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门不只是搞武术的

创业   2024-12-30 22:19   海南  

上一篇文章《比直接暴力抢劫更高明的方式》写了一个问题。


积累财富的三种方式,生产,贸易和抢劫。


其中效率最高的是抢劫,但也是最低级的方式。


真正高明的抢劫方式是利用暴力,构建稳定的商业秩序,让所有人在其中都能获利。


而掌握暴力的人,就能从这套商业秩序中抽取一定的费用。


只要这套秩序的稳定预期能够长久,那大家就愿意付费。


比如美元税。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如果没有大哥出来主持正义,维持秩序生产和贸易的秩序,到处都是出来抢劫的人。


怎么办。


那么作为生产者和贸易者就会自发的形成武装集团,自己提供秩序。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商业发达,贸易传统悠久的地区,在面对历史级别的动荡时。


社会秩序虽然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内部到处是打打杀杀,但相比较其他地区的秩序也是最快就会恢复。


只要生产者和贸易者的人数足够多,出于创造财富和保护财富的本能。


他们都会厌恶社会的失序状态。


如果有人能提供秩序,他们就愿意妥协,交钱。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是一个软弱的阶级,可以轻松的拿捏。


有产者都不希望社会无序失控。


多年以前一个叫孟子的人总结过,有恒产者有恒心。


很多经济体秩序的大动荡都是从屠杀这些有产者开始。


比如法国大革命,一开始并不是那么惨烈,后来发展到把资本家挂路灯的时候。


秩序就完全失控恶化。


被送上断头台的先是国王,再到贵族,资本家,再然后就是一些普通人。


苏俄崛起的时候内部严重的冲突,很多有产者被无差别的对待,遭受到严惩,后遗症一直延续到今天。


曾经一度造成俄国的富裕人群逃离到西方,这些人不只是简单的寄生体和食利集团。


他们当中很多人本身就是这个国家生产和贸易领域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


把他们都干掉,代价太大。


另一个国家英国在处理类似的事情上克制了很多,也做出很多让步。


英国人几次的内部冲突能控制,就是能尊重这些群体,社会变革温和妥协。


整体的代价要小很多。


在我们这边也一样,在面临中央政府管控不利,社会失序的时候。


也会有一些生产和贸易领域的商人出来恢复稳定社会秩序。


他们抱团形成的组织就是商会和商团。


历史上商会数量和影响力最高是在什么时候。


是晚清和民国。


这段时期也整个国家中央集团弱势的时候,从慈禧去世,晚清的权力中枢进入新的洗牌阶段。


对基层社会,尤其是南方地区没法兼顾。


为了应对这种管控不力有可能出现的动荡,事实上已经出现。


于是传统的结社习惯再次崛起。


在之前,对民间这种结社清朝的老板们都是严厉约束。


但从老佛爷去世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大清崩盘了。


原有的大哥没了,新的大哥还没有崛起,缺少说一不二的话事人。


原来的各路人马大旗一扯,就不听话了,开始军阀混战,到处乱糟糟的。


农村地区对这场革命基本无感,整体上还是原先的静态社会。


但是在商业发达,思想变更激烈的地区,对待这种变化,会更加的敏感。


像苏州这种千年富裕,商业气氛浓厚的城市,马上组织队伍维护地区的稳定。


组织者就是当时的商会。


那时候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八大商会,其中有三个就是在上海,苏州和南京。


这些地区能出现这种组织,并不是偶然,是多年商业运营的结果。


我很小的时候,港台流行文化很强势,当时有一部电视剧很火。


叫《精武门》。


被翻拍多次,我看的时候已经是甄子丹的版本,主角从霍元甲变成陈真。


霍元甲当时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创立的精武体育会。


是1910年的上海。


距离辛亥革命还有一年,距离大清的覆灭不到两年。


这个组织在多部文艺作品的传播和影响下,在形象上已经改变了很多。


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练习武术的组织,只是靠武术不可能会发展出来那么多分会。


这种生命力的背后其实是商业的力量。


全球范围内,影响力大的体育赛事或者武术组织,都是商业运营成功的结果。


精武门其实就是一个商会,或者说是商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它的核心成员,出钱出力的,都是商人为主。


