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精武门不只是搞武术的》写了一个问题。
在社会秩序一片动荡的时候,作为生产者和贸易者的商人会自发形成武装集团。
保护生产和贸易的秩序。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时间过得很快。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另一个号写了最后一篇文章,《少数人决定最重要的事》。
然后第二天元旦睡醒,号就没了。
写了什么呢。
写元旦跨年,为新的一年祈福。
从抬杠的角度来看,元旦作为新年的第一天,怎么祈福都没啥鸟用。
从实用的角度看,今天过的怎么样,明天还是一个德性,没啥变化。
当然我从来不是一个抬杠的人,也不会写抬杠的内容。
而是全民都在欢庆的这一天,并不是由全民决定,是由少数人决定好,再告诉所有人。
这一天是大家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并用各种形式加以巩固。
传统的元旦并不是这一天,而是春节的大年初一。
什么时候改。
是民国成立的那一天,作为历史性的时刻,一帮人就讨论决定,从此以后,民国成立的日子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用来取代原来传统的纪年,他们甚至还有废除传统春节的想法。
除此之外他们还讨论了旗帜的颜色,图形还有歌曲。
但是对于其他广大的人群,对这一天其实不太感冒,在大家的潜意识里面。
初一才是新年,民国成立的这一天不算。
后来包括他们的旗帜,歌曲,大家都给忘了。
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这帮人在竞争中输了。
什么时候元旦才正式成为新年的第一天。
是一九四九年的时候,也同样发生了特殊的事情,一群超级牛逼的创业者创业成功。
他们不但确定了元旦为新年的第一天,也讨论确定了旗帜,歌曲。
最终被广大人群接受并深刻的记忆了下来。
假如他们没有选择这一天,而是宣布另一天作为重要的时刻。
然后再宣布这一天放假,那么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面。
这一天也同样被铭记下来。
不管是哪一天,哪怕是再普通的日子,只要被关键的少数人所选中。
都会变成有特殊的意义。
一些广为流传的重大时刻和具体的表现形式,很多时候都是少数人选择的结果。
只要时间一长,后来的人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正确无比。
没有多少人会去问,凭什么。
跟往常一样,元旦的前两天都会组织迎新的文艺晚会。
以前我都是看客,今年有了一点参与度,帮忙为一个朗诵节目剪一段背景视频。
内容要弘扬主旋律正能量。
整个晚会的节目选拔讨论了一个多星期。
但是谁的节目能上,很大程度不是节目的本身。
关键的选择在于领导的偏好。
不过领导的偏好也是受到一定的约束。
如果是在家里,那么一个人的偏好只要关起门来,干啥都行,不要扰民就可以,没人管。
但是公开的场合就不行,领导的偏好也是受到环境的约束。
要通过文艺的审美表达一定的立场。
你的节目再精彩,如果不符合领导的立场,跟管理的目标不匹配。
也会被干掉。
辛辛苦苦彩排一个月,最后回到了仓库。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节目好不好看,才华有没有,取决于买家,而不是发明创造节目的人。
诸子百家是传统文化宝库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会去怀疑它们其中深藏的真理和历史地位。
但是在最初可不是这样。
没有这样的地位。
一开始只是纯粹治理的工具,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孔子,墨子,商鞅,李斯这些人也是要到处游走,把自己的思想卖给各国的国君。
所谓的思想,真理,不过是他们自己脑子里面的想法,是工作简历上的一小部分。
然后再告诉人家,听我的,能帮你称王称霸。
在当年选择什么样的治理工具,也是领导人的偏好和环境共同决定。
甚至有时候是偏好的影响更大。
因为当时的列国,在各自的环境上虽有差别,但是还没有差异到只能固定选择一种治理的工具。
所以这些拥有文武艺的人,到处游走,看各国的国君哪个愿意提供筹码给他们。
选择给谁筹码,是孔子还是商鞅。
就是领导个人的魄力和偏好,看这个人有没有勇气去塑造新的企业文化。
所以一场晚会的审美和立场其实就是管理的内核工具其中的一部分。
小的文艺晚会要完成的是小范围内的治理目标。
大型的文艺晚会自然对应的是大范围内的治理。
