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传闻,故事都有特定的任务》写了一个问题 。
强大本身就是一种正确,强就代表正义和先进。
很多离谱的传闻和故事,不过是为了向强者学习而做的舆论铺垫。
在文章的最后搞混了一个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十多二十年前的时候,那会我还在读中学。
柏杨,龙应台,白先勇和李敖几个人在大陆文化界很火,看过他们写的东西,间隔了快二十年,记忆错乱,把他们写的作品名字搞混了。
感谢指正的读者。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1️⃣
当时还有一个跟白先勇的老爹一样,有国军背景的学者,叫黄仁宇。
在抗战的时候投笔从戎,后来到了美国写历史。
黄仁宇去世后没几年,跟上面那几个作家一样,同一个时间段内在大陆这边也成了文化名人。
他学术生涯主要的领域是明朝的财政,引入西方的一些史学方法,提出了一个概念。
叫洪武型财政。
是朱元璋建立的财政体系,最大的特点就强管制,僵化,税负转移严重。
这个概念在学术界有人夸,有人骂,对不对也不是我能讨论的。
关键的地方是他总结的这些特点是不是朱元璋时代财政所存在的。
是,而且还塑造了整个明朝中前期的财政体系。
这套体系是以明朝的纸币宝钞为核心,以国家财政为导向。
不以市场的需求为目的,其运转就是为了能榨取到更多的资源。
用来支持朱元璋的皇权事业。
比如明朝的户籍制度。
从朱元璋称帝开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严密的户籍管理,用来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
强化了个人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在户籍的分类上有民籍,军籍,匠籍,灶籍,盐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儒户,医户,裁缝,马船等等。
这些户籍一旦确定,不能更改,还要世代传承。
宜令天下四民各守其业,不许游食。
朱元璋为什么要为全国的人口进行分类,还要强制性利用户籍固化身份。
没有别的原因。
就是为了方便获得免费的劳动力,每一种户籍的背后都有相应的徭役。
不允许改变户籍,其实是为了不让改变身份,不让摆脱身上的徭役。
作为穷苦人出身的朱元璋,在事业起家的时候,利用元朝政府横征暴敛造成的社会动荡。
完成了从造反者到开国皇帝的身份切换。
他小时候经受过的苦难一刻都没有忘记过。
要说最愤世嫉俗,最痛恨官僚集团的皇帝就是朱元璋。
为了不要宰相这个中间商,他宁愿一天上班十多个小时。
官员贪污五十两就处以极刑,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不知道严密的户籍分类背后是沉重的徭役和税负吗。
他当然知道,一边痛恨官僚集团的贪婪,一边又建立高效的掠夺型财政体系。
为什么搞得这么分裂。
是被战争形势所逼的,所有的开国皇帝都是依靠强大的武力值上位。
而武力值的背后就是强大的动员能力,强制性的人身依附,单一易控制的经济形态,严密的基层管理。
本质上都是商鞅的耕战模式。
对资源的获取能具体到个人的身上,只有这有才能抢到人力,兵源,战马,地盘,才能打赢下来。
朱元璋不是登基称帝的时候才这么干,而是在元末和陈友谅他们干架的时候就这么干了。
如果不这么干就得死,有些事一旦开始了就没法停下来。
就像是零和博弈的游戏一样,赢了当皇帝,拿走所有。
输了被人斩草除根,老婆孩子都要跟着死。
是战争塑造了他这种管理性格。
2️⃣
财政是军事的血液,任何一个军事集团能生存下来都要解决财政问题。
西汉七国之乱带头的吴国,唐代安史之乱的节度使,都是地方势力,为什么搞到中央政府都差点完蛋。
实力从哪里来。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地方的诸侯国和节度使掌握了铸币权,有了货币生产能力,财政上就能独立。
才有了挑战中央的实力。
朱元璋在攻占应天的时候,成立宝源局,负责铸造铜钱,可以跟元朝的纸币兑换,等于是地方势力在跟中央政府抢财源。
有了货币生产和投放能力,才能发军饷,购军需,不然仗是打不赢的。
明朝成立的时候,朱元璋的军事环境并不乐观。
东南边有陈有定的势力,西南边是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地盘,两广,云南和北方同样存在残元的势力。
从洪武元年到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一直在南征北战,军队超过一百万。
基本上整个皇帝生涯朱元璋一直都是处于战争状态,光是北伐就超过十次,耗费无数。
这些都需要钱,最起码稳定军队的军饷和赏钱,就能压垮原来的财政体系。
军队的支出绝对不能减少,一旦军队没钱哗变就出大问题,这些手上拿着武器的士兵,今天是你的刀,砍向别人,谁能保证明天他们又砍向谁。