很多以大上海为背景的黑社会题材电影电视剧经常出现商会的影子。


里面的大哥都要给他们三分薄面。


《远大前程》这部电视剧里面,陈思诚扮演的男主跟开挂一样。


他其中一个身份就是一个商会会长的女婿,大家都给他脸。



里面的商会可不只是单纯做买卖的商人,手上都是有一定的暴力。


不然上海三大亨不会去争取男主。


建国以后像精武体育会这种组织被叫停了,直到改开以后又重新允许。


但是在叙事上多了一层民族叙事的角度,为更高的目标服务了。


类似的组织还有成立于1906年的苏商体育会,成立的时间段也是大清风雨飘摇的时刻。


虽然名字叫体育会,但可不是我们现在搞体育的组织。


其实就是个商团,而且还是武装商团。


这个商团被武装起来的背景,就是为了应对辛亥革命可能造成的社会动荡。


1924年的时候,江浙战争爆发,直系的齐燮元和皖系的卢永祥干了起来。


上一次影响苏州的战争还是60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


两帮人马都盯上了苏州上海等地。


当时的苏州警察局担心维护稳定的力量不足,只能求助于苏州商会。


另一个侧面已经说明商会的武装很有实力。


江浙战争打了40天,造成了大量的难民和伤兵散兵涌入苏州城。


以当时苏州的警察力量根本没有能力去维持秩序。


苏州郊外的太仓和昆山损失最重,苏州城内能免于这场兵灾。


商团有维稳的功劳。


1936年的时候,得到拳头更大的大哥指令,苏州商团才解散。


因为不能允许这些组织手上有枪。


在更南的南方广东,诞生了实力和规模更牛逼的商团组织。


诞生的时间也是跟辛亥革命的时间段重叠。


虽然诞生的时间比江浙地区的商团晚,但广东商团的联合程度要远超江浙地区。


人数鼎盛的时候超过十万,遍布全省的商埠,是当时广东动员能力和控制能力最强的民间组织。


在组织结构上模仿西方的议会制度,政治化和内部运作的民主化都不是江浙商团能比的。


广东商团为什么牛逼。


两个原因。


一个是山高皇帝远,在黄花岗起义的后,广东的政局已经在事实崩盘。


两广总督张鸣岐被迫利用商人武装跟革命党人对线,商团乘势崛起。


第二个原因是民国建立后,南北方开打,谈判过后消停。


没多久袁大头和革命党人又爆发二次革命,接着又是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广东这个地方北洋根本就管不了,传统的各类犯罪组织又多,盗匪四起。


这种环境下,商人自治和自我意识很强烈。


靠人不如靠己。


而且广东的商团在吸收成员和活动的联合对象上,不仅限于商人团体。


其中还包括民团的成员,组织内部依靠民治和自治为核心理念。


在组织结构上已经成了一个社会独立的子系统。


换句说广东商团的活动范围,联合人数,动员能力太强。


这种能力最终一定会转换成一种政治诉求,这种诉求就是要求当时的广东省政府克制对商团的干预。


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


在1924的时候,广东商团的实力达到顶峰,加上民团的人数,规模达到了20万。


而同一年在广东也同样发生一件大事。


一个姓孙的人带着他的组织和另一个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合作。


在北方苏联的支持下,再次重新崛起。


广东商团的自治这种地方或者狭隘的理念和孙先生的大民族主义产生了冲突。


新成立的政府如果解决不了广东商团,北伐还打个毛啊。


最后在思想,政党组织结构和武器都得到布尔什维克强化后孙先生把商团给收拾掉了。


再一次证明了,拿枪的只能接受一种声音的指挥。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