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外企担心关税,有些担心投资国的态度

创业   2024-12-23 23:57   海南  

上一篇文章《成熟的组织都会具备的纠错能力》写了一个问题。


一些治理措施的极速调整,列举了历史上特殊时期对外资的态度变化。


在舆论中一直是被喊打喊杀的外资,在78年后摇身一变,成了要积极引进的对象。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几年前这条海岸线开始拆迁的时候,把周边很多报建手续不齐全的自建房都给拆了。


有一次跟一个领导去参加一个葬礼,路过的时候我说,看来以后要想自己盖楼都不允许了。


领导说,不会,政策是会变的。


后来变了没。


变了,变的越来越严格,没有领导想象中的那样,再次放松。


在过去二十年的工作生涯,领导见证了各种政策的朝三暮四,也见识到了政策在执行层面中的变形。


在他升迁的过程中,肯定也见过公开规则和潜藏规则是如何运行的。


没有什么会是一层不变。


但是为什么不像他的判断那样。


原因就是财政受到影响。


允许在城区修建这些自建房,本身就是对土著的一种让利,以前地上上涨带动房价上涨。


自己能多盖一层就能占一层的便宜,能搭上更多的便车。


但是现在地产不行,很多地拍不出去,房子卖不动,但是外来的人口并不少。


尤其是过冬的候鸟老人,这种需求在以后只会更加旺盛。


领教过北方寒冬的人,如果过上一次这种候鸟的生活,只要条件允许,大概率下一次还会再来。


这种需求叠加地产低迷,导致租房市场很火爆。


如果不控制自建房的数量,就会导致在租赁市场里面有大量的房子供应。


房租就上不去,长期下去会进一步影响到了商品房的交易。


一旦买不如租的共识形成,又有足够的房子供应出租市场,要想再次扭转过来就很难了。


财政状况良好的时候,房子也好卖,让土著自建一些房子,参与房价上涨的利益。


等于是藏富于民。


现在只能收紧,大家一块共渡难关,共襄盛举。


我有几个同事,就是城里面的土著,早年修建几层楼房,当上了房东。


以前行情好的时候,一身热血,天天跟着一块大骂地产,骂高房价,骂开放商让所有人当上房奴。


我都想笑了。


他们自己就是房价上涨的受益者,价格不涨,房租怎么能上涨,自己租金怎么能收的更多。


真要同情大众劳苦,有普度众生的情怀,不用骂房价,也不用骂开发商,自己主动把房租降下来就行了。


他们会吗。


会个鸡毛,砍价他们都喷死你。


而现在,地产行情不好,财政出现困难,曾经对他们土著的让利也要收回去。


当年已经修建了自建房的人,现在要补齐手续,缴纳土地出让金,才能出具产权证书。


不然万一将来有什么房子产权上面的纠纷,出了乱子自己负责。


现在又轮到他们骂另一部分人了。


态度的摇摆,都是被利益所牵制,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道德抬那么高。


就像当年仇视外资,不想改变的那么些人一样。


也是对外宣称自己所坚持的都是民族的安全,人民的福祉。


幸好当年没有听他们的。


事实已经证明外资是改开以来经济崛起的重要因素。


资本,金融是工业的血液,也是工业发展的润滑剂。


资本的流动越快,跟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也好,也能有效的减少贸易双方的摩擦成本。


就比如大洋对岸的技术封锁,给人感觉好像是类似的技术封锁是近几年才有的一样。


其实并不是。


过去一直都有,但是为什么能找到突破口,因为技术是有 外溢效应的。


一种技术,只要能应用到民用领域,都会有溢出的风险。


改开之初沿海地区的工业能有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并通过服务业投资促进制造业的升级。


背后都是利用了对方技术溢出的效应。


因为对方要赚钱,任何一个组织在内部利益的分配上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总会有一些人对现状不满,只要有机会,就会利用手中的技术到效率更高的地方去赚钱。


全世界都一样。


那几个发达的国家以前在自己的报纸上也是到处互相喷,都在骂对方偷自己的技术。


荷兰人骂英国人,英国人骂德国人,德国人骂美国人和日本人。


也都在尝试对其他人国封锁自己的技术,都没有什么用。


这些技术的外溢很大程度上不是单纯的被竞争对手偷走,而是自己人带出去的。


只要掌握技术的人看到把技术带走能收获巨额的利益,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离开供职的公司。


反正自己又不是老板,而且技术和食品一样,是有保质期的。


一旦有了新的迭代,老的就被淘汰,不值钱了。


问题是有哪一个技术员能保障自己手中的技术不会被淘汰,不会过期。


都会担心有一天过了保质期,自己被新人替代,搞不好还被老板当抹布扔了。


35岁就换人这种事也不只是我们才有的专利。


所以技术进步最快的手段就是高价挖人。


谁要是掌握了市场,只要给的足够多,都有可能吸引到技术的外溢。


但是一项技术,尤其是有竞争力的技术,也不是那么轻易的流出。


对方也会想尽办法去阻止。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技术找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外商直接投资。


资本的流动一定会附带技术进来,只要有赚钱效应,引进来的就有机会留下来。


就算没有直接转化成自己的技术,只要对方进来投资。


有机会接触,作为旁观者,都有可能从对方身上带走想要的东西。


比如外资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改开之前坚持了几十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锅饭制度。


表面上看这种分配制度很公平,但是其实效率很低,低效的制度反过来就是伤害到了公平。


对一些工作积极有进取心和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人是不公平的。


等于了剥夺了他们努力工作改善生活处境的机会。


76年以后,虽然在分配中再次出现了奖金和计件工资的薪资体系。


但是过去长时间把金钱报酬当作是资本主义的余孽阻力犹在。


是外资的进来改变了这种现状,把资金,技术,管理,知识纳入到收入分配里面。


这种按照生产要素效率贡献的分配方式对国内企业影响很大。


国内的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崛起,背后的管理也是遵循这种效率优先的原则。


这种效率也是吸引外资留下来的最主要的因素。


而不是过去一直以为的劳动利成本,人口红利之类的观点。


世界上有的是劳动力甚至是土地成本低到令人发指的国家。


但为什么不能吸引资本去,除了政局不稳定,就是供应链不行,生产效率太低。


从改开到2022年的年底,国内的外资企业累计110万家。


但是目前存续的外商投资仅为30万家,远远抵御110万累计的数量。


这些数据侧面说明了外资确实有撤走的趋势。


光是2014-2019就撤走的企业和机构数量有13.6万。


但是通过对这些撤走企业的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受到国内竞争对手的崛起。


外企卷不过,在预期上担心熬不过这个寒冬,就自己走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增加了外商的投资成本,损害了他们对于外部市场的信心,也就跟着走。


如果把国内的外资分成两种,一种是市场寻求型的,另一种是效率寻求型的。


市场寻求型的外资大多数是技术低,研发能力弱,产能过剩的行业。


是属于关税暴露度较高的企业,一旦关税上升,对这些企业的市场较大。


学术界研究显示关税暴露度提高1%,外资的撤走率就会提高0.04%。


关税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但是还有另一种效率寻求型的企业,对国内的生产价值链要求较高,自身的产能利用率较高。


关税对这类的企业影响不大,真正对他们影响大是投资国内部对待外资的态度。


而这些外企本身就是技术领先的企业,留下它们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就显得很重要了。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