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招商引资

创业   2024-11-27 23:12   海南  

昨天的文章审核很快,秒过,然后消失的也很快。


写了粤东一个地区近期的传言,影响很坏,老板们很生气,把造谣的人给抓了。


再对平台指导,要把坏影响控制到最低,争取时间慢慢消化。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老板大动干戈的原因就是担心这种行为和谣言破坏营商环境。


好的商业环境要有明确的经营成本和收益,收钱可以,但是要说个数,让人家心中有数。



不管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都得是稳定的规则。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都不讲规矩了,谁能受得了啊。


任何一个文明在诞生之初,都是一片野蛮荒芜,到处充斥着暴力,后来才慢慢有了规则约束。


让所有人做事都有明确的预期。


早期的规则都是刑名不具,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实行的都是习惯法。


条文内容弹性大,解释空间比较宽泛,对做事的人很不利。


后来大家在内部不断的吵吵闹闹打打杀杀,付出巨大的代价后才知道。


不能在使用习惯法,要用更具体的明文规则。


于是就出现了成文法,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协调冲突矛盾。


几乎所有的成本法,核心的内容都是保护私有财产。


该多少是你的,该多少是我的,都得说清楚,老是不明不白就来抢钱,是不对的。


人是会有脚来投票的。


算了,还是写古代史吧,写ip影响力最大的三国。


东汉的人口鼎盛的时候有五千万之多,后来隋朝统一时人口还剩一千万。


中间那四千万死的死,跑的跑,躲的躲,都不知所踪。


为什么。


因为东汉到隋朝这段时间打了三百多年,和平时期大概多久。


估计十年左右。


这段时期各路势力虽然很多,但是大部分带队的大哥都是莽撞的军头。


眼里面都是短期内要干掉对方,把仗打赢。


战争的核心不是比拼文韬武略,比的是什么。


是资源的消耗,是后勤的供应。


谁的资源更多,谁的后勤更好,谁的赢面就更大。


冷兵器时代的后勤,最大的压力在于粮草的供应。


于是各路军头在这个时期走到哪就抢到哪。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就连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都要跑路,最惨的时候只能依靠野草,青菜充饥。


曾经繁华无比的长安城和关中平原被抢成一片荒地。


已经没有人敢出来种地,原来的生产秩序都坏完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粮草问题,唯一的选择就是谁不会被抢,谁就出来种地。


谁才不会被抢呢。


就是军人,只能他们自己种地,自己解决粮草问题。


于是带有国企性质的屯田制度又再次拿了出来。

但是这种屯田制度因为产权不明,生产效率低下,谁能压榨士兵去种地,谁就能囤积到更多的粮草,谁就能赢。


但是控制士兵种田难度是非常大,很少能长时间去执行。


历史上能真正大规模,长时间去执行屯田的,是三国时期。


魏蜀吴三国之中,曹魏干的最成功。


曹魏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并不是靠什么奸佞的阴谋,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实力。


我们的历史观大多数的时候都是道德观。


喜欢用道德的滤镜去看王侯将相的文韬武略,过于沉迷在那些富有传奇性的故事里面。

却不懂得去拆解这些故事成败背后的各种条件。


后来的人从道德和情感的角度上看,都希望蜀汉能赢。


可以蜀汉赢不了。

蜀汉赢不了,不是存在什么奸臣小人的问题,也不是诸葛丞相后继无人的问题。

再给丞相十年寿命,或者直接弄来十个丞相,一样不行。


因为前提条件给锁死了。

蜀汉的明面实力和曹魏差距太大,除非对方犯错,不然蜀汉不可能有机会赢。

要命的是曹魏不但不犯错,牛逼的人物还众多。

喜欢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历史的冲突演变,而不是从双方的硬实力去分析。

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臆想。

毕竟一个正常人要讲实力,不一定有,但是讲道德,一定会有。


当然是道德越贵越好。


就是依靠屯田这种严格的财政纪律,曹老板才统一了北方。


为了恢复关中地区的生产,曹魏从盐税挤出来一部分的收入。


出钱购买农具和牲畜,提供生活补贴,用于招纳逃亡的农民返回关中地区组织生产。


类似现在的消费补贴,属于现代财政的定向征税。


也是三国版的招商引资,只有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人家才会回来。


历朝历代但凡统一,都会出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把人看住,为自己所用。


人在古代是刚性资源,除了种地,就是当兵,是政权生存的核心。


但是战乱的时候,户籍制度没有用,看不住人,大家到处跑。


哪里生存的机会多,人就会跑去哪里。


在三个政权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统治北方的曹魏已经实现了境内粮食的自给自足。


明面实力已经碾压另外两个政权。


而竞争对手蜀国,经济实力是最差的。


从人口的对比上,曹魏四百四十万,吴国两百万,蜀国一百万都不到。


丞相凭借一身才华,实行屯田,平定南蛮,连接云南市场。


但是效果有限。


在正史里面,丞相的形象不像小说和野史那样完美无缺。


记录了他很多战略问题。


比如一意孤行要去北伐,还连着去了五次,都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而这几次的北伐消耗了蜀国为数不多的粮草,每一次北伐的失败主要原因都是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


当时蜀国内部反对丞相的人很多,都被他给搞掉了。


读书的时候看他写的出师表,感动的不行。


都是沉浸在老师的解读里面,都读跑偏了。


看不懂丞相在写什么。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其实就是在告诉蜀帝阿斗,他要搞集权,要和曹操一样。


挟天子以令诸侯。


自己出门办事了,叫阿斗远离小人,关键谁才是小人。


是和丞相对着干的那些人。


然后留下董允这些人看着阿斗,有事和他们商量。


丞相为什么要这么干,是想要夺权吗。


不是。


而是想排除干扰,要集中力量北伐,和曹魏打决战。


以蜀国的实力,如果要和曹魏比消耗,绝对行不通。


最好的办法就是逼对方出来,大家集中实力比划一下。


问题是他的对手司马懿道行并不比丞相差,对方深知时间是现在曹魏那一边。


只要自己不犯错,绝对能赢。


司马懿不是那种莽撞的军头,对于财政的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解。


也知道要想在财政上能长时间的为军事行动提供资源。


就要解决生产秩序问题,减少对百姓的压榨。


在曹魏的境内,对于一些新加入的农民,司马懿反对清查他们的户籍。


没有户籍就不用交那么多人丁税。


这些人愿意跑过来曹魏,就是因为蜀汉那一边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苛捐杂税。


早在刘备时期,为了短期内囤积到更多的资源和曹魏决战,对蜀汉内部极尽搜刮之事。


通过不断发行大面值的货币,制造通货膨胀,把税负压力全都转移到蜀汉百姓头上。


到了丞相要北伐的时候,也一样依葫芦画瓢,铸造大面值的货币。


也是通过制造通货膨胀解决军费问题。


蜀汉铸造的劣质货币还通过边境的贸易流传到曹魏的地盘。


通过劣币驱逐良币,套走了曹魏大量的物资。


对方受不了了,还被迫取消铜钱贸易,改为以物易物。


曹魏官员领取的工资都是以实物代替。


相当于利用实物经济铸造了一道防火墙,跟蜀汉打金融战。


直到西晋的统一,北方都没有铸造新的铜钱。


在史观上形象无比正确的蜀汉和丞相,在他们的治理下。


蜀汉人民的压力反而是当时三国里面最大的,被盘剥也是最严重的。


最后在正史里面得到这样的评价。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翻译过来就是丞相老是兴师动众,都没能答应,大概是是实力不行吧。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