节流不行,就只能开源。
要开源,操盘的手法就两个,一是加税,二是增加货币。
加税除了要建立庞大的税吏队伍,还有可能引发抗税的情绪,成本太高。
操作可行性最强的就是继续生产货币。
但是朱元璋面临的问题从汉代一直到元代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是没有那么多的金属材料来生产货币。
没有怎么办,只能先去抢,能抢多少算多少。
责民出铜。
谁家有铜的就要拿出来上交,什么铜器佛像能熔的都给熔了。
像不像苏俄时期的工兵征粮队。
一顿操作之后,搞来的铜材料根本解决不了洪武大帝百万大军的需求。
怎么办。
最后还是无一例外的都走向两宋,金和元的后路。
发行纸币。
有些宏观上的管理,是要被基本的规律所约束的,不是掌握暴力就能回避。
被历史规律和经济规律所约束,是强者的困境。
绝大多数强者把事情搞砸搞坏,不是一句话说他们心太黑就能解释得了的。
背后通常都会有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选择的那些糟糕的办法,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道德的判断解释不了强者的行为。
真正的道德判断是善不为官。
3️⃣
从洪武八年开始,明政府发行宝钞,正式进入纸币时代。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宝钞的购买能力,摆脱金属货币的约束。
同时强行规定,宝钞的货币单位和铜钱一样,严禁商品市场使用金银结算。
目的就是在法律层面否定金银的货币地位,保障宝钞的流通性。
在商品贸易上把宝钞确立为主币,铜钱为辅币,谁要想开展交易就要用金银换取宝钞。
但是宝钞不能自由兑换金银。
等于是明政府逼迫大家把手中的金银拿出来换纸币。
宝钞成了不可兑换的国家纸币,具备现代国家货币的特点。
但是这么干是不对的。
金银作为一种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强行规定它们和宝钞的固定比价,必然违背了商品价格波动的规律。
为了保证宝钞的购买力,保证财政的收入,这么干必定遭到反噬。
比如白银和宝钞的比价是1:1,可以折算大米一石。
如果一两白银才能换来一贯宝钞,等于是一两白银才能买到一石米。
但是在当时的商品市场上一两白银是可以买到两石米。
这种金银和纸币的换算方法等于是让物价上涨了一倍。
多出来的一倍价格就被明政府通过印出的宝钞收走了。
明朝早期的田税是要缴纳实物,相当于税负的负担增加一倍。
这不是掠夺性的财政设计是什么。
但这是朱元璋主观上刻意的吗。
不是,是百万军队开疆拓土倒逼出来的。
位置一换,曾经备受元朝通货膨胀伤害的洪武大帝,终于完成了角色转变。
成了一个加害者。
这种强行规定纸币和金银固定比价的政策,最后还是被强大的经济规律所扭转。
根本就不存在一直印钞票而商品价格不涨的局面,就算是掌握百万军队的洪武大帝也不行。
过了十年,明政府就妥协了,放弃纸币了金银的固定比价,只是十年间宝钞的购买力就贬值十倍。
和白银的比价来到10比1。
根据朱元璋这套财政体系的设计,宝钞变成了一种有限法偿的货币,彻底沦为明政府的敛财工具。
而这个工具的代价就是通货膨胀。
这就是经济规律。
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你看到朱元璋时代的困境,就连皇帝都无法解决的困境。
就应该知道,你不可能强行规定100块纸币能兑换1克黄金。
然后不断的印纸币,同时还能继续保证100块纸币等价于1克黄金。
同样的类比,你不可能一直发债,一直印钱,一直放水,同时还能强行规定一套房子就应该值多少钱。
从今天10万亿正式落地,在未来的几年,如果经济不恢复,还能看到更多的货币投放。
而资产价格不可能原地不动。
到了朱元璋的儿子永乐大帝的时候,军事带来的财政扩张政策已经遏制不住通货膨胀。
只能是要减少货币投放,回收市场上多余的纸币。
但财政怎么办,永乐花的钱并不比他的老爹少。
就只能加税了。
著名的酷吏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瑛给永乐出了一个主意,要想低成本的回收宝钞。
就得利用政府控制的强势产品作为中间的媒介。
这个媒介就是当时的硬通货食盐。
然后这位老哥就搞出来了一套户口食盐法。
让明朝的百姓买盐纳税,食盐是必需品,买了回家炒菜时能多放两把,还同时纳税了。
大家觉得还行。
但是明政府没那么容易让你轻松把盐买回家。
比如100文的宝钞就可以买一斤盐,但是现在价格是1000文一斤。
多出来的钱就可以算是明政府向民间回收多余的宝钞了。
这样有能保证财政收入还可以减少纸币流通,两全其美。
唯一受到伤害的就是大明朝的百姓,控制通货膨胀的压力都转移到他们头上了。
老朱家两父子的操盘策略如出一辙。
爱民如子。
假如未来有一天我们这个社会纸币流通太多,通货膨胀严重。
要收回放出去的货币怎么办。
有没有一种可能也会像明政府一样利用食盐这种当时的硬通货作为回收的媒介。
假如真要这么干,那么现在只有一种商品才能承担起这个职能。
房子,只有房子。