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的保障房不一定便宜

创业   2025-01-02 23:31   海南  

上一篇文章《春晚输出价值观的启示》写了一个问题。


文艺晚会的治理功能,从工具化的角度去解释艺术审美。


可以把一场文艺晚会理解成是一个组织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工作上的一些目标和要求。


以及对社会共同意识的塑造。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上午和小美老师去抽房子,本来是去年就可以参加了,结果政策调整,她还差一个月的社保,就拖到了现在。


房子是限价的保障房,虽然说是一房一价,但价格基本都一样。


从一楼到顶楼,价格也就是每平相差几块到十几块,可以忽略不计。


谁能买到好的楼层和户型,完全凭手气。


最后小美老师欧皇附体,13层总高,她抽的到9楼,还是边户,三面采光。


重要的还是双阳台,基本把好运叠满,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抽到最好的楼栋。


抽签在理论上是最公平的方式,好不好,能不能大力推广。


其实并不好,很多看似公平的事,在结局上都很惨淡。


几千年前的雅典人就用最公平的方式解决权力分配的问题。


后果就是低效,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效果,这种结果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和暴力。


只要是刚性需求的东西,再公平的运作,都会有暗箱操作或者存在另一种交易市场。


就比如这次抽取的保障房,抽到好的楼层和户型的,占到了便宜。


其他运气不好的人呢,对于高楼层是有刚性的需求。


于是在二级市场就会延伸出来另外一种交易,楼层互换。


低楼层的加钱去跟高楼层的换房,要想拿到好的楼层和户型,最终还是依靠商业原则。


价高者得,加价换楼层和户型。


一个产品只要存在三个特点,都会延伸出来二次交易。


偏好,需求刚性,弹性不足。


劳斯莱斯大家都喜欢,但是你可以选择不买,不开大劳对生活影响不大,所以对大劳的配置,内饰的偏好不存在。


但是房子不行,居住就是刚性需求,只要有住房的需求,就会有楼层和户型的偏好。


而这个产品的供给从原材料到产品再到交易的原则都被垄断。


明显弹性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得到自己偏好的产品,就得接受更高的价格,接受价格歧视。


没钱,你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而确实有些手气好的人抽到高楼层,在金钱的诱惑下,愿意去跟低楼层的交换。


那为什么政府不阻止他们互换呢。


制定这个游戏规则的人都是聪明的人,为什么不阻止交换。


就是为了避免抽到低楼层的人放弃不要了,一旦这些人不要房子,最后成本就会转移到地方政府的手中。


如何处置这些空房,对他们的业绩有影响,所以才不干预。


要想低楼层的房子能顺利卖出去,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价格歧视。


把不同楼层标上不同的价格,低楼层比高楼层便宜。


相当于就是用金钱补偿低楼层的人,才能说服他们接受。


现在抽到低楼层的人加钱去换高楼层,两者的价格就出现差别,形成价格歧视,非常的公平。


有些游戏规则不管怎么改,只要存在这三个特点,就会一定会延伸出来二次交易。


更黑暗的交易在哪,就是有人通过某些渠道,能影响到抽房的号数。


你提前打点好,他就有办法让你可以抽到想要的楼层和户型。


这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价高者得,只不过不公开,信息不透明。


然后有些人就利用这种信息差,告诉你,他已经处理好了,你肯定抽到好的房号。


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做,你运气好抽到想要的房子,就以为他帮了忙,白白给钱。


如果运气不好,他就可以跟你说现在风声紧,不好搞,把钱退了。


说不定你还感谢他言而有信,事情没有办好,不收钱。


只要这个人有一定的影响力,足够多的人跟他交易,从概率的角度上看。


就算他什么也不做,总会有人抽到好的房号,钱他就挣到了。


这种操作的方式在现实中存在吗。


不清楚,有些小道消息说有。


在一个存在信息差的交易市场,腐败一定会存在。


差别在于是什么样的腐败。


而靠实力抽到高楼层好户型的人,不用花更多的钱去竞争价高者得。


就一定能占到便宜吗。


未必。


抽到高楼层的人如果和低楼层的换,赚到了跟对方互换楼层的差价。


感觉美滋滋,其实目光短浅。


只是考虑到现在,而忘了在将来的二手房市场,低楼层也同样需要接受价格歧视。


卖不上好价格,现在赚到的钱,将来某一天可能还是会补偿回去。


就算自己不卖,万一要出租呢。


出租的价格也同样遭受价格歧视,不可能比高楼层的租金更高。


而在抽签之前,如果开发商说要拉开不同房子的价格,就算是抽签,抽到好的楼层和户型,也要适当的加钱。


结果会怎么样,一定会被群众喷死,限价的保障房怎么能这么干。


只能抽签,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欧皇,运气爆表。


但是这个便宜也是要还回去的,本来按照价高者得,高楼层好户型的溢价都归开发商。


那么这个溢价是可以对冲开发商的成本。


现在不允许这么干,收益没有了,但成本并没有减少。


很多地方政府都是把开发这种限价保障房的成本转移给开发商。


操作的方式就是把土地高价拍卖给开发商的时候,要求对方承担一定百分比的限价保障房。


一个小区里面假如十栋楼,有一半是限价的,更坑爹的是全价房和限价共用一个小区的硬件。


但物业费交的不一样。


以前行情好的时候,这套玩法还可以,现在不行了。


开发商不愿意了,这些限价房的土地成本在土拍的时候已经包含在里面。


一套房子三分之二的价格就是土地价格,现在限价房还要打七折,三分之一又没了。


等于是要求开发商做善事,怎么可能。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要么政府提供土地,不收地价,要么就是开发商在开发类似限价房的时候。


使用坑爹大法,瓷砖上墙改成刮大白,绿化改成硬地,顺便当成停车场。


涂料两层腻子改成一层,马桶陶瓷改成塑料的,门窗的铝合金厚度1.8变成1.2的厚度,隔热条都给取消。


钱就省下来了。


最后的成本还是转移到了买房人的头上,价格上便宜了。


收房后又要花钱去整改一遍,回旋镖打中了自己的眉心。


限价的房子未必就真的便宜。


然后有人会问,他们敢这样干吗。


监理去哪了,验收去哪了。


全价有全价的标准,限价有限价的标准。


只要框架合格,地基不降,房子不倒,消防到位。


就已经不错了。


如果你觉得这种房子坑爹,其实也有施工质量不错,价格便宜的房子。


但是位置就是在郊区,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居住环境一流。


就是上班的通勤时间要了半条老命。


所有便宜的东西,一定会在某个环节让你补偿回来。


既然这么坑,为什么还要买这种房子。


不是所有的限价房都是一样的。


早期的限价房,不用缴纳土地出让金,价格是真便宜。


而是有房产证。


但是限制不允许过户,相当于在交易的时候锁死了。


只能在二级市场以低价交易。


而这种限价房子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易,有产权证。


缺点就是只有产权的70%,另外30%在政府的手中。


如果你交易了,将来在成交价上要补齐那30%的。


一个这样的小区如果有100套限价房,那么有30套是属于地方政府的。


什么意思。


就是买房的人根本就不是房东,真正的房东是地方政府。


是庄家自己进场去盖房子了。


同时这些房子都是卖给特定的人群,有学历,技能的要求。


相当于利用自己的房子收益和这些人力资源进行捆绑。


如果房子很坑爹,以后还怎么绑人,要改的。


那么这里的房子价格波动,房屋损坏,配套不齐全。


将来损失的都是他们。


现在赌一把,赌真正的房地产双轨制能真正实行。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