比如春晚。
这些年以来春晚的节目已经被无数次的吐槽,就像是一场大杂烩一样。
什么样的节目都要来一点,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想通过晚会传达的信息太多。
收视率多年以来节节下降。
负责人知道一直被吐槽吗。
当然知道,也知道怎么去改才能换来更高的收视率。
但是不能改。
又不是商业晚会,需要考虑票房。
春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输出价值观,简单来说要寓教于乐,要有教育意义。
要塑造一种集体记忆,培养共同体意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做到这一点才算是一场合格的晚会,才算是符合大国治理的目标需求。
有一个女歌唱家叫李谷一,第一届春晚的时候有电话点歌的环节。
一堆电话打进节目组,要求李谷一唱一首当年被批评过的歌曲。
那是1983年,很多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节目组都懵了。
不敢做决定。
最后还是一个姓吴的负责人很有魄力和担当,拍板决定,尊重群众意见。
这首歌就唱了。
如果不同意会怎么样。
打电话点歌的人虽然叫群众,但是群众和群众不一样的。
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处于温饱线,我爸妈也是那个年代结的婚,办酒席的钱都是靠借。
电视还没有普及,更别说电话。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同时有电视和电话。
非富即贵都不算。
富要去掉,只能留下贵,只有这种家庭才能有电话。
他们是整个组织的精英群体,是核心成员,现在他们通过一场晚会,一首歌表达了他们的立场。
在阵痛过后的年代是需要再一次团结这些人,让他们相信时代的风气已经变了。
这首歌代表一种风气的转换。
在十年前的春晚,同样是一个歌手,叫黄渤,唱一首歌。
我现在还记得第二天的热搜里面,是在吐槽黄渤的造型,奢移品被他穿出了工装服的感觉。
八卦效果拉满,关注点都跑偏了。
同样的春晚,同样的舞台,李谷一的歌曲需要领导拍板。
黄渤的歌曲一样也是。
里面的歌词让我现在记忆深刻。
歌词的第一句,80平米的小窝
这首歌的歌词很朴素,写的都是衣食住行旅游和孩子教育之类的东西。
唱给谁听呢。
是当时进城的新市民和准备进城的农民。
不可能是纯粹的农村人,没有哪一个农村人的家里只有80平米的小窝。
只有现代化城市小区的住房面积才有这么小。
而2014年是一个什么年份,关注地产的都知道,接下来的两年,是全国开始新一轮的棚改,要为地产去库存。
春晚这首歌很明显是唱给对城市生活有渴望的人群。
不可能是唱给死守农村和城市的土著,是在营造一种美好的城市生活,呼唤更多的人进城接盘。
这首歌的歌词肯定经历过千锤百炼。
如果你是一个房产的投资者,想在大一点的城市布局,不知道怎么买。
就照着黄渤的歌词去参考,他已经帮你筛选出来了受众群体。
十年前接盘的是80平米的小窝,十年后生活改善了,主流的城市人群住房肯定有所改善。
大概率最大的住房面积是120左右。
也就说流动性最强,接盘目标人群最广的人群,他们进城的住房需求应该是在90到120之间。
再小不应该,再大可能性也比较小。
相比于合唱类节目,小品类的审核更严,教育意义要求更高。
十年前和更早的小品,很多内容都是在演绎买票难,回家难。
类似的题材再后来的春晚很少出现了。
两个原因,第一是基建的成功,高铁取代了原来的绿皮火车,运力大幅度提高,回家不再是一件难事。
第二是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成了城市的原住民,在过年的时候不愿意舟车劳顿的回去,宁愿选择原地过年。
乡愁不再是一种记忆。
春晚的节目在受众上从原来的乡土民众换成了城市的保安,外卖和没有回老家过年的群体。
这种转换在小品里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就是文艺晚会需要传达的信息。
告诉所有人,我们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城市化。
在这里作一个春晚节目的预测,会有一个小品,讲述一家人因为进城买房或者换新房引发的矛盾。
其中的笑料虽然很尴尬,但是最后一家人还是愉快的买到了心仪的新房子。
搬到了新家,住进了新房,成了新市民。
最后不写了,今晚和一帮在银行工作的人喝酒跨年,喝得有点懵懵的。
随便写点。
明天写一点跟他们喝酒聊天的内容。
最后祝各位读者2025财源广进,金钱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