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也一样选择通货膨胀

创业   2024-11-25 13:24   海南  

上一篇文章《继续加药,继续刺激》写一个问题。


组织里面做决定的人,把属于全民所有的财富,通过各种补贴和交易让利,定向分配给了一些人。


作为交换,拿到好处的人要交换出自己手中的钱。


目的是为了盘活消费,挽救组织核心的资产价格。


但是目前看来效果不太好,还好继续上药。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粹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昨晚的文章没能发出来。


应该前半部分的内容关于汇率和资产的关系,写的可能不够正能量,只能删掉了。


只保留大清财政的部分。


在以前的文章里面,经常写到过一个观点,就是从汉代开始到清朝。


古代王朝的经常会陷入钱荒,因为金属货币的生产成本太高了。


导致政府货币投放成本也被迫提高,结果就是财政经常陷入糟糕的状态。


经济发展程度和财政并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


两宋和明朝,经济并不是最糟糕,但是财政上一直缺钱。


因为北边的军事行动把钱给空了,最后被倒逼出纸币。


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历代政府都无一例外把纸币当作掠夺的工具。


后来在明朝中后期被白银取代。


但是纸币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晚清的时候又出现了。


因为大清财政也没钱,又想到用纸币来掠夺一把。


跟两宋和明朝相比,大清在前期的财政压力一直不算太大。


原因就是北方武德充沛的那些人对大清的威胁相对较小。


被大清用佛教在内部瓦解了他们。


缺乏凝聚力的游牧民族战斗力一直不太行,光是内部消耗就能让他们疲劳不堪。


相比较纸币,白银虽然很难贬值,但是用白银当货币最大的缺点就是数量太少。


我们这片土地一直缺少贵重金属,黄金白银产量不足,一直要依靠外部流入。


在财政没钱的时候,政府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白银投入到市场,等于是货币自主权并不完整。


类似现在的货币政策要受限于汇率,一样被外部环境约束。


当时白银的流入途径主要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日本,另一个是美洲。


日本后来因为搞闭关锁国,限制白银的流入,明清两朝主要依赖的就只能是美洲。


导致国内的货币供给量一直被国际市场约束,这是当时财政的大隐患。


后来果然出事了。


在乾隆在位的后期,大清就开始出现衰退。


在同一个时期的欧洲,另一大国的统治能力和财政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


这个国家就是法国,财政问题引发的后果是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折腾了好几年后啥也没干好,社会秩序都崩塌了。


于是一个军事强人上台,稳住了局面,还带着法国把欧洲其他列强揍了一遍。


这个强人就是拿破仑,暴揍列强的战争被统称了拿破仑战争。


当时有一个国家被拿皇虐了一遍,这个国家就是西班牙。


而当时的美洲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大家一看到拿皇在捶打西班牙。


赶紧跟着起事,爆发了一系列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前后折腾了几十年。


这些战争让美洲白银产量骤减,流入国内的白银也就跟着大幅减少。


后果就是白银的稀缺性变强,购买力上升,铜钱和白银的比价下降。


出现了银贵钱贱的局面。


当一种货币出现稀缺的时候,大家就会想办法藏起来,而不是拿出去花掉。


外部白银流入减少,内部出现收藏潮。


两种原因共同发力,大清的贸易市场货币严重紧缺,对当时社会的经济影响很大。


一片萧条。


作为当时的皇帝很头痛,在他和他的团队成员眼里面,不肯花钱,玩命藏白银的都是刁民。


但是一个没有货币生产能力的组织,对此能力有限。


放到现在,随便印,完全可以通过货币无限的生产能力来对冲。


而当时备受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影响的并不只是大清,欧洲也受到困扰,他们一样也没有白银流入。


当时的工业强国英国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没有多久,就陷入到了全国性的经济萧条。


相比于1812年英国的物价,1835年英国物价下降了40%。


比现在的萧条要严重得多。


为了弥补贸易逆差,就向大清出售鸦片,要把白银搞回去。


两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从道光到咸丰之间,大清的白银库存大减,财政状况危机四伏。


