124——567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读经要胸怀博大,不可无恒》。
此信开篇所提到的《心经》,是佛学中一部有名的经典,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某些道理,对开拓心胸有帮助,曾国藩虽然不信佛,却也喜欢读这部书,他对儿子说:“一定要让自己的胸怀博大开朗,这样才能有更长足的进步。”
“今日符号”20241125——568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读书要求个明白》。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主要给儿子讲了一件“经学”史中的千古悬案,即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之辩。
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信里,总是不忘催促他读书,教他读书的方法。在看书时,一定要看得明白,看明白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得到滋味;有了滋味,人就会进入一种愉快的状态,对书中内容违规产生深刻的记忆。
“今日符号”20241126——569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作文写字,应以珠圆玉润为主》。
曾国藩以“珠圆玉润”四个字来研究前人的文章和书法,并以此要求儿子效仿。
他认为“珠圆玉润”是文学造诣到达的一个高度,一种通达的境界。凡是到达的人,无论是作文还是写字,都如笔下有神一般,作出的文章流畅,写下的字体端秀,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珠圆玉润”还可以是用于评判文章优劣的标准,它是无形的。作文章不需要刻意地求深奥,立意难懂,但求字字句句衔接顺畅,读过之后,让人思路清晰,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今日符号”20241127——570
今日读的家书是《致沅弟季弟·习字须先摹欧字》。
这封信涉及了很多方面,内容也非常杂乱,曾国藩分列了十条,就两位弟弟上次来信的一些问题进行回复和指点。其中一点,是关于纪泽不喜欢临习欧体字的看法和意见。
欧阳询的书法熔铸汉隶、魏晋楷书的特点,吸取王羲之书法的深髓、融会贯通,创出自家独特的风貌,世称为“欧体”。欧体书法规矩严谨,结构平稳端正。
“今日符号”20241128——571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尔须读唐宋诗,作五言诗》。
曾国藩虽然每日事务繁忙,但仍“每夜分辄取古人名篇高声朗诵,用以自娱”。为了教导子弟,曾国藩从浩瀚的诗海中精选出一些代表作品编辑成《十八家诗钞》,这部诗歌选集共有28卷,共选古、近体诗6599首,还有少量评点和校注。
“今日符号”20241129——572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要从短处下功夫》。
曾国藩非常关心自己儿子曾纪泽的学业,他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儿子擅长读书,但写文章的功夫有所欠缺。他在信中说:“你读书虽有天分,但提笔作文章的能力有所不足,这样,你就不能精确、透彻地领略古人立意行文的妙处,所以,当下应从这个短处入手,通过致力于《文选》的手抄和模仿来提高自己的文笔水平,在这方面有所进步之后,你再去解经或读史,就会十分容易着手了。”
曾国藩这种从短处下功夫的观点,类似于现在的“短板理论”,即一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往往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板。也就是说,一只木桶再高再大,如果有一块板不够高,那最终也装不了多少水。所以,我们要重视自己的“短板”,在强化优势的时候,更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今日符号”20241130——573
今日读的家书是《谕纪泽·手抄与摹仿宜并进》。
这封信中,曾国藩教育纪泽在诗文创作时,要注重修辞,也就是在遣词用字上多下工夫。在日记中,曾国藩赞叹古人使用语言文字的变化无穷,他说,“古人妙处,只是造句之法变幻无穷”。因此,他教育儿子要善于向司马迁、韩愈等人学习。
对于作文章的门路,曾国藩也早已经参透,在这封信中,他传授给了儿子纪泽,那就是手抄与模仿并进。模仿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学习方式,任何学习活动离不开模仿的因素。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除以模仿古人文句来丰富语言文字外,曾国藩告诫儿子在读文章的时候,要一边细读,一边做笔记。抄记要精读、仿效,达到孰能成诵,才算是完成抄录。这样才能达到模仿的目的。在他看来。文章中那些怪僻的字和深奥的解释如果不用手抄,是很难记住的。日后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句子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也就是说将手抄和模仿同时进行,这是增进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