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真正懂得技法的人是不屑于炫技的

文摘   2024-11-09 07:37   湖北  

1.

一个大诗人对后辈的影响完全可能只是气质性的,就是说,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神气氛,他的言谈举止的启迪作用,他的深刻的人生阅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他的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他的带动和激励和激发。当然他的后辈须是一个敏锐、敏感而且可堪重任的后辈。

 

2.

艺术转向破坏和抽象,意味着艺术手段而不是艺术目的获得了优先权,结果是艺术逃向了装饰性,这只能使艺术变得贫乏。

 

3.

遇见X博士,他说他在想一个问题:无身份。这让我想到:什么都不是,我难道就不是我吗?

 

4.

如果一个人过度玩世不恭,通过无休止的抱怨和冷言冷语,最终所证明的,只不过是他与所鄙视的对象距离并不太远。

 

5.

诗的法则是浓缩,是提炼,是萃取,是以一当十。任何试图以稀释、以勾兑、以数量的方式接近诗或证明诗的人,不过是在自证其伪。

 

6.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入世不深的作者,但是当我读过周围更多作者那些文字之后,我不得不怀疑,他们入世的程度也许更不如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如果你的文字不能告诉我比生活已经告诉我的更多的东西,我何必读它。当然,入世深浅程度只是衡量作品的指标之一。

 

7.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很担心自己成为那样一个人:什么都在看却又什么也没有看到。所以,我宁可只看一个人、只看他的一篇文章,然后想想是否有所得。在这个意义上,“取一瓢饮”同样是多么重要。

 

8.

诗歌的难度在诗歌之外。诗是我们的心灵直观,是我们的语言晶体,是“有意味的形式”。诗在到来的时候,也许悄无声息,但它不来的时候声嘶力竭也没有用。

 

9.

和解来得太快,容易流于肤浅。和解到一味地妥协,无异于庸俗。

 

10.

不要看重一个人得到了什么,而要注意他拒绝过什么。

 

11.

敞开心灵之所以必要倒不是为了让别人走进来,而是说,舍此你不可能真正进入到世界里。

 

12.

上帝是公平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既享有平庸舒适的凡俗生活又拥有锋利深刻的诗情。

 

13.

在诗歌写作上,如果说需要指导,就不可避免遇到一个问题:如果所谓指导就是使用各种教育方法把习诗者纳入正轨,那么他的那点灵光很可能消失不见。经验告诉我们,很多靠后天习得的诗才尤其平庸,原因就在于灵气被指导没了。说到底我相信,诗是一个需要潜心地、独自地去琢磨的东西。有点奢侈,且毫无用处。

 

14.

我坚持认为不存在什么天然具有诗意的东西。比如自然风景,似乎最可能天然地具有诗意,存在就是美,但它仍然可能是空洞的,不经人化、不在具体语境下赋予其特殊的语意,它就不是诗的。

 

15.

诗是没有门槛的,诗的门槛就是人的门槛。任何门槛都是人为的。在认真的人那里门槛就高;在玩票的人那里门槛就低。

 

16.

真正能够赋予你骄傲的人一定是你能够引以为傲的人。

 

17.

诗人丝毫不享有出身的高贵,也不具有任何文体上的优越感、道德上的豁免权。不要染上那么多诗人的虚骄——在有足够的理由骄傲之前。

 

18.

如果你默认跟所有的人同行,你会沦为一个白痴。如果你拒绝跟所有人同行,你也会成为一个白痴。

 

19.

宽容体现的是广度,拒绝体现的是深度。如果不想落入无边无际的宽容,拒绝乃是必要的。漫天抛洒鲜花与掌声之所以可疑,正因为“只见人好,不见判断”。

 

20.

剥离精神的维度,仅仅靠智力而进行分行书写,此为诗的根本歧途,甚至是对诗的背叛。诗之为诗就是作为精神的载体而存在的。剥离精神的载体,再漂亮也只是一个死的躯壳。

 

21.

一方面,肯定应该把写作当作一门手艺,如此庶几可以入门,所谓技近乎道。另一方面,还是要注重写作的非手艺性质,即侧重精神上的继承与养成。二者也许本来就是一体两面。

 

22.

如果诗歌写作裹挟了一个人全部,甚至吞噬了个人之外的全部生活,那么,所谓诗歌不要也罢。如果诗歌话题沦落到要不要说人话,那么不讨论也罢。如果诗歌精神,特别是所谓先锋精神的衡量尺度,被降低到是不是口语,那么先不先锋,不管也罢。

 

23.

写作者总是在“想要写出一点新东西”和“发现几乎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写”之间换脚站。

 

24.

常常觉得,太过聪明的人,离伟大的艺术总是有些距离。太过聪明的人,对现世考虑过多,对永恒考虑太少。

 

25.

目光朝上,不要盯着那些烂事,它们只会使你不知不觉进入一个“比烂”的思维定式。

 

26.

在我们的时代,做一个渊博的人并非什么难事。学问是什么?学问是否有益于心智?心智大小意味着什么?心智成熟又是什么意思?可能衡量标准是很不一样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一个东西有人觉得有趣有人觉得乏味,为什么有人觉得肉麻有人觉得有趣。我唯一确信的是人不应该活得太小,我常常同情于骆一禾的一句感叹:“人生有许多事情妨碍人之博大。”写作里,有许多东西值得考量:思想,情感,情怀,心智,经验,阅历,感受,想象……它们有区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才能巨大的人难道不正是一个博大的人吗?得过且过是容易的,沾沾自喜是容易的,做一个博大而安详的人却太难太难。

 

27.

文化是一种共生现象。黑与白,简与繁,不是互为敌人而是互为邻居。

 

28.

我理解,一个诗人必须喜欢扎进现象界,深入其中,虽然痛苦但是必须,否则不是一个诗人,不具一个诗人的气质。但在另一方面,他必须超越现象层、现象界,抵达更高更远的地方,见人所未见,否则他不会是一个好诗人。

 

29.

一个真正懂得技法的人是不屑于炫技的。

 

30.

在沃尔科特看来,这时代的人们失去了对于杰作虔敬之心。不仅是失去了虔敬,还会表示轻蔑,以此炫示他们的“高明”——也就是恶俗。

 

31.

诗人可以不是秩序的敌人,但是一定是僵化的敌人。诗人可以不是权威的敌人,但是一定是势利的敌人。

 

32.

诗无定法,此为第一原则。大师是给诗歌立法的人;大师出而尺度废。

 

33.

有瑕疵的真诗,可以容忍;无瑕疵的伪诗,不能容忍。

 

34.

如果只是解读出来的精彩,那就叫过度阐释。

 

35.

新的蒙昧主义是将学识与诗歌绝然对立起来,毫无疑问,这只不过是真空里的浅薄认识。




重返湖心岛
诗歌自留地,文学养心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