在学术界称为道光萧条和咸丰朝通货膨胀。


当财政库存将要归零的时候,怎么办。


老办法,把财政压力通过税负转移出去。


利用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为了能解决财政问题,大清政府宣布货币政策是银钱并重。


实际上是留了后手,市场交易用的都是铜钱,但是交税的时候又要求用白银。


假如白银和铜钱正常比例是1:1000,交税的时候交1两白银或者1000文钱,购买力是一样的。


现在白银流失,银价必然上升,假如白银和铜钱比价上升到1:2000,那么同样一两的白银税,纳税人就需要拿出多一倍的铜钱才能换来一两白银。


这样税负就转移到普通纳税人的头上。


税负的上升又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萧条。


这个问题在当时是无解的。


应对经济萧条应该实行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大货币的供给量,用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但问题时大清的货币是以白银为标准,银价的上升会影响到铜钱的购买力。


也就是会导致铸币成本的上升,生产出来的铜钱不够用。


关键的地方在于大清也没有多少铜矿可以挖。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同样的一块铜钱,通过修改铜钱的面值,就可以增加货币购买力,减少铸币成本。


缺点是什么。


就是跟现在有些国家滥印纸币一样,把纸币的面值干到十万百万。


后果就是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到朝廷的形象和铜钱的信用。


这个办法在道光时期就准备开干了,但是被地方督抚抵制,就没干成。


当时的朝廷搞不定这些督抚吗。


也不是,主要是财政危机还没有严重影响到地方督抚的利益。


朝廷的税收最终还要依靠地方来执行,生产出来的货币,在分配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中央和京城官员的利益。


地方的督抚好处没有捞到多少,但是作为执行层面,通货膨胀引起的黑锅肯定要他们来背。


央地之间的博弈虽然没有启动印钞机,但也并不会让问题消失,相当于把问题往后拖。


更关键的是这些经济问题不是简单的积累,量变会导致质变的。


这个质变是什么。


就是道光萧条积累下来的问题,成了一场严重冲突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场冲突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差一点要了大清的老命。


战争引发的庞大军费开支把大清财政瞬间消耗殆尽。


一个保命的难题就出现在了大清话事人的案头。


维持皇权与通货膨胀选择哪一个。


咸丰皇帝很有骨气,坚决不肯接受通货膨胀政策。


有骨气是好事,但是骨气不等于实力。


在太平军占据南京,威胁到了大清的财政重镇的时候。


咸丰皇帝毫不犹豫选择开动了印钞机,恢复了纸币。


同时开始制造不面值的铜钱,史称大钱。


大清也不能免俗的开启了掠夺性的财政策略,大钱和纸币在战争的后期也被市场抛弃,严重影响了政府的信用和公信力。


这一次地方督抚为什么不会反对。


道光时期的萧条还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但是太平军不一样。


是真的会干掉他们。


另一个原因就是朝廷同意通货膨胀政策,利用生产大面值的铜钱抢钱。


加上战乱的原因,朝廷监管不严。


地方是可以偷偷摸摸私自铸造铜钱和中央的朝廷一块抢钱。


何乐而不为。


后果是什么呢。


就是铸币权的下移造成中央政府对货币发行的有效控制和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 


没有办法去控制地方督抚因财政需要过量投放货币的数量。


到了大清的后期,张之洞这些地方封疆大吏都可以自行发行货币。


朝廷的面子已经看不住他们了。


而且让大清更倒霉的是这个时候因为白银开采技术的进步。


国际银价价格下跌,作为银本位的国家,出了一种现象。


内部滥发货币,外部白银下跌,大清的货币从道光年间的银贵钱贱演变成银钱皆贱。


大清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失效,后续的所有改革因为货币政策的失败,无济于事。


从晚清到民国,币制混乱,金融控制权被民间资本和外资控制,跟缺乏信用货币的供给有直接的关系。


那有没有一场财政危机能躲得过通货膨胀。


有,很多,不过结局也不好。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