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我们一如既往地读《给教师的建议》,从91页读到了97页。我自然成了第一个朗读者,没有午休,头脑有些不清醒。朗读三个自然段,错字、不流畅问题均有。不过,听其他书友读时却很认真,自己第二轮读的时候也好了许多,还圈画了一些内容,重新思考了思维与思维课。
“学生会学习主要是思维活。”
“我们上课要发展学生思维。”
“思维能力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重要。”
思维一词逐渐频繁地从大家口中说出来,但思维具体指什么,我好像从没有仔细研究。
度娘说,思维是人类大脑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形成决策的复杂过程。它不仅包括逻辑推理,还涉及情感、记忆和感知等多种心理功能的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课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
第58、17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教给学生观察。学生会因为每一个小小的发现感到欣慰。思维跟具体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一本好书,即使只读了几页,总能找到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半个多小时的共读结束后,我不禁给自己提了两个问题:我自己的思维怎么样?我该如何探索自己的思维课?
以我目前的状态来说,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错,迁移能力也还可以,但是解决问题方面有待提升,尤其是形成决策的过程急需刻意训练。能发现问题,但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坚定,自己都总是推翻自己之前的做法。我觉得是对自己的追问不够深。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想着提升学生的思维,自己的思维拓展也很重要。在三年多的持续阅读中,认知有了提升,但是在自然界中的思考,自己也是欠缺。比如,前段时间的桂花、橘子习作课,在桂花、橘子创作的时候自己的想法也比较保守,不够大胆。三年级的学生,刚好是学会观察生活、观察世界的启蒙阶段,自己感到压力不小。很想把他们的语文课堂延伸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在草地上朗读,在树下观察,在操场上讨论……
我认为,思维一词,通俗一点的表达,可以说是大脑工作的状态。大脑中信息运转快,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就方法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灵活,学习很简单。同时,思维是一种多种心理功能的互动。我们必须承认它的综合性,每个人的思维和他的知识背景及成长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提升学生思维,不能单方面从学校课堂上着手,还应该拉上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侧重。提升自我思维,也不能仅从书籍里汲取,还可以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
思维,是一个动词。思维课,也是一个动态过程。点燃思维火花,应该是一直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