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筱瑾
沪语改写:郭莉
诵读:胡芷苓
文字、语音审核:丁迪蒙
编辑:王乙其
姆妈13岁埃年,清贫个外婆拿伊从福州带到上海,寄托勒伊家境殷实个阿妹——我个姨婆屋里。
姨婆个儿子搭仔囡儿中学毕业之后侪到外地去读大学了,工作以后又侪呒没回到上海,回到伊个身边。姨婆待我姆妈就像待伊自家个小囡一样。姆妈读书搭仔寻工作侪蛮(一帆风)顺个,更加巧个,是伊寻个爱人、我个父亲也是福建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拉一家门三代蜗居勒勒上海卢湾个老弄堂里。由祖母操持屋里,勤劳个祖母自家动手丰衣足食。屋里向侪是故乡个印记:竹榻躺椅、鱼圆肉燕……就算是勒勒凭票供应个年代,福建平民个美食勒阿拉屋里也从来呒没缺席过。
祖母勿会得讲上海闲话,也勿会得讲普通闲话,所以,福州闲话就是阿拉屋里个第一语言。乡音也就勿知勿觉个拿祖籍个认知潜移默化到我个心里了。表伯伯、姑妈从家乡来,带来了笋干、鱿鱼干搭仔海蜇头,更加是带来了一房间混合了桂圆脱仔生猛鱼腥个福州味道。埃个辰光,我个心也老早就从作业簿里飞出来,竖起仔耳朵听熟悉个方言,当我用学会个福州方言搭伊拉对话个辰光,伊拉开心得勿得了。我对祖籍个一往情深,就是从搿个听方言开始个。“福州”两个字,老里八早就刻勒我童年个心里向了。
伊个辰光姆妈上班,伊勿舍得用七分洋钿乘电车,常庄步行到徐家汇。每个号头个五号,伊雷打勿动个拿一半个工资存进银行,为个是好两年回一趟福州探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上海到福州个绿皮火车,蹲勒鹰潭中转,要一日一夜再好到。每趟出火车站,看见“福州站”三个大字,姆妈讲伊总归是激动得来眼泪水也要落下来了。我爷娘白手起家,勤恳奋斗,总算勒上海立稳了脚!
现在,姆妈八十几岁了,勒上海生活已经超过一只甲子了,儿子囡儿侪退休了,连得孙子辈也侪参加工作了。老长辈先后走脱勿少,衣食无忧个姆妈常庄牵记远方个阿弟,伊拉两家头一打电话就停勿下来。有趟回家乡过节,福州城里一片片拔地而起个新住宅,山海之间水清木华个美景,熟悉个乡音咾啥侪让姆妈魂牵梦绕。
寻根,是游子挥勿脱个心念,好带牢爷娘勒人文之地、美食之乡个故土生活,也一直萦绕勒我搿个福州上海人个心里。前几年,冥冥之中结缘福州鼓岭个一个山居住宅,我终于可以带姆妈开开心心个回归故里生活了。福州,再也勿仅仅是户口簿浪铅印个祖籍了。
收房子了!门浪挂勒海个红绸花球,拿姆妈笑得像一团花个面孔映得通通红。阿拉按照老家个习俗,用稻米杂粮红袋,邪气小心个播撒出五谷丰登个吉祥寓意。微信群个便捷,让从来呒没见过面个邻舍隔壁一歇歇就热络起来了。就算勒千里之外个黄浦江畔,我也好马上晓得岭上变幻个阴晴雨雪,我深深个体会到了生活勒科学技术发达个当代是几化个幸运。
每逢佳节,我从虹桥火车站出发,一路浪穿过高山河流、观赏沿途个景色,搭亲友相聚,也邀约上海个朋友到有福之州去白相,尽尽我个地主之谊,我心里勿晓得有几化开心
云上鼓岭个梦、是一个小家个归依之梦。住进来之后个第七个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铁路往返上海、福州个辰光也从当年个廿四个钟头,缩短到最快3个多钟头。姆妈一路浪看到穿过介许多隧道,勿晓得有几化个惊喜,而我,则默默个回顾走出弄堂之后四十年个创业之路……勒搿片土地浪,有多少迭能小小梦想、汇聚成了伟大个梦想!
作者:林筱瑾
诵读:胡芷苓
丁迪蒙
迪蒙,启迪蒙昧者也。上海市人。原上海大学中文系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沪语和海派文化的传承。沪语是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是吴侬软语的典范。她既可以用来拉家常,也同样可以用来朗读各类诗歌散文。沪语完全可以书写,同粤语可以写作是一样的。本平台所有文章都是经过改写后,用沪语来演绎的,汉字书写也是正确的。
丁迪蒙所撰写的,与沪语相关的著作主要有:
《学说上海话》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听听说说上海话》少年儿童出版社
《实用沪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话绕口令》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话读成语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
《囡囡学童谣》少年儿童出版社
《囡囡学成语》少年儿童出版社
《海上风